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宋代救荒史稿-(上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800616
- 條形碼:9787552800616 ; 978-7-5528-006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宋代救荒史稿-(上下冊) 本書特色
★ 16開平裝,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 《宋代救荒史稿》獲北京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 敘述宋代的歷史沿革與疆域,自然生態、氣候與人文環境,宋代的人口與社會經濟等情況
★ 對于宋代國家救荒防災政策和措施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做了迄今為止*為系統全面的論述
李華瑞編著的《宋代救荒史稿(上下)》剖析了宋代自然災害(水災、旱災、蟲災、地震、瘟疫)的概況和特點,從人文因素和社會因素兩方面分析災害發生的原因。書稿的側重點是研究宋代的救災制度、機構、程序、救災措施和防災措施等內容,對于當前中國的救災防災措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體現史學為現實服務的功用。
本書稿較前人有所推進的論點主要表現在:
(1) 宋代文獻關于自然災害的記述有三個特點:一是都城及其周圍地區記載*為詳盡,二是經濟發達地區、政治重要區域的災害記載較完整,三是今傳文獻對宋代經濟欠發達地區,或較為偏遠地區的災種、災情的記載,應有較大的缺漏,這些地區發生自然災害數量少,不應是風調雨順的代名詞,而只是沒有被記載下來的一種反映而已。
(2) 對宋代因自然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做出較為合理的統計和估算。
(3)首次較為細致地論述抄劄制度和檢田制度。
(4) 宋代實施的募饑民、流民隸軍籍、寬減饑民“強盜”死罪、募富民出錢粟,酬以官爵,推廣“勸分”救荒,對緩和當時的社會矛盾起了積極的作用,也是宋代荒政進步的重要表現。
(5) 宋代民間社會力量救荒與官府相比居于非常次要的地位。民間社會救荒力量在北宋中期以后到南宋實際上也被納入官府救荒的管控系統。
(6) 對穰弭救荒和祭龍習俗的演變做了較為完整的梳理。
(7)系統論述了前人較少涉獵的宋代州縣倉在救災中的作用。
(8)敘述王安石變法既是一場社會變革運動,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統治階級利用國家政權**次全面推進荒政的有益嘗試。
(9)對宋代國家救荒防災政策和措施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做了迄今為止*為系統全面的論述。
宋代救荒史稿-(上下冊) 內容簡介
李華瑞編著的《宋代救荒史稿(上下)》剖析了宋代自然災害(水災、旱災、蟲災、地震、瘟疫)的概況和特點,從人文因素和社會因素兩方面分析災害發生的原因。書稿的側重點是研究宋代的救災制度、機構、程序、救災措施和防災措施等內容,對于當前中國的救災防災措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體現史學為現實服務的功用。
宋代救荒史稿-(上下冊) 目錄
**章 宋代自然災害發生的時空變遷
一、宋代歷史沿革與疆域
二、自然生態與人文環境
三、宋代的人口與社會經濟
第二章 宋代文獻記錄的自然災害
一、宋人對自然災害的定義
二、宋代文獻記錄自然災害的特點
三、宋代自然災害統計
第三章 宋代的水災情
一、霖雨、山洪、江河湖泊泛溢
二、冰雹、雨雹、雷雹
三、冰、雪、霜凍與奇寒
四、海嘯、海潮
五、水災情的一般特征及時空分布
第四章 宋代的旱災、風災災情
一、宋代的旱災
二、宋代旱災的一般特征及時空分布
三、宋代的風災(沙塵、颶風、暴風)及特征
第五章 宋代的蝗螟蟲、地震、地質、疾疫災情
一、蝗蟲、螟蟲災情及時空分布與特征
二、地震災情及時空分布與特征
三、地質災情及時空分布與特征
四、疾疫災情及地理空間分布
第六章 宋代黃河中下游水患對北方經濟的破壞
一、人員傷亡與遷移
二、對自然環境、農業生產的破壞
三、對城鎮及交通運輸的破壞
四、財富的大量損耗
第七章 宋代的自然災害與饑荒
一、災民的生存狀況
二、災荒之年的食人現象
三、饑民、流民規模蠡測
四、宋代饑荒簡表
第八章 宋代自然災害死亡人數考
一、見于現存文獻記載的死亡統計
二、對統計史料的分析
第九章 宋代荒政決策的發展與變化
一、北宋前中期對漢唐以來救荒措施的繼承
二、王安石新法與北宋后期的救荒之政
下
宋代救荒史稿-(上下冊) 節選
宋代救荒史稿-(上下冊) 作者簡介
李華瑞,1958年2月生,祖籍四川省綿竹市,出生于甘肅省山丹縣平坡。本科、碩士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歷史系,博士畢業于河北大學宋史研究室。現為首都師范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國歷史評審組成員、中國宋史研究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宋遼金元史》編委會主任。自1985年以來從事宋史、西夏史和中國古代經濟史的研究與教學。出版專書、編著20余部,發表論文230余篇。代表作有《宋代酒的生產和征榷》《宋夏關系史》《王安石變法研究史》《宋代救荒史稿》《探尋宋型國家的歷史》等。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