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鼓浪嶼地下歷史遺跡考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552155
- 條形碼:9787561552155 ; 978-7-5615-521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鼓浪嶼地下歷史遺跡考察 本書特色
鼓浪嶼是全國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現在申請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該嶼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個點,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6個,其中,大多數文物點都有相應的地下文物遺跡,對這些遺跡進行考察和了解,并參照相關的史籍進行研究,有助于取得對地上文物有益的綜合研究成果,為其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做出貢獻。靳維柏主編的《鼓浪嶼地下歷史遺跡考察》即以該發掘和研究的成果為主要內容。
鼓浪嶼地下歷史遺跡考察 內容簡介
鼓浪嶼是全國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現在申請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該嶼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個點,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6個,其中,大多數文物點都有相應的地下文物遺跡,對這些遺跡進行考察和了解,并參照相關的史籍進行研究,有助于取得對地上文物有益的綜合研究成果,為其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做出貢獻。靳維柏主編的《鼓浪嶼地下歷史遺跡考察》即以該發掘和研究的成果為主要內容。
鼓浪嶼地下歷史遺跡考察 目錄
**章 地理環境和歷史沿革
**節 地理環境
第二節 歷史沿革
第二章 鼓浪嶼多元文化形成的歷史淵源
**節 明代中期鼓浪嶼多元文化初步形成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明末清初,以鄭成功為代表的鄭氏政權對鼓浪嶼多元文化形成的推動
第三章 鴉片戰爭之后鼓浪嶼多元文化的形成
**節 “五口通商”“公共地界”把外來文化帶到鼓浪嶼
第二節 鼓浪嶼多元文化的主要內涵
一、建筑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明清時期的廈門及鼓浪嶼歷史建筑
三、在殖民經濟裹挾下來到鼓浪嶼的外來文化
第三節 與鼓浪嶼密不可分的廈門島上的中山路街區
一、中山路街區形成的歷史淵源
二、中山路街區的歷史遺跡及文化內涵
三、民族經濟的興起與外來經濟、文化的碰撞與融合
第四章 河仔下碼頭遺址
**節 廈門島與鼓浪嶼的碼頭
一、古代碼頭向近代碼頭的轉變
二、近代廈門的碼頭建設
三、鼓浪嶼的碼頭
第二節 河仔下碼頭遺址
一、河仔下碼頭遺址現況
二、河仔下碼頭潰卅的發掘
第五章 西班牙船長墓
**節 西方冒險者來到廈門
一、16世紀葡萄牙人在中國的活動
二、西班牙人與福建的貿易
三、荷蘭、英國
第二節 觀海園里的“西班牙船長”墓
一、鼓浪嶼上的“番仔墓”
二、西班牙船長墓的發掘
第六章 鼓浪嶼工部局
**節 鼓浪嶼一步步淪為公共租界
一、**次鴉片戰爭:開埠與占據
二、鼓浪嶼:外國人的居留地
三、“工務局”:德國的野心和英德**次謀劃公共租界未果
四、兩次訛詐:日本人“推動”公共租界的成立
五、“兼護”圈套:鼓浪嶼*終成為公共租界
第二節 《廈門鼓浪嶼公共地界章程》與《鼓浪嶼工部局律例》
第三節 鼓浪嶼工部局:職權和機構
一、政治統治與機構組織
二、財政與經濟掠奪
三、鼓浪嶼工部局的終結
四、考古發掘所見的工部局
第七章 大北電報局海底電纜遺跡
**節 大北電報公司在中國
一、大北電報公司上海站
二、大北電報公司在廈門
第二節 廈門的其他電報公司
一、外國電報公司
二、廈門官辦電報機構
第三節 解放前廈門地區公眾電報業務
第四節 大北電報局海底電纜遺址的發掘
后記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