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文化先驅的矯健身姿-黃遵憲在中國新文學建構中的歷史地位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44886
- 條形碼:9787516144886 ; 978-7-5161-448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化先驅的矯健身姿-黃遵憲在中國新文學建構中的歷史地位研究 本書特色
晚清至現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文學轉型時期,在這個轉型中,黃遵憲扮演了一位不可替代的歷史角色。日本體驗的陣痛與感憤,他以先覺者、啟蒙者的姿態對晚清末世進行了深刻的癥候式把脈診斷,揭示末世的需要在于“改革”,效法“泰西之變”。 黃遵憲經世致用的文學觀念則表現為“識時貴知今,通情貴閱世”。在理論鏈條和文學創作的實踐上,黃遵憲自覺的文學思想,已經構成“五四”新文學產生*突出的本土文學之源。在黃遵憲的文學理論與詩歌創作的實踐中,人們仿佛聆聽了20世紀中國現代化隱伏的足音,目注到20世紀中國新文學運動即將臨近的曙光。 周曉平編著的《文化先驅的矯健身姿——黃遵憲在中國新文學建構中的歷史地位研究》**次正面地、全局性地,考察了黃遵憲在中國新文學建構中所建立的歷史奇勛。以事實為立論,揭開歷史的蒙面,進一步還原歷史原貌。以客觀公允的態度,評價黃遵憲在中國新文學的現代轉型中所做出的歷史性建構,以期重新厘清黃遵憲在中國新文學史上的歷史地位。
文化先驅的矯健身姿-黃遵憲在中國新文學建構中的歷史地位研究 內容簡介
晚清至現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文學轉型時期,在這個轉型中,黃遵憲扮演了一位不可替代的了的歷史角色。日本體驗的陣痛與感憤,他以先覺者、啟蒙者的姿態對晚清末世進行了深刻的癥候式把脈診斷,揭示末世的需要在于“改革”,效法“泰西之變”。黃遵憲經世致用的文學觀念則表現為“識時貴知今,通情貴閱世”。在黃遵憲的文學理論與詩歌創作的實踐中,人們仿佛聆聽了20世紀中國現代化隱伏的足音,目注到20世紀中國新文學運動即將臨近的曙光。 《文化先驅的矯健身姿--黃遵憲在中國新文學建構中的歷史地位研究》**次正面地、全局性地,考察了黃遵憲在中國新文學建構中所建立的歷史奇勛。以事實為立論,進一還原歷史。以客觀公允的態度,評價黃遵憲在中國新文學的現代轉型中所做出的歷史性建構,企圖重新厘清黃遵憲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歷史地位。
文化先驅的矯健身姿-黃遵憲在中國新文學建構中的歷史地位研究 目錄
序緒論**章 啟蒙思想的現代性軌轍 **節 感憤體驗與尋找民族發展之路——《日本國志》撰寫的強烈動機 一 進化發展的認識論——面對日本明治維新的姿態 二 “變革”是硬道理——“用夷變夏”的倡導者 三 倡導“以言救世之職”與尋找民族出路相契合 第二節 “經世致用”的學術核心與“詩歌之用” 一 “經世致用”學術核心的現代凸顯 二 “詩歌有左右世界之力” 第三節 “西學墨源”的背后 一 墨子思想在晚清的復興與再運用 二 黃遵憲“西學墨源”的內涵與外延 第四節 現代文化意識的視野與價值取向第二章 書面語變革的*早訴求 **節 從感性到理性 一 言文相“離”的焦慮 二 “言文一致”的**次*明確表述:“我手寫我口” 三 “言文一致”與進化論思想 四 “言文一致”與中外文化交流 第二節 書面語變革的原因考察 一 書面語變革的基礎——從文字的簡易到語言革新 二 “言文一致”的依據——書面語變革的實質 三 “言文一致”的標準——書面語變革的目標 第三節 書面語變革的“缺憾”與拓展——“言文一致”后續探討的難題 第四節 歷史地位與影響第三章 “新派詩”創作的**人 **節 革故鼎新的心聲 一 新派詩:激情、保守與“既破且立” 二 “別創詩界”與新老共賞 三 “熔鑄新理想入舊風格”——兼論新詞入舊詩 第二節 感時憂世的情懷 第三節 亙古未見的世界視野 第四節 漸趨自由與通俗的詩體 一 追求自由與通俗的詩歌 二 與“五四”新詩關系重新定位第四章 民間文學、民俗資源利用的自覺與對新文學的建構 **節 民間的發現 第二節 民歌情結與詩歌創作的“雜歌謠”化 第三節 新思想與新形象 一 現代民俗思想的*早闡釋與新文學民俗思想的濫觴 二 客家女性意識與客家風土人情——女性觀與“鄉情長卷”詩 三 異域風光——《入境廬詩草》與《日本雜事詩》的奇特與新穎 第四節 對民俗、民間文學的重視為“五四”新文學運動打開思路第五章 對晚清文學改良運動的積極倡導和參與 **節 詩界呼號有旗手 一 與“詩界”的革命、思想的啟蒙 二 與“詩界革命”的理想與目標的追求 第二節 “文界革命”:不單純的影響和接受 第三節 小說理念與“小說界革命”余論 對中國新文化建構的闡釋——由對中國新文學建構所引發的思考 **節 詩歌美學思想有待研究的難題及其現代闡釋 第二節 對中國新文化的建構參考文獻后記
文化先驅的矯健身姿-黃遵憲在中國新文學建構中的歷史地位研究 作者簡介
周曉平,男,1968年生,江西泰和人。文學博士,嘉應學院副教授。2002年畢業于江西師范大學,獲碩士學位;2011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獲博士學位。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榮獲“北京師范大學2009-2010年度優秀學術型博士”獎;榮獲“北京師范大學2011屆優秀博士畢業生”獎。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一項;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課題一項、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基金課題一項、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省市共建重點研究基地項目(廳級)兩項。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中國文學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50余篇。中國新文學會成員、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成員等。人間千面,世間萬象,唯潛心科研學術與教書育人為心靈之依托。博覽群書而不求甚解,其樂也融融,欲罷而不能。乃好高而喜遠者。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