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有機納米與分子器件-下卷-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418203
- 條形碼:9787030418203 ; 978-7-03-04182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有機納米與分子器件-下卷-第二版 本書特色
分子(納米)器件包括分子(納米)尺度的器件和分子(納米)材料在器件中的應用[也稱分子(納米)材料器件]兩大類別。有機分子(納米)材料是其主要材料基礎%具有光、電&磁功能的分子(納米)材料及其器件的研究是材料領域的重要前沿課題。 《有機納米與分子器件·下冊》分兩卷,共17章,較全面地介紹了目前有機納米與分子器件前沿領域的重要研究結果。主要包括分子材料、納米材料的設計、合成、器件的物理基礎和載流子傳輸理論,分子尺度器件,以及有機發光二極管、有機太陽能電池&有機場效應晶體管、生物傳感器等分子(納米)材料器件。并且對該領域未來的發展進行了展望。
有機納米與分子器件-下卷-第二版 內容簡介
高等院校化學、材料、物理和信息等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研究院所科研人員
有機納米與分子器件-下卷-第二版 目錄
《納米科學與技術》叢書序
序
前言
上卷
第1章有機功能分子(π共軛分子)的設計和合成
1.1稠環芳烴
1.1.1一維線型多并苯類化合物
1.1.2納米石墨烯分子
1.1.3曲面稠環芳烴分子
1.2含有雜原子的共輾體系
1.2.1含有硫族元素的共軛體系
1.2.2含有氮族元素的共軛體系
1.3 電子給體-受體功能分子
1.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2章有機共軛材料中的載流子傳輸理論
2.1引言
2.1.1有機半導體中的電荷傳輸理論簡介
2.1.2影響遷移率的因素
2.2局域跳躍機制下艦預測載流子遷移率
2.2.1電荷轉移速率理論:從經典到量子
2.2.2電荷擴散模擬
2.2.3電荷傳輸參數的計算
2.2.4基于經典速率公式和近似擴散系數的研究
2.2.5分子尺度以及晶體結構對遷移率的影響
2.2.6高遷移率的分子設計思路
2.2.7量子核隧穿效應以及超越微擾論
2.3小極化子機制:基于holstein-peierls模型的**性描述
2.3.1萘單晶的holstein-peierls模型
2.3.2分子內及分子間振動的地位
2.3.3溫度和壓強效應
2.4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3章有機納米和分子器件物理與研究方法
3.1引言
3.2載流子
3.3有機納米和分子器件中的兩種物理現象
3.3.1庫侖阻塞與庫侖臺階
3.3.2近藤效應
3.4分子器件麵究方法
3.4.1lb膜技術
3.4.2掃描隧道顯臟技術
3.4.3納米間隙電極
3.4.4其他方法
3.5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4章碳納米管
4.1碳納米管簡介
4.2碳納米管的結構與性質
4.2.1碳納米管的幾何結構
4.2.2單壁碳納米管的布里淵區
4.2.3碳納米管的性質
4.3碳納米管的制備
4.3.1單壁碳納米管的制備
4.3.2陣列多壁碳納米管制備
4.4碳納米管的化學
4.4.1碳納米管的共價化學
4.4.2碳納米管的非共價化學
4.4.3碳納米管的管內填充
4.4.4碳納米管的化學組裝與自且裝
4.5碳納米管的應用
4.5.1碳納米管場效應晶體管(cntfet)
4.5.2碳納米管傳感器
4.5.3碳納米管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
4.5.4碳納米管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
4.6存在問題與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第5章石墨烯
簡介
5.1.1石墨烯的結構與物理性質
5.1.2石墨烯的化學性質
5.1.3石墨烯的制備
5.2影響石麵場效應晶體管性能的因素
2.2.1襯底
5.2.2石墨烯與金屬電極的接觸
5.2.3晶界對石墨烯性質的影響
5.2.4大面鮮晶石墨烯的制備
5.2.5石墨烯的轉移
5.3石墨烯電學性能的調控
5.3.1石墨烯的p型摻雜
5.3.2石墨烯的n型摻雜
5.3.3石墨烯的帶隙調控
5.4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6章有機單分子器件
6.1引言
6.2基于金屬電極的單分子器件
6.2.1金屬電極對的制備方法
6.2.2雙電極單分子器件
6.2.3三電極單分子器件
6.2.4復合器件
6.3碳基電極的單分子器件
6.3.1碳納米管電極對制備法
6.3.2新一代的碳基單分子晶體管
6.3.3單分子層晶體管
6.3.4第二代石墨烯基的單分子器件
6.4單分子邏輯器件
6.4.1分子開關
6.4.2單分子處理器
6.4.3單分子環振蕩器
6.5 挑戰和機遇
參考文獻
第7章有機光電高密度信息存儲材料和器件
7.1引言
7.2高密度電信息存儲
7.2.1高密度電信息存儲材料研究進展
7.2.2高密度電信息存儲技術研究進展
7.3高密度光信息存儲
7.3.1高密度光信息存儲材料
7.3.2高密度光存儲技術
7.4多功能存儲
7.4.1多位信息存儲
7.4.2多模式存儲
7.5光電高密度信息存儲發展展望
參考文獻
第8章有機發光二極管
8.1引言
8.2有機發光二極管的基礎知識
8.2.1有機發光二極管的發展歷程
8.2.2有機發光二極管的結構
8.2.3有機發光二極管的應用簡介
8.2.4有機發光二極管的制備
8.2.5有機發光二極管的基礎物理
8.2.6有機發光二極管的性能指標
