-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甲午兩甲子:憶與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765029
- 條形碼:9787509765029 ; 978-7-5097-650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甲午兩甲子:憶與思 本書特色
2014年是甲午戰爭120周年,對于中國歷史而言,甲午戰爭是一個重要的事件。本書邀請姜鳴、馬勇、姜建強、雷頤、張鳴、馮瑋等人從甲午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對今日中國、日本的不同影響等視角出發重新審視這場戰爭。借用馬勇老師的文章標題,各位專家的分析對于“我們今天應該怎樣理解甲午戰爭”有重要的啟發。
甲午兩甲子:憶與思 內容簡介
第二本《大家》mook的主題是“甲午兩甲子:憶與思”。今年是甲午年,發生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距今整整兩個甲子了。歲月遠去,傷口也漸漸撫平。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為什么失敗,中國的**次現代化努力為什么沒有成功,卻是中國人必須思考的問題,也是紀念甲午戰爭兩甲子的宗旨所在。 第二本《大家》由著名近代史學者姜明擔任主編,并邀請到宗澤亞、張鳴、雷頤、馬勇、姜建強、馮瑋、田方萌、張明揚等名家學者撰稿,為讀者多視角多維度解讀那場發生在近代史上、在中國人心目中記憶深刻的戰爭。
甲午兩甲子:憶與思 目錄
又逢甲午:不能忘記【姜 鳴】
維度
敢言掣肘怨諸公——1891:北洋海軍發展的轉折年【姜 鳴】
我們今天應該怎樣理解甲午戰爭【馬 勇】
呵,這就是歷史——日本人的日清戰爭【姜建強】
甲午戰爭——“天朝”的*后崩潰【雷 頤】
亡國刺激下的帝后二元結構——甲午漫談【張 鳴】
甲午國殤啟示錄【馮 瑋】
甲午前夜——中朝關系的破裂【張明揚】
晚清史的三種寫法【田方萌】
視野
里約的貧民窟怎么那么“美”【葉 揚】
中國人為何和面包錯過了兩千年【維 舟】
鄧麗君與臺灣的戒嚴年代——國民歌姬的假護照風波【楊 素】
為生活扮演小丑的男人【王翎芳】
中國人在伊拉克【周軼君】
圍觀加拿大槍擊案【席 越】
星期
厲鬼推動日本歷史【李長聲】
活在切腹構造中的日本人【姜建強】
馬航失聯何以滋生和流行“陰謀論”【唐映紅】
大江健三郎的生長史【冉云飛】
文藝
歷史沒有如果【徐家寧】
大家書評
**只布谷【呂大年】
針對婦女的暴力超出想象——《天空的另一半》讀后【吳 強】
大家書架
甲午戰爭后日本人近現代中國觀的形成——采訪《清日戰爭》作者宗澤亞【趙 瓊】
甲午兩甲子:憶與思 作者簡介
姜鳴,中國近代海軍史學者,出版有《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中國近代海軍史事日志》《被調整的目光》等。 馬勇,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著有《漢代春秋學研究》《梁漱溟評傳》等大量作品。 姜建強,曾大學任教,研究哲學,20世紀90年代留學日本,后在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擔任客座研究員,致力于日本哲學和文化的研究,積極書寫、介紹日本及其文化,已出版有《另類日本史》《另類日本天皇史》《山櫻花與島國魂:日本人情緒省思》《大皇宮》等。 雷頤,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著名歷史學者,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思想史、中國近代知識分子與當代中國史。 張鳴,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作品有《武夫治國夢》《鄉土心路八十年》《鄉村社會權力和文化結構的變遷》等。 馮瑋,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日本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主要著作有《日本經濟體制的歷史變遷:理論和政策的互動》《日本通史》《中國人和日本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比較、反思、批判》等。 張名揚,書評人,《上海書評》主編。 田方萌,北京師范大學教師、專欄作家,關注領域包括遷移、人才、文化和歷史。 葉揚,建筑評論人,建筑媒體從業者。 維舟,1977年生。畢業于廈門大學新聞傳播系。好讀書不求甚解。涉獵駁雜,少時沉迷于古典文學與歷史,長而旁及社會學、人類學等,2004年起撰寫博客至今。 楊素,臺灣著名歷史作家。 王翎芳,臺灣旅游觀察家及作家,美食時尚達人。 周軼君,資深戰地記者,長期從事中東及國際熱點地區報道。 席越,專欄作家,著有《他們的中國》《先嫁書后嫁人》。 李長聲,作家。旅日多年,寫了幾本隨筆,被稱作“知日”。信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總之,不裝。 唐映紅,高校心理學教師,自由撰稿人,從事心理學科普寫作。 冉云飛,作家,任職于《四川文學》,著有《沉疴:中國教育的危機與批判》《吳虞和他生活的民國時代》等。 徐家寧,歷史影像學者,譯有《中國與中國人影像》等書。 呂大年,供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 吳強,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教于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政治學系,主要關心歐洲、東南亞和中國的社會運動及新媒體政治。 宗澤亞,中山大學畢業,曾在中國科學院所屬研究所工作。多年專注日本古代民間風俗文化及近代中日甲午戰爭史的研究。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