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行為規劃理論-城市規劃的新邏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169726
- 條形碼:9787112169726 ; 978-7-112-1697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行為規劃理論-城市規劃的新邏輯 本書特色
賴世剛、韓昊英編寫的《行為規劃理論(城市規劃的新邏輯)》集結了筆者們在過去二十多年來持續對行為規劃理論進行研究的部分成果,內容散見于臺灣及大陸的學術期刊之中。為了讓讀者方便閱讀,特將這些論文整理成冊。本書所收集的文章并沒有構成一貫的思路,但總是圍繞著規劃與決策這兩個主題進行闡述。
行為規劃理論-城市規劃的新邏輯 內容簡介
有關城市規劃的研究與領域大致可分為兩個主題:城市與規劃。前者在于探討城市實際以及應該如何運作,而后者主要想要知道計劃實際以及應該如何制定。這兩個主題有密切的關系,但是學界往往將它們分開來探究。針對**個主題,學界探討得較多,而且也積累了一定的知識。至于第二個主題,計劃的制定,在規劃理論的領域里也有不少著墨。為方便討論起見本書的重點是放在第二個主題,暫時忽略**個主題。我們視規劃為復雜的認知過程,包含許多對城市發展現象的判斷、解讀與決策。更具體而言,根據美國伊利諾規劃學派(The Illinois School of Planning)的說法,計劃是一組暫時且相關的決策,是意圖的展現,也是信號。簡單地說,規劃也是一種日常的行為,但是它比起決策更為復雜,因為決策僅考慮一個決定,但是規劃同時考慮多個決定。因此,我們稱這樣的規劃研究取向為行為規劃理論。本書集結了作者過去20多年來對行為規劃理論進行研究的成果,內容散見在臺灣及大陸的學術期刊,為了讓讀者方便閱讀,特將這些論文整理成冊。
行為規劃理論-城市規劃的新邏輯 目錄
**章 行為規劃理論
第二章 多屬性決策方法評估基礎之設計
第三章 等價與比率偏好強度判斷之實驗比較
第四章 ahp與修正后ahp以方案排序為基礎的比較
第五章 都市建設邊界對于開發者態度之影響
第六章 空間垃圾桶模式的實證驗證
第七章 應用社會選擇機制于環境治理之實驗研究
第八章 環境治理機制之初探:以臺北水源特定區范圍劃定為例
第九章 鄰避性設施設置協商策略比較之實驗研究
第十章 中國土地一級市場中農地非農化制度之初探
第十一章 從財產權與信息經濟分析比較開發許可制與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之利弊
第十二章 規劃的邏輯——以薩維吉效用理論為基礎的解釋
行為規劃理論-城市規劃的新邏輯 作者簡介
賴世剛,浙江大學講座教授,目前任職于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并兼任城市治理英語碩士學位學程主任。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