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妙喻連珠-李瑞環著作中的比喻和用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198897
- 條形碼:9787300198897 ; 978-7-300-1988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妙喻連珠-李瑞環著作中的比喻和用典 本書特色
2005年以來,李瑞環同志已經出版《學哲學 用哲學》、《辯證法隨談》、《務實求理》、《看法與說法》等多部著作,受到了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這些著作中許多比喻、典故都膾炙人口,流傳很遠。通過深入學習我們發現,大量使用比喻和典故,是李瑞環同志幾乎所有文章和講話的共同特點。其中,豐富形象的比喻來源于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深刻理解和對民間語言的靈活運用,而充滿哲理的典故則來源于他對中國歷史文化典籍的廣泛閱讀和對傳統文學藝術的深厚熏習。這種比喻和用典的結合,使李瑞環同志的著作既具有嚴謹深邃的思想性和說理性,又富有鮮活生動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既有理論、觀點、方法,又覆蓋工作、學習、生活,非常適于日常學習掌握。本書從李瑞環同志的著作中選取了百余條有代表性的比喻和典故,結合自身的學習體會加以解讀評述,希望能增進讀者對李瑞環同志思想、文風等的深入了解,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理解掌握。
妙喻連珠-李瑞環著作中的比喻和用典 內容簡介
大量使用比喻和典故是李瑞環同志幾乎所有文章和講話的共同特點,其中,豐富形象的比喻來源于他對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對于民間語言的活學活用,而充滿哲理的典故則來源于他對中國歷史文化典籍的廣泛閱讀和熏習。這種比喻和用典的結合,使李瑞環同志的著作既有深刻的說理性,又有鮮活的生動性,既有理論、觀點、方法,又覆蓋工作、學習、生活等諸多方面,非常適于日常學習掌握。本書從李瑞環同志的著作中選取了百余條有代表性的比喻和典故加以解讀評述,希望對讀者學習有所幫助。
妙喻連珠-李瑞環著作中的比喻和用典 目錄
1.中國的許多問題或者說“病”,根子都是“窮病”。
2.要想紅旗不落地,必須衛星早上天。
3.自己不生“病”,別人是打不倒的。
4.要看人高興不高興,牛高興不高興。
5.急性病拖成慢性病就不好治了。
6.邁小步、不停步,少走彎路回頭路。
7.穩定全局,重點突破,以點帶面,梯度推進。
8.先生孩子后起名。
9.不戴帽子不行嗎?
10.你要想多吃西瓜,就得研究種西瓜,不能天天光是研究西瓜怎么切。
11.在改革這臺戲中,每個人都是演員,只是角色不同而已。
12.老是亮著紅燈,企業既不能前進,又不能違規,只能繞道而行。
13.不講“微調”,只搞“大修”,沒有不吃虧的。
14.宏觀控制與微觀搞活的關系,應該像風箏,放出去了,有線牽著。
15.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也是“進口的”,馬克思主義怎么會不主張開放?
16.開放是為了增加自己的力量,就像吃一點補藥,為的是使自身機能得到提高。
17.誰也不會希望總是過冬天。
18.不能因為有“蚊子”、“蒼蠅”飛進來就不開門。
19.沒有必要“猶抱琵琶半遮面”。
20.“五小”辦“洋務”不會有大起色,*多是老牛換毛驢,太快不了。
21.請來外地的“洋財神”,重用當地的“土財神”,培養自己的“小財神”。
22.把財力、物力撒了“芝麻鹽”,到頭來什么事情也難以辦成辦好。
二
23.人民是桿秤,歷史是桿秤。
24.實事求是、群眾路線是我們的命根子。
25.奔馳車翻車撞墻,不是車子不好,而是駕車人的問題。
26.一個黨究竟是年輕還是衰老,看什么?
