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關鍵提升經濟國際競爭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633642
- 條形碼:9787513633642 ; 978-7-5136-336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關鍵提升經濟國際競爭力 本書特色
本書從“中國新供給經濟學”的核心理念出發,基于前人對經濟增長、經濟發展及競爭力比較的多方面研究成果,將“提升中國經濟國際競爭力”作為核心目標(出發點和落腳點),擺脫了國內外比較競爭力通常使用的“指標加權打分排名法”,構建了全新的分析框架,致力于從多個維度找出中國在國際競爭力方面的主要“瓶頸”和“短板”,進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其核心觀點是中國必須始終堅持“解放思想”,持續推進“改革開放”,及時提供能夠適應時空變化的“新制度供給”,從經濟發展的供給端和需求端精準發力,突破制約生產力發展的制度障礙,不斷促進“創新創造”,進而產生不竭的財富源泉和內生發展動力,促進中國成為全球*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改革創新型國家”,為強國富民、振興中華并促進全球的包容性增長、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中國關鍵提升經濟國際競爭力 內容簡介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重點課題《提升中國經濟國際競爭力戰略研究》的*新研究成果
中國關鍵提升經濟國際競爭力 目錄
**部分導論
**章認識與重視國家競爭力/
一、國家競爭力:“競爭力”概念辨析與“國家競爭力”概念/
二、“克魯格曼批判”與“國家競爭力”思辨/
三、理論溯源:基礎理論、派生理論及模型理論/
第二章研究背景及目標/
一、提升中國經濟國際競爭力戰略研究的背景/
二、提升中國經濟國際競爭力戰略研究的目標/
第三章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一、由整體到局部:從整體競爭力戰略到區域競爭力戰略/
二、由實體經濟到虛擬經濟:從實體經濟競爭力戰略到金融競爭力戰略/
三、特別關注:中國開放式創新能力與競爭力評估/
四、專題報告/
第四章以高質量的新制度供給促進改革創新型國家建設/
一、基于中國與世界競爭力戰略研究的政策建議/
二、基于中國與歐盟出口競爭力比較研究的政策建議/
三、基于中國與東盟經濟競爭力研究的政策建議/
四、基于中國各省級區域競爭力對比研究的政策建議/
五、基于提升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戰略研究的政策建議/
六、基于提升中國金融業國際競爭力戰略研究的政策建議/
七、支撐中國開放創新體系的政策建議/
八、專題報告中政策建議小結/
中國關鍵:提升經濟國際競爭力
目錄
第二部分提升中國經濟國際競爭力戰略
**章中國與世界主要經濟體發展對比啟示及政策建議/
一、綜述/
二、研究指標的設計與說明/
三、中國與世界主要經濟體12大類經濟社會指標對比/
四、中國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與世界領先國家的差距/
五、政策建議/
第二章中歐出口競爭力比較研究/
一、中國對歐盟出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二、中國在歐洲市場的競爭力分析/
三、政策建議/
第三章東盟經濟競爭力研究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一、東盟國家經濟情況概述/
二、東盟經濟體競爭力分析/
三、東盟經濟崛起對中國的影響/
四、政策建議/
第四章中國各省級區域發展對比啟示及政策建議/
一、綜述/
二、研究指標的設計與說明/
三、中國各省級區域12大類經濟社會指標對比/
四、中國各省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及問題/
五、政策建議/
第三部分提升中國實體經濟企業國際競爭力戰略
**章企業級國際競爭力比較的動態指標框架探索與競爭力——一個研究方法的新視角/
一、關于企業國際競爭力比較難點——文獻研究與新思考/
二、對傳統企業國際競爭力指標研究方法的初步評價/
三、企業國際競爭能力的一個動態指標框架初探/
四、關于本部分其他各章節的內容介紹/
第二章2012年中國制造企業的競爭環境評價與競爭力動態模型的實證研究/
一、2013年中國制造業競爭環境總體評價/
二、2012年制造100強標桿分析/
三、中國跨國公司制造21強企業的跨國指數與競爭力評估/
四、中國制造業企業總體國際競爭力的劣勢分析/
五、追求中國人的工業文明未來/
第三章中國信息通信技術企業的競爭力國際比較/
一、關于中國ict企業環境的國際競爭力評價/
二、我國ict硬件與設備生產廠家產業競爭能力和創新體系評估/
三、中國軟件企業國際競爭力評估/
四、 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比較初探/
第四章中國巨型企業的盈利能力剖析/
一、中國企業巨人的崛起/
二、中國企業大而不強/
三、中國非金融企業盈利能力剖析/
四、潛在的風險與挑戰/
五、政策建議/
第五章學習國際經驗,創新公共產品供給,推進中國企業的全球化與創新驅動發展/
一、宏觀挑戰與機遇分析/
二、相關國家“社會干預”以及官民合作ppp的制度供給案例分析/
三、以制度創新推動中國企業全球化創新驅動發展的四項建議與思考/
第四部分提升中國金融業國際競爭力戰略
**章中國金融業國際競爭力比較/
一、中國金融行業國際競爭力的靜態分析/
二、中國金融行業競爭力的動態分析/
三、我國金融業競爭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第二章提升中國金融業國際競爭力的戰略及主要措施/
一、中國金融業國際競爭力影響因素分析/
二、提升中國金融業國際競爭力的戰略和措施/
第三章提升中國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能力/
一、目標和原則/
二、金融體系改革的重點措施/
第五部分中國開放式創新能力與國家競爭力評估
**章中國開放創新績效評價報告/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
三、中國開放創新環境與績效分析/
四、結論/
第二章支撐中國開放創新體系的政策建議/
一、促進外資在開放創新體系中效應*大化的政策/
二、樹立開放創新視野,大力推動國際技術轉移合作/
三、利用全球創新資源,全方位促進研發外包產業發展/
四、加緊制定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完善市場化體系秩序/
五、開放創新有賴于政府支撐和政府采購“雙向開放”/
六、努力構建有益于開放式創新的經濟生態系統/
第六部分專題報告
專題報告之一:基于全球價值鏈的中國產業升級戰略研究/
專題報告之二:莫為gdp遮望眼/
專題報告之三:搭建亞非拉投融資新機制/
專題報告之四:以新制度供給迎接新技術革命/
專題報告之五:中等收入階段的福利趕超與經濟趕超/
附錄一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簡介/
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簡介/
附錄二
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組織與成員名單(2013年)/
后記
國際競爭力是中國經濟的核心動力和生命力/
中國關鍵提升經濟國際競爭力 作者簡介
黃劍輝,男,1967年1月25日出生,現任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院長(副局長),主管宏觀研究、發展戰略、非洲地區戰略研究及規劃等。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副秘書長,《新供給:經濟學理論的中國創新》一書的主要作者之一;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客座教授。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曾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學習。1998年被評為“中央國家機關優秀青年”。2006—2012年主持研究的有關成果獲國家開發銀行創新成果評選一等獎4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近年曾在中國政府網、中央電視臺、第一財經電視臺接受專訪,并先后在《財經》《財新》《中國證券報》《金融時報》《經濟參考報》《第一財經日報》《上海證券報》《支點》等刊物發表文章、報告數十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