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讀懂中國改革-尋找改革突破口-2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47661
- 條形碼:9787508647661 ; 978-7-5086-476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讀懂中國改革-尋找改革突破口-2 本書特色
30多年前,經濟特區、聯產承包、恢復高考、市場經濟……中國找到改革突破口,經濟從此一路昂揚。歷經30年,中國改革步入深水區,種種社會矛盾讓每個階層的人們都有普遍的焦慮感和“受傷感”,面對重重阻礙,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面對16項60條改革這一輝煌藍圖,為何不少人卻深感被掣肘,從而躑躅不前? 我們需要指引。 厲以寧、吳敬璉、周其仁、張維迎、鄭永年、華生、成思危、韋森、孫立平……面對改革*關鍵*核心的問題,中國*具話語權的經濟學家、精英學者集體建言——如何突破利益藩籬對改革的拘絆?如何讓改革舉措從空中落到實處?如何有效反腐?如何實現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個人的機會又在哪里? 從國企改革到反腐斗爭,從改革的突破口到具體的落實方式,從土地的城鎮“神化”到人的城鎮化,從政治改革、社會改革到經濟改革,改革在哪個領域,以何種方式,能夠取得何等意義上的突破和推進,各路學者眾說紛紜,從自己各自的專業領域,直指改革本質,就大家*關心的反腐、戶籍改革、金融改革、社會公平正義、投資趨勢和機會等問題進行深層思考和指點,對未來改革道路進行分析和設計。 唯有讀懂中國改革,才能更好地把脈時局、改變命運。
讀懂中國改革-尋找改革突破口-2 內容簡介
相關推薦: 讀懂中國改革:新一輪改革的戰略和路線圖 讀懂中國改革.3 :新常態下的變革與決策 中紀委推薦圖書《讀懂中國改革》續篇。《讀懂中國改革2:尋找改革突破口》,下一個30年,改革的動力從何而來?突破口在哪里?我們的機會在哪里? 在《讀懂中國改革2:尋找改革突破口》一書中,厲以寧、吳敬璉、周其仁、張維迎、鄭永年、華生、成思危、韋森、孫立平……中國*具話語權的經濟學家、精英學者集體建言,改革藍圖已經繪就,*關鍵的問題凸顯—— 如何突破利益藩籬對改革的拘絆?如何讓改革舉措落地?如何建設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
讀懂中國改革-尋找改革突破口-2 目錄
**章 中國改革的方向
改革不能回避的7個問題/ 吳敬璉
中國為什么要全面改革/周其仁
中國改革的動力何在?/許成鋼
不改革仍然是中國*大的風險/鄭永年
思想轉型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條件/高尚全
第二章 未來10年中國經濟大趨勢
深化經濟改革,堅持市場出清原則/夏斌
未來10年中國經濟大趨勢/管清友
中國經濟增速下降是一個必然趨勢/韋森
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和出路/陳道富
中國經濟六大趨勢及其投資機會/李稻葵
第三章 政府不改革,經濟改革就難以推動
市場效率的道德基礎/厲以寧
政府不改革,經濟改革就難以推動/姚洋
交給市場的事政府就不要多管/成思危
市場、政府與法治/張維迎
改革頂層設計方案不能忽略糾錯機制/張軍
第四章 在市場的平臺上推進國企改革
國企改革與國有資本關系/厲以寧
國資改革路線圖/陳清泰
沒有市場平臺,國企改革是改不出來的/周其仁
國企民營化過程是民權自由化過程/張文魁
為什么國有企業內部權力斗爭嚴重/張維迎
第五章 全面深化改革與城鎮化
城鎮化戰略應當明晰的12個問題/夏斌
全面深化改革與新型城鎮化/吳敬璉
傳統城鎮化向新型城鎮化的道路轉型/華生
城鎮化或城鎮神化/許小年
中國土地制度改革的邏輯與出路/劉守英
第六章 資本市場是改革突破口
資本市場是改革突破口/周其仁
金融改革是結構轉型的*重要核心/黃益平
金融改革發展中的套利/何佳
中國金融的深度變革與互聯網金融/吳曉求
第七章 中國怎樣反腐敗才會有效?