27.政治體制改革好似駕駛一艘大船,轉彎時要放慢速度,速度太快就會翻船。
28.政府要做一個開明的“婆婆”。
29.要下河先看出水處。
30.“肝膽相照”,要有“肝”有“膽”。
31.共產黨需要其他黨派的監督,就像醫生一樣,有的病還得讓別人幫助診斷、治療。
32.要主動拿鏡子照自己,自揭己短。
33.一個干部在臺上的時候,是滿臺鑼鼓響,一片贊揚聲;一旦下臺,意見就全來了。
34.不能怨別人蹬了你,要怨你留給別人的空間太小。
35.對黨的紀律不能講“放開”、“搞活”、“松綁”、“特殊”。
36. 有一種長著“運動細胞”的人,習慣于整人、起哄,搞“左”的那一套。
37.“手抓兩把泥,腳踩西瓜皮,得抹就抹,得溜就溜”,這種人在關鍵時候就會誤事。
38.所謂領導,就是要“領”要“導”。
39.選人要注意選那些夠這個材料的人。
40.火箭式上來不一定好,磕磕碰碰上來不一定不好。
41.自吹不好。越吹越灰,越吹越飛。
42.不稱職的干部要比占茅坑不拉屎嚴重得多。
43. 為什么“萬金油”式的人多?
44.部門林立,相互扯皮,就像一筐螃蟹,我勾著你,你壓著我,急得冒沫誰也出不來。
45.重要的是我們要種好自家的地。
46.再親的兄弟也難免吵架。
47.當霸王總有一天要“別姬”。
48.“聽蝲蝲蛄叫,還能不種莊稼?”
三
49.穩住局面、保住吃飯、多方準備、球形方案。
50. 人人都要吃飯,都要拉屎,而人們常常只說吃飯,卻很少說拉屎。
51.你吃海鮮我吃蘿卜,碗里的東西可以有所區別,但必須有吃的。
52.多搞些“雪中送炭”,少搞點“錦上添花”。
53.要“先挖渠后放水”。
54.不要隨便拆廟,轟得神仙滿地跑,小鬼哇哇叫。
55.筷子與肉斗,肉到了嘴里;手術刀與人斗,可以去除病灶;扁擔與肩斗,可以把水挑進家里。
56.中國的小勺多,你別看小,鍋再大也經不起撈。
57.多做一點“活血化瘀”的工作。
58.對政治風波中犯錯誤的大多數人,要“開窗子”、“搭梯子”。
59.沒個出氣孔,氣憋得太足容易憋爆炸。
60.按鎖配鑰匙,銹鎖先膏油。
61.“抹稀泥”也是堵漏洞、找平直的一種方法。
62.報紙是面鏡子,你要有氣,不能砸鏡子,要砸鏡子反映的社會現象和不正之風。
63.許多人并不是鬼,是我們自己疑神疑鬼,結果把人變成了鬼。
64.不要把九牛一毛弄得到處是“毛”。
65.住房改革無論如何不能搞夾生了。
66.我們的目標不是搞一個擺著好看的花瓶或《鏡花緣》里的君子國。
67.誰都知道不是每對夫妻都能百年好合,但我們也不能在結婚的時候就說你們可能過不好、過不到頭。
四
68.基本理論的學習和宣傳,不能像坐蹺蹺板一樣。
69.不能把理論當作包醫百病的靈丹妙藥。
70.不要把那些化了裝的東西當作真理。
71.剪除了毒草,香花會更好地開放。
72.搞得群眾沒書看、沒戲看,就如同搞得群眾沒糧吃、沒菜吃一樣。
73.想吃辣椒就買辣椒,想吃西紅柿就去買西紅柿。
74.給瘡傷開刀,不碰著一點點好肉也不可能。
75.“共唱一臺戲”,“補臺”而不“拆臺”。
76.如果周倉拿著盒子炮、關公拿著報話機,豈不叫人笑掉大牙。
77.本著“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則,抓住重點,急事先辦。
78.房子長久無人住就壞掉了。
79.只有不同的調味品的結合,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80.不能有了漢堡包、比薩餅而丟了我們的餃子和餡餅。
81.武松是英雄,那是因為他打死了老虎,他要是打了一只貓,就算不上英雄了。
82.沒有好的種苗,不可能有好的收成。
83.我們寫文章顧慮很多,面面俱到,穿鞋戴帽,光光溜溜,油油滑滑,攥也攥不住,摸也摸不著。
五
84.實際生活這本大“詞典”*豐富、*準確、*生動、*易懂。
85.實踐不等于就是理論,如同木頭可以做桌子,但不等于桌子。
86.腦袋長在自己肩膀上,不能放在別人的胳臂上。
87.我們應當不斷完善大腦這個加工廠,使其能生產多種多樣的產品。
88.一塊木頭是什么?這就要看具體情況。
89.兩張桌子、兩個凳子是按一個圖紙做的,看著像是一樣,其實不一樣。
90.“事小道理大,個小帽子高”。
91.線條畫得再多,也有空白。
92.許多問題的解決就如同老中醫看病。
93.化驗結果錯誤,不僅不能據以治病,甚至還可能害人。
94.頭疼要吃頭疼片,腳氣要抹腳氣靈。
95.原來那個藥吃了幾十年,不大治病,為什么不可以吃點新藥呢?
