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北宋詞政治抒情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29449
- 條形碼:9787516129449 ; 978-7-5161-294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宋詞政治抒情研究 本書特色
李世忠著的《北宋詞政治抒情研究》一書從北宋 “黨爭”政治生態角度切入,分七章探討北宋詞政治抒情問題。**章論北宋詞政治抒情的文學傳統與時代背景。第二至第四章,依據北宋詞政治抒情的起步、鼎盛與衰落等三個階段,闡述其抒情內容。第五至第六章,討論了北宋詞政治抒情的藝術實現與后代影響問題。 *后一章,就北宋詞政治抒情的作品個案展開論述,主要討論了蘇軾、黃庭堅等人 14首詞作創作的背景、抒情主旨等問題。 全書采用宏觀與微觀結合,考證與辨析融通的研究思路,以文本解讀為基礎,通過詞、詩、文、史互證,**次對北宋詞政治抒情的傳統繼承、時代背景、抒情內容、發展階段、藝術手段、后代影響及經典作品主題辨析等問題,進行了全景式掃描與探討,拓開了宋詞研究的新領域。
北宋詞政治抒情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從北宋“黨爭”政治生態角度切入,分七章探討北宋詞政治抒情問題。**章論北宋詞政治抒情的文學傳統與時代背景。第二至第四章,依據北宋詞政治抒情的起步、鼎盛與衰落等三個階段,闡述其抒情內容。第五至第六章,討論了北宋詞政治抒情的藝術實現與后代影響問題。*后一章,就北宋詞政治抒情的作品個案展開論述,主要討論了蘇軾、黃庭堅等人14首詞作創作的背景、抒情主旨等問題。全書采用宏觀與微觀結合,考證與辨析融通的研究思路,以文本解讀為基礎,通過詞、詩、文、史互證,**次對北宋詞政治抒情的傳統繼承、時代背景、抒情內容、發展階段、藝術手段、后代影響及經典作品主題辨析等問題,進行了全景式掃描與探討,拓開了宋詞研究的新領域。
北宋詞政治抒情研究 目錄
**節 研究對象的界定
第二節 課題研究的學術價值
第三節 研究思路與方法
**章 北宋詞政治抒情的文學傳統與時代背景
**節 北宋詞政治抒情的文學傳統
第二節 北宋詞政治抒情的時代背景
第三節 北宋文人的坎坷仕途
第四節 詞人政治沉浮與“以詩為詞”觀念之形成
第二章 北宋詞政治抒情的發展期
**節 范仲淹、歐陽修等人的政治抒情
第二節 升平時代的歌者:柳永
第三章 北宋詞政治抒情的興盛期
**節 蘇軾詞的政治抒情
第二節 秦觀詞的政治抒情
第三節 黃庭堅詞的政治抒情
第四節 晁補之、陳師道詞的政治抒情
第五節 王安石、舒直詞的政治抒情
第六節 賀鑄詞的政治抒情
第四章 北宋詞政治抒情的衰微期
**節 黨禁視閾下的清真詞
第二節 徽宗朝詞人的政治諛頌詞
第五章 北宋詞政治抒情的藝術特點
**節 抒情題材的多樣化
第二節 政治抒情意象類型化:以“長安”、“春歸”意象為例
第三節 幾種重要的藝術表現手法
第六章 北宋詞政治抒情對南宋及金代詞人的影響
**節 北宋詞政治抒情對南宋詞人的影響:以姜夔為例
第二節 北宋詞政治抒情在金代詞人中的影響:以金代詞人對蘇軾的接受為例
第七章 北宋詞政治抒情作品個案考察
**節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考論
第二節 蘇軾徐州作《浣溪沙》五首考論
第三節 蘇軾《漁父》四首考論
第四節 蘇軾《蝶戀花·春景》考論
第五節 黃庭堅、黃大臨三首《青玉案》詞考論
參考文獻
北宋詞政治抒情研究 作者簡介
李世忠,甘肅慶陽人,先后就讀于蘭州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獲文學碩士、博士學位,現為成陽師范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副教授,任西藏民族學院、陜西理工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及陜西關中地區歷史文化研究,先后在《社會科學戰線》、《浙江社會科學》、《北方論叢》、《民族文學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四十余篇,主持省部級及地廳級科研項目三項,主持校級科研與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四項,著有《歷代詠關中陵墓詩箋注》、《秦成陽歷史人物傳論》、《長安文化與唐代詩歌的政治精神》等學術專著。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