8.3有機發光二極管在材料和器件研究方面的新進展
8.3.1紅光材料
8.3.2綠光材料
8.3.3藍光材料
8.3.4白光材料
8.3.5紫外光和紅外光材料
8.3.6熱活化延遲熒光材料
8.3.7載流子傳輸?阻擋材料
8.3.8熒光和磷光主體材料
8.3.9白光器件
8.3.10改善載流子的注人
8.3.11改善載流子的傳輸
8.3.12增加出射光的外耦合效率
8.3.13有機發光二極管的顏色調節
8.3.14改善有機發光二極管的對比度
8.3.15提高有機發光二極管的壽命
8.4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9章有機太陽能電池
9.1引言
9.2聚合物太陽能電池
9.2.1 基本原理
9.2.2性能參數
9.2.3分類
9.2.4有機光伏材料
9.3染料敏化納晶太陽能電池
9.3.1染料敏化電池研究起源
9.3.2 電池結構與工作原理
9.3.3提高電池光電流
9.3.4 提高電池光電壓
9.3.5 提高電池填充因子
9.3.6 提高電池穩定性
9.3.7其他類型太陽能電池
參考文獻
索引
彩圖
下卷
第10章有機場效應晶體管
10.1有機場效應晶體管簡介
10.2 ofets基本原理
10.2.1 ofets 的結構
10.2.2 ofets工作原理
10.2.3 ofets 的分類
10.2.4 ofets 的性能
10.2.5 有機半導體材料
10.2.6 fets的介電層
10.2.7 ofets的電極材料
10.2.8 ofets的制備技術
10.2.9 影響ofets性能的因素
10.2.10 ofets的應用
10.3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11章有機微/納場效應晶體管
11.1有機半導體微/納結構的制備
11.1.1氣相法
11.1.2液相法
11.1.3其他方法
11.2有機微/納場效應晶體管的結構
11.3有機微/納場效應晶體管的制備
11.3.1有機/納結構的轉移
11.3.2有機半導體微/納晶體場效應晶體管電極制備
11.4有機微/納場效應晶體管的性能
11.5有機微/納場效應晶體管的應用
11.6總結與廳
參考文獻
第12章有機光導體及應用
12.1背景介紹
12.1.1靜電照相技術的歷史
12.1.2靜電照相過程簡介
12.1.3靜電照相的原理
12.2有機光導體
12.3有機光導材料
12.3.1酞菁顏料
12.3.2偶氮顏料
12.3.3方酸類顏料
12.3.4系顏料
12.3.5電荷轉移復合物
12.4有機光導材料的光導機理
12.4.1光生機理的定義和模型
12.4.2光誘導電子轉移反應
12.5納米有機光導材料
12.6機會與前景
參考文獻
第13章分子磁性材料與器件
13.1物質磁性的基本知識
13.1.1物質的磁性
13.1.2居里-外斯定律
13.1.3磁體
13.2三維磁體
13.2.1分子基三維磁體的發現
13.2.2氰基橋聯分子基磁體
13.2.3疊氮根橋聯的分子基磁體
13.2.4含有其他橋聯配體的三維磁體
13.3高低自旋轉換分子材料
13.3.1熱致自旋轉換化合物
13.3.2光致自旋轉換化合物
13.4單分子磁體和單鏈磁體
13.4.1單分子磁體
13.4.2單鏈磁體
13.5手性分子磁體
13.5.1具有手性結構的氧氮自由基橋聯分子磁體
13.5.2具有手性結構的疊氮橋聯分子磁體
13.5.3具有手性結構的氰基橋聯分子磁體
13.5.4具有手性結構的羧酸橋聯分子磁體
參考文獻
第14章有機非線性光學材料
14.1非線性光學簡介
14.2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
14.2.1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發展歷史及相關理論
14.2.2兼具大的非線性光學性能和良好光學透明性的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發色團
14.3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高分子
14.3.1線型有機二階非線性光學高分子
14.3.2二階非線性光學樹狀高分子
14.3.3二階非線性光學超枝化高分子
14.4有機三階非線性光學材料
14.5 展望
參考文獻
第15章生物分子納米機器
15.1 核酸分子機器
15.1.1核酸發現簡史
15.1.2核酸分子機器的類型
15.1.3環境因素調控的dna分子機器
15.1.4dna分子機器的應用
15.2蛋白質分子機器
15.2.1旋轉式蛋白質馬達
15.2.2直線運動的蛋白質馬達
15.3展望
參考文獻
第16章有機納米材料與分子傳感體系
16.1概述
材料
16.1.2化學生物傳感器
16.2分子傳感體系
16.2.1基于主客體超分子化學的分子傳感體系
16.2.2基于共軛聚合物的分子傳感體系
16.2.3基于生物大分子的分子傳感體系
16.3展望
參考文獻
第17章有機半導體激光
17.1引言
17.2有機半導體激光的基本原理
17.2.1激光器的構造以及激光的特性
17.2.2自發發射?受激發射與受激吸收
17.2.3光的放大
17.3有機半導體發光材料受激發射的研究方法
17.3.1瞬態菜浦探測光譜研究
17.3.2放大自發射研究
17.4有機半導體激光的材料體系和諧振腔結構
17.4.1有機半導體激光的材料體系
17.4.2有機半導體激光的諧振腔結構
17.5有機晶體激光
17.5.1有機晶體的發光效率與分子堆積模式的關系
17.5.2幾種具有高發光效率的有機晶體的放大自發射和激光
17.6有機電泵浦激光釀進展
17.6.1有機電菜浦激光
17.6.2間接電菜浦有機激光
17.7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縮略語
索引
彩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