反腐治本之策/吳敬璉
中國怎樣反腐敗才會有效?/鄭永年
中國需明確目前反腐與改革的關系/劉勝軍
修正權力異化的制度性改革/竹立家
中國反腐敗運動的新政治意涵/鄭永年
第八章 社會改革比政治改革更重要
撬動新一輪改革的歷史進程/孫立平
國家釋放社會是社會善治的前提/任劍濤
第二次改革與公共治理變革/汪玉凱
直面中國經濟社會風險/竹立家
社會改革比政治改革更重要/鄭永年
法制改革的邏輯/季衛東
附錄1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改革的重要言論節選
附錄2 關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若干問題/ 李克強
讀懂中國改革-尋找改革突破口-2 相關資料
改革言論
未來10年,在繼續完成市場經濟改革任務的同時,積極而慎重地推進政治改革,既是未來中國改革的主題,也關系到中華民族的興亡和每個公民的根本利益。在這樣的問題上,容不得半點猶疑。
改革的動力何在?誰來改革?這個問題的核心是激勵機制問題。在一個威權主義體制內,整個社會經濟都被一個自上而下的官僚機構統治,如何解決上下級之間的激勵機制問題,決定了這個體制的改革與發展。
推動改革,需要以思想轉型為突破口,而思想轉型則有賴于一個寬松的輿論環境,如果動輒因言治罪,那么即使開始時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國無諍臣、官無諍友、民無諍言,最終的結果也不會樂觀。
如果政府的改革不能往前推進,有可能經濟改革本身比較難推動;另一方面,即使我們的經濟改革推行下去了,由于我們政府沒有改,改革的成果也會受到影響。
只是喊新型城鎮化的口號,只是講一些要改變體制機制的空話,根本不會改變地方政府繼續走土地城市化老路的行為,還會在新型城鎮化的大口號下,進一步放手圈地、趕農民上樓,又不去真正安置外來移居人口,這種城鎮化搞下去就會適得其反,甚至成為一種災難。
目前中國社會中存在的貧富懸殊問題,主要是由機會不平等造成的,其中首要因素是腐敗。因此,對于社會不平等和由此造成的貧富差別懸殊,不是通過反對市場化改革,而是需要通過市場取向的改革和實現機會的平等來解決。
當前要加快改革,讓反腐成為推動改革的“正能量”,應該從“有貪必反”轉向以改革為導向的“選擇性反腐”。當然,反腐也應盡量規避淪為政治斗爭的手段。
在現階段的中國,推行法治不得不面對路徑依賴的事實和過渡期的特殊形勢,切忌僅憑理念、教條、舶來品、既有框架閉門造車,更不能陷入“口號治國”式的語言游戲之中。
讀懂中國改革-尋找改革突破口-2 作者簡介
吳敬璉,當代中國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1984年、1986年、1988年、1990年和1992年 五次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其學術著作先后榮獲第二屆和第四屆國家圖書獎。2005年獲首屆中國經濟學杰出貢獻獎。2009年因《中國增長模式抉擇》一書 獲第二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2010年因整體改革理論獲第三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2000年、2005年香港浸會大學和香港大學分別授予他榮 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2003年國際管理學會(IAM)授予他“杰出成就獎”。2011年國際經濟學會(IEA)授予他“榮譽會長”稱號,以表彰他對經濟 理論和政策研究以及中外學術交流的杰出貢獻。 周其仁,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孫冶方經濟學獎獲得者,中國改革開放30年30名經濟人物之一。早年在黑龍江下鄉,其中在完達山狩獵七年半。1978年從農村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畢業后工作于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研究所和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發展研究所,在杜潤生先生指導下從事農村改革發展的調查研究。研究范圍主要包括產權與合約、經濟史、經濟制度變遷理論、企業與市場組織、壟斷、管制與管制改革等等。自1996年以來,相繼開設了有關經濟組織和經濟制度、發展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等課程。著作有《改革的邏輯》、《城鄉中國》、《競爭與繁榮》、《真實世界的經濟學》、《產權與制度變遷》等。 鄭永年,中國問題專家,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博士,曾執教北大,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 長,中國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國際中國研究雜志》(國際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和《東亞政策》主編,羅特里奇出版社《中國政策叢書》 主編和世界科技書局《當代中國研究叢書》共同主編。著作有《不確定的未來》等。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