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孩子的宇宙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300749
- 條形碼:9787547300749 ; 978-7-5473-0074-9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孩子的宇宙 本書特色
每個孩子的內心都存在著一個宇宙,然而,在成人世界往往忽視了它的存在,甚至反過來以“教育”、“指導”的名義,“善意”地扭曲、壓制和破壞孩子的宇宙。河合隼雄以豐富的兒童心理治療經驗為基礎,結合諸多孩子的出走、畏懼上學等具體實例以及兒童文學名著為例,探討孩子豐富、深邃的內心世界,教我們體會許多在生活中看來普通、細微的情感。
孩子的宇宙 內容簡介
《孩子的宇宙》為日本集學者、心理治療大師和教育家于一身的河合隼雄的作品。書中通過兒童故事和作者的臨床案例,探討了孩子與家人、秘密、動物、時空、老人、死亡和異性的關系問題,引導成人們更趨近孩子心中的既陌生又神秘的宇宙。 說到孩子的心理療法,有些人會以為無非就是對孩子進行“分析”和“深入試探”。本書還稍微介紹了一些游戲療法的案例,也是為了消除這種誤解。說到底,治療要以對孩子的宇宙的敬畏之情為基礎來進行的。
孩子的宇宙孩子的宇宙 前言
孩子內心的宇宙· 孩子們存在于這個宇宙之中,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但是,是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在每個孩子的內心,都存在一個宇宙呢?它以無限的廣度和深度而存在著。大人們往往被孩子小小的外形所蒙蔽,忘卻了這一廣闊的宇宙。大人們急于讓小小的孩子長大,以至于歪曲了孩子內心廣闊的宇宙,甚至把它破壞得無法復原。一想到這種可怕的事往往是在大人自稱的“ 教育”、 “指導”和“善意”的名義下進行的,不由更加令人無法接受。
我忽然想到,所謂長大成人,也許就是將孩子們所擁有的如此精彩的宇宙存在逐漸忘卻的過程。這樣一來,人生似乎有點太凄涼了。
來自宇宙的信號· 孩子們清澈的目光,凝望著這個宇宙,每天都有新的發現。但是,遺憾的是,孩子們不大會向大人訴說關于這個宇宙的發現。也許是因為,他們模模糊糊地覺察到,如果一不小心這樣做了,那些不能理解的大人馬上就會著手破壞自己的宇宙。盡管如此,當遇上能夠對來自孩子的宇宙側耳傾聽的大人時,孩子們還是會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訴說他們的發現。
神 山下美智子 神無論是開心的事 還是悲傷的事都看在眼里 在這個世界上 如果大家都是好人 也許神也會厭倦 神啊 既創造聰明人也創造傻瓜 就是因為厭煩 這是一位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詩。存在于山下美智子的宇宙中的神,是一位多棒的神啊!有些原教旨主義者大言不慚地聲稱,在現代世界中,為了正義,戰爭也是無可奈何的,我真想讓他們讀一讀這首詩。當他們的神盛氣凌人,怒目而視,宣稱為了正義不惜大量殺人的時候,山下小姑娘的宇宙中的神卻是一個完美的自然體,不慌不忙地指出,這世上的形形色色不是正好嗎?山下雖然只是一年級小學生,但也以自己的方式不斷思考著為什么在這世界上不僅有開心的事,也有悲傷的事,不僅有好人,也有壞人,而在思考的過程中,她發現了存在于自己內心的宇宙中的神的樣子。
如果你看到這首詩,覺得有趣而想要讓自己的孩子也寫一首,卻未必能如愿。要產生好的詩,作為其土壤,在孩子的宇宙中開明的教師的態度尤其重要,這一點不可忘記。
下面再來看一首孩子的詩。是小學二年級學生的詩。
大人 中谷實 不管誰來了 看到我 “又長大了” “上幾年級了” “就要上三年級” “這么快啊 上次還是一年級呢 我記得” 說著就來摸我的頭 大人們啊 總是說著同樣的話 雖然孩子內心有著無限的宇宙,大人們對此卻一無所知,“總是說著同樣的話”。大人說上一句“又長大了”,摸摸孩子的頭,就覺得是在跟孩子“對話”,或者就是在 “疼愛”孩子了。但是,這些什么都算不上。孩子們早已認真觀察著大人,看穿了他們的老一套。孩子的目光透徹地觀看著這個世界。
稀松平常的事· 因為孩子們的詩太精彩了,我曾在一本雜志上這樣介紹孩子們的詩集:“這本書讓人不由得想要推薦給任何職業和年齡的人讀上一遍。”而來我這里接受心理療法的人 (成人) 讀了,卻這樣說道: “不管怎樣,這不都是些稀松平常的事嗎?” 這句話在我心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這句話的潛臺詞是,你那么大肆宣傳、希望更多的人去讀的那本書,內容原來也很“稀松平常”嘛。對此,我回答道:“那是因為有太多的人不懂稀松平常的東西。”在執筆寫作本書之際,這個片段立即浮上了我的心頭。它讓我反省應該怎樣寫作這本書,又應該寫些什么。
