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醫易會通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137723
- 條形碼:9787305137723 ; 978-7-305-1377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醫易會通研究 本書特色
★ 16開平裝,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 中醫文化范圍甚廣,醫易會通是其中的核心問題。《周易》不但醫易相通,而且與中國古代科學相通,與宗教相通,因此《周易》成為中國文化的基石
★ 本書以《周易》與醫學的關系為研究對象,以醫易會通為思想中心,發掘醫易會通的內在理論交叉點
★ 本書具有理論深度、論析上的密度,許多結論具有前瞻性
易學對中醫藥學理論的形成與完善影響深遠,醫易會通是古今諸多中醫藥學名家成就其醫術并為傳統中醫藥學的發展做出貢獻的重要原因,在當前中醫藥學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創新中仍有重要價值。何敏、張繼主編的《醫易會通研究》旨在對醫易會通的理論內容與實踐作一梳理考察,發掘醫易會通的內在理論交叉點,厘清易學對中醫藥學影響的脈絡,展示歷代著名中醫藥學家踐行并發展醫易會通思想的思路、方法與成就,以期為有意于研習醫易會通者提供切實的幫助。
醫易會通研究 內容簡介
易學對中醫藥學理論的形成與完善影響深遠,醫 易會通是古今諸多中 醫藥學名家成就其醫術并為傳統中醫藥學的發展做出 貢獻的重要原因,在 當前中醫藥學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創新中仍有重要價值 。何敏、張繼主編的《醫易會通研究》旨在對醫易會 通的理論內容與實踐作一梳理考察,發掘醫易會通的 內在理論交叉點,厘 清易學對中醫藥學影響的脈絡,展示歷代著名中醫藥 學家踐行并發展醫易 會通思想的思路、方法與成就,以期為有意于研習醫 易會通者提供切實的 幫助。
醫易會通研究 目錄
**章 概論 一、《周易》簡介 二、《周易》對中醫的影響 三、醫易會通的交叉點:象數思維模型 四、《周易》與中醫理論模型 五、“醫易”研究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第二章 醫易會通基礎 一、《周易》釋名 二、《周易》的時代和作者 三、《易經》的內容 四、《易傳》的內容 五、《周易》的性質 六、爻與卦 七、八卦與六十四卦系統 八、天干與地支 九、天文與歷法第三章 《周易》文選 一、《易經》文選 二、《易傳》文選第四章 儒、道、佛家與醫易會通 一、洪范(節選) 二、醫師章 三、秦醫和 四、《呂氏春秋》五則 五、《春秋繁露》二則 六、《老子》六則 七、《淮南子》三則 八、《管子》三則 九、《周易禪解》(節選) 十、陰病論(節選)第五章 中醫經典與醫易會通 一、《黃帝內經》 二、《傷寒論》第六章 隋唐宋醫家論醫易會通 一、巢元方論醫易會通 二、楊上善論醫易會通 三、孫思邈論醫易會通 四、王冰論醫易會通 五、龐安時論醫易會通 六、許叔微論醫易會通 七、陳自明論醫易會通第七章 金元四大家論醫易會通 一、劉完素論醫易會通 二、張從正論醫易會通 三、李杲論醫易會通 四、朱震亨論醫易會通第八章 明代醫家論醫易會通 一、徐鳳論醫易會通 二、孫一奎論醫易會通 三、張介賓論醫易會通 四、趙獻可論醫易會通第九章 清代醫家論醫易會通 一、吳瑭論醫易會通 二、邵同珍論醫易會通 三、唐宗海論醫易會通第十章 近現代醫家論醫易會通 一、惲鐵樵論醫易會通 二、近期醫易會通論文選目第十一章 藥學著作論醫易會通 一、《神農本草經集注》一則 二、《本草衍義》二則 三、《湯液本草》二則 四、《本草蒙筌》三則 五、《本草綱目》六則 六、《神農本草經疏》一則 七、《本草備要》一則 八、《醫學南針》一則 九、《本草問答》六則參考書目后記
醫易會通研究 節選
醫易會通研究 作者簡介
華東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文學學士學位。現為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醫古文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醫文獻,醫易會通等,發表各類學術論文多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