96.對于一些影響全局的矛盾和問題,要像老鷹逮兔子一樣,不逮下一塊肉來不撒嘴。
97.今天它是大家“保”的對象,明天就可能成為“保”別人的“配角”。
98.“掃帚頂門——杈多勁小”。
99.不是高棋,不是臭棋,而是廢棋。
100.叫你運五噸花生豆,別掉皮,你試試看。
101.發展地看,*終還是小孩子戰勝大人。
102.切忌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肢解時間。
103.分好類、排好隊、歸好堆、論好輩。
六
104.一種好的方法、一個對路的實招,可以下活一盤棋,可以開辟一條道,可以影響一大片。
105.抓主要矛盾可以使其他矛盾迎刃而解,但“解”也要有“刃”。
106.貫徹上級的指示要結合實際,不能只起錄音機、傳話筒的作用。
107.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108.一盤象棋都是車,見面就兌沒法走。
109.有一傳手,沒有二傳手,尤其是缺乏扣球手,總不得分。
110.兩頭騾子拉車快還是兩頭驢拉車快?
111.要把兵帶成小老虎一樣。
112.要防止兩種傾向:一種是葫蘆掉在井里——到下邊漂著;一種是癱子進茅房——蹲下起不來。
113.自己長得丑并不希望找個老婆或丈夫也丑。
114.不能像有些人那樣,“天橋的把式”,只說不練。
115.烏鴉和鳳凰比屁股,都是那么臟,為什么不比翅膀,看誰好看?
116.有上就有下,好比登山,光是上不行,還要下得來才行。
117.有些人專找干事人的毛病,甚至給人家安個小辮子,揪住不放。
118.現在的一種不祥之兆是“評論員”太多,“裁判員”太多,“運動員”太少。
119.螃蟹吃豆腐,吃得不多,抓得挺亂。
120.惜時如金,與時俱進。
七
121.一個地球,一塊地;一個星球,一片天。海水沒有邊界地來回流動,空氣不用簽證地進進出出。
122.借來源頭水,過路洗滇池。
123.一個扁擔挑兩頭。
124.建筑得講究美術上的點綴,要點綴得有層次,要眉清目秀。
125.五官單個雖好,但相互不協調,也是丑八怪。
126.不能“吊死在一棵樹上”。
127.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往往顧此失彼,“按下葫蘆起來瓢”。
128.及時“騰籠換鳥”,注意“骨”“肉”協調。
129.馬路裝拉鎖,房子安轱轆。
130.公共交通是城市的動脈,也是城市的門面和窗口。
131.豎的“切灌腸”,橫的“切豆腐塊”。
132.舊城先“瀉肚子”之后再來改造、美化。
133.肩膀朝街、屁股朝前、火柴盒、大平板、腦袋長瘤子的毛病總是解決不了。
134.不能“老和尚帽子平塌塌”,也不能“蹦一蹦歇三歇”。
135.整個工程是一盤棋,車馬炮和小卒子哪一個也不應少。
136.要善始善終,善做善成,不拖尾巴,不留“胡子”。
八
137.舉賢不避仇。
138.鮑叔牙記仇難為相。
139.鄧通“當貧餓死”。
140.蔣干盜書。
141.三荊歡同株。
142.姚崇崇實。
143.皇帝不務正業。
144.李自成天天過節。
145.秀才寫文章和老婆生孩子。
146.茶壺的故事。
147.毛澤東延安挨罵。
148.不能再回到《青松嶺》那個時代。
149.搓澡工與市長。
150.男女青年談戀愛的笑話。
151.說空話、唱高調,連野豬都騙不了!
九
152.“天下為公”和“天下之憂樂”。
153.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
154.“民為貴”,“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15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6. 其身可抑,而道不可屈。
157.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
158. 國人皆曰賢,然后察之;見賢焉,然后用之。
159.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160.“和為貴”與“和而不同”。
161.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
162.成事在理不在勢。
163.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164.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妙喻連珠-李瑞環著作中的比喻和用典 作者簡介
郭湛,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哲學學部委員、學部秘書處秘書長,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副會長、認識論分會會長。 賀耀敏,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