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老北京-巷陌民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482956
- 條形碼:9787562482956 ; 978-7-5624-829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北京-巷陌民風 本書特色
帝都子民,熙來攘往; 尋常巷陌,世間萬象。 本書是“老北京”三部曲的第二部,視角從黃墻碧瓦的深宮大院,轉移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各安其位的四合院,街頭巷尾的老字號,前店后廠的經營模式,獨具特色的風味小吃,婚喪嫁娶和節日習俗,梨園名家和天橋藝人。細數五行八作,說盡三教九流。 書中所選300余幅老照片,有建筑,有人物,有景物,有故事,與徐城北的文字互為映襯,相得益彰,凝固的黑白影像也似乎顯得靈動而多彩,猶如在我們眼前鋪展開了一幅幅讓人嘆為觀止的“老北京民俗風情畫”。
老北京-巷陌民風 內容簡介
★老照片留下一座城的百年風云,勾起多少記憶與想象 ★全新裝幀設計、全新圖片處理,楚塵文化精制珍藏版 ◆老北京街巷縱橫,五行八作,三教九流,應有盡有。本書對老北京的民情風俗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描摹與刻畫。 ◆作者以幼時的生活記憶為線索,講述了老北京的民居、喪葬、年節禮俗、廟會、梨園,視野伸入尋常巷陌,打量普通帝都子民的生活,同時思考了老北京新舊文化的沖突、磨合及演變。 ◆300余幅老照片,多以生活場景、各行各業、各色人物為主,方寸之間盡顯老北京濃郁的生活氣息。 ※老城影像叢書※ 徐城北:《老北京·帝都遺韻》、《老北京·巷陌民風》、《老北京·變奏前門》 葉兆言:《老南京·舊影秦淮》 吳亮:《老上海·已逝的時光》 黃愛東西:《老廣州·屐聲帆影》 流沙河:《老成都·芙蓉秋夢》 陸文夫:《老蘇州·水巷尋夢》 林希:《老天津·津門舊事》
老北京-巷陌民風 目錄
自 序
**章 城池民舍
“著慌”的古城
為愛而害
悠悠的胡同
四合院內各安其位
找回北京的水
第二章 街頭尋夢
鶴年堂·同仁堂
茶館也風流
招幌·牌匾·標識
“找兩口兒”
景山缺副大楹聯
“紅”亦喜,“白”亦喜
廟會是吾師
第三章 世相人情
梨園絕唱
花開花落荀家院
小蟈蟈與大人生
前店后廠
“咱們都是手藝人……”
字畫有寒溫
第四章 新舊相銜
春節時,三聲入耳
“吱吱嘎,吱吱嘎”
朕給胡適打電話
盡在不言中……
北京大事記
老北京-巷陌民風 相關資料
徐城北走實證的路數,但是卻不是鉆故紙堆,而是更多地從民間汲取素材和養分,所以他的著作才富于現場感,而且細節豐富生動。
——《新京報》
徐先生對北京文化是真愛,他的態度是四個字:喜新愛舊。對舊東西一定要愛得很真實很持久,你才能懂得它的好處,慢慢地又懂得它的不足,同時學會如何克服它的不足——去追求新。
——新浪讀書
徐城北著述和演講具有廣泛的受眾,被譽為當今最有人氣的文化老人之一。
——《太原日報》
老北京-巷陌民風 作者簡介
徐城北 1942年出生于重慶,三歲時隨父母遷居北京,1965年畢業于中國戲曲學院。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大學兼職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京劇文化和京城文化,已出版各類著作近百部,主要作品有《老字號春秋》、《品戲齋夜話》、《京劇與中國文化》、《中國京劇小史》及《梅蘭芳三部曲》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