悲痛的呼喊· 通過心理療法這項工作,我接觸了很多孩子和大人,長年接受這方面的報告并進行指導。在這個過程中,我聽到,有那么多的孩子,當他們的宇宙受到壓制時發出了悲痛的呼喊。另一方面,大人的話中則處處體現出他們在童年時曾經遭受了怎樣的破壞,而這種破壞又是多么的難以修復。他們所發出的悲痛的呼喊與求救聲,或者被完全無視,或者反而在大人以“不正常”的判斷下受到更進一步的壓迫而告終。
筆者打算寫這本書,主要的動機無非就是想要揭示這種宇宙的存在,防止對它的破壞。
談論宇宙之難· 話說回來,認為我所推薦的孩子們的詩“稀松平常”的人,想說的究竟是什么呢?我在一開始就說過:“在孩子的內心有一個宇宙。”而宇宙是無邊無際的。我家的院子也是“宇宙”的一部分,而存在于幾億光年之外的恒星也是“ 宇宙”的一部分。說是要談論宇宙,如果只是論及我自身的日常生活,盡管這些無疑也是宇宙的一部分,但僅僅以此來談論宇宙,未免給人以過于狂傲之感。孩子內心的宇宙實在是太過寬廣,我能就此談到何種深度,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展開值得信服的論述,這一點我實在是沒有自信。
那些覺得孩子們的詩集都在說些“稀松平常的事 ”的人,也許是從自己的經驗出發,早已知道了孩子內心的宇宙更為寬廣和深奧,因而責問我明知道這一點,為何還向很多人推薦這本僅僅寫了如此稀松平常事的書。我是一個平常的人。
不過,雖說平常,也還懂得一些不那么平常的東西,所以也在進行一些心理療法等工作,而要把這些不那么平常的東西傳授給一般人,卻出乎意料地困難。而且,在有關“孩子的宇宙”這一點上,有太多的人連稀松平常的事也一無所知,讓我覺得僅僅談論一下這一點也有著充分的意義。
盡管如此,既然取了宇宙這樣一個宏大的標題,我想多少還是應該談一點不那么稀松平常的事。只不過,要讓這樣的內容容易被人們理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在這一點上,我覺得自己的能力也許還不夠,但我會努力去做這件事。幸好在兒童文學的名著中,有很多關于孩子的宇宙的精彩記述。而且近也有相當數量的關于對孩子的心理療法的案例發表,為我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我愿意利用這些材料,勉力完成這項龐大的工作。我也預感到終也許還會寫得稀松平常,關于這一點,就交給讀者朋友來判斷吧。
長大成人· 前面說過,所謂長大成人,也許就是將童年時所擁有的如此精彩的宇宙忘卻的過程。事實上,在我們大人的內心,也各有一個宇宙。只不過大人的心靈往往會被眼前的現實所吸引,例如薪水有多少、怎樣提升自己的地位等等,而忘卻了自身內心的宇宙。甚至在發覺其存在時,感到出乎意料的恐怖和不安。
大人也許正是為了避免這種不安襲來,才會無視孩子的宇宙的存在,乃至試圖進行破壞。因此,當我們反過來努力去了解孩子的宇宙的存在時,我們也許會回想起已經忘卻的關于自身的宇宙的一些事,或者有一些新的發現。也就是說,對孩子的宇宙的探索,也自然而然地關系到對自己的世界的探索。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想法去思考孩子的宇宙吧。
孩子的宇宙 目錄
i 孩子與家人
1.討人嫌的孩子
2.離家出走的愿望
3.作為變革者的孩子
ⅱ 孩子與秘密
1.秘密花園
2.秘密的意義
3.秘密的保守和解除
4.尋找秘密的寶藏
ⅲ 孩子與動物
1.動物的智慧
2.拒絕上學與小狗
3.幻想
ⅳ 孩子與時空
1.什么是時間
2.通道
3.來自云彩之上
4.日本與西方
v 孩子與老人
1.作為引導者的老人
2.作為引導者的孩子
3.搗蛋鬼
ⅵ 孩子與死亡
1.孩子會思考死亡
2.追悼死者
3.死的意義
ⅶ 孩子與異性
1.異性兄弟姐妹
2.小王子
3.對異性的接近
后記
孩子的宇宙 作者簡介
河合隼雄,臨床心理學家、日本心理學界重磅級人物,在瑞士榮格研究所取得日本第一個榮格學派精神分析師資格。河合隼雄不僅為臨床心理學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還深入探討日本人的新型,并因而攝入日本文化及日本宗教的研究。2002年,河合隼雄受日本首相力邀出任日本文化廳廳長。2007年,河合隼雄去世后,日本民眾曾感慨道:“日本再無心理大師。”他是日本超人氣作家村上春樹的良師益友,日本天后作家吉本芭娜娜的心靈導師,繪本大師幾米的靈感來源。河合隼雄一生著作高達300余種,涉及學術專著、心理學普及讀物、心理治療方法、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家庭問題和社會問題、心靈成長、與名人的對談等。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