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錦繡中華-中國當代最具學術與收藏價值的藝術家-(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349125
- 條形碼:9787511349125 ; 978-7-5113-491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錦繡中華-中國當代最具學術與收藏價值的藝術家-(上) 內容簡介
中國傳統山水畫的技法體系,基本上是以描寫中原的自然景色為對象的繪畫實踐逐漸形成的,兼顧南方之柔美和北方之剛性美,主要由統稱水墨的筆線和黑色的墨加以表現。這種中和的、天人合一的美學思想,決定了它的技法即筆法與墨法法則。構成了它以筆線為主的造型方法和以黑白為主調的色彩關系。當然,從哲學深處說,傳統文人山水畫審美體系的建立,更與儒道釋思想有密切的關系。不過,那說起來話就長了,這里不宜展開。在討論于志學的繪畫時,我想說的是,要真正客觀地、實事求是地評價這位藝術家的成就,必須弄清楚他的藝術主張和繪畫實踐提出的文化背景和它存在的理由。 到過東北的人,對那里的自然景色都有這樣的感覺:春、夏、秋季節,山丘平原覆蓋著郁郁蔥的綠色草木,冬日則是白雪茫茫的冰天雪地, 石的紋理和樹木枝干的線條很少顯露于外。怎樣表現東北黑山白水的景色,創造出有地域特色的水墨畫,一直是生活在這里的藝術家們思考的課題。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開始進行中國畫創作的于志學,在山水畫領域提出創造“冰雪山水”的藝術主張,并在技法上運用雪皴法、潑白法、重疊法、滴白法、排筆法、光柵法及“畫山無石、畫林無樹、畫樹無枝”的三無畫法,做創新的嘗試。在理論上,他提出“創建中國畫第三審美內涵用光”“新傳統主義”“冷文化”和“筆墨當隨心境”等思想。在畫界引起不小反響,贊譽者有之,質疑者也有之。從學術的角度看,這是正常的現象,說明了美術界思想的活躍和多元。藝術這件事,不論是藝術觀念還是實踐,從來應該有多種聲音和多種表現的形式,允許有學派的爭鳴。而各學派之見又難求全面,相互之間不可缺少理解與寬容,只能在切磋與討論中追求真理,并允許求同存異,為藝術探索廣開門徑。藝術不同于科學,它的不同表現形式既來自客觀對象的豐富多樣,又源于不同人們的興趣與愛好。俗話說“興趣與愛好是無法爭論的”,這便是藝術創作的風格面貌切忌千篇一律的原因。 細細追究于志學的藝術主張,歸納起來一句話,就是要克服傳統山水畫以筆墨皴法主要手段的表現方法,做適合描寫東北冰天雪地景色的創新探索。他以黑龍江地區的雪景為依據,進行新的冰雪山水的研究,大膽提出了自己的革新理念。中國傳統山水畫中,有一些描繪雪景的杰作,但是表現東北地區冰天雪地的作品少見,更沒有形成畫派。于志學專攻冰雪山水,首先遇到的問題是如何在繪畫中表現光。“光”在西方繪畫中是重要的角色,中國傳統山水對光則有所省略,或者說是“視而不見。”這是中國傳統繪畫重整體把握、重在平面中用筆墨語言表現思想感情的藝術體系所決定了的。
錦繡中華-中國當代最具學術與收藏價值的藝術家-(上) 目錄
宮曉濱
師恩釗
楊秀坤
古云
言恭達
姜昆
孔紫
何朝坤
姚新峰
關玉良
北海
江中潮
陸天寧
胡家輝
王繼民
阮禮榮
盧禹舜
……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