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衙門這碗飯-百家小集9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093727
- 條形碼:9787218093727 ; 978-7-218-0937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衙門這碗飯-百家小集9 本書特色
雜文家陳四益作品,包括兩組文章:“讀與思”,是讀書之感;“思與憶”,是對“文革”前后生活片段之憶。 如陳四益所言:讀書,若是直不起腰板兒,以為其中句句是真理,一句抵一萬句,生怕自己領會不來,是極苦的差事。讀史,若誠惶誠恐,以為那里面句句是實,半分無假,多份兒也是呆子。這樣的呆讀,充其量只是個書袋子,引不起多少興味。但若能從不疑處生出疑惑,從涂飾中看出真相,那就真是“清白人會算糊涂賬”了。讀書,讀到不被瞞過,別有所得,就不算白費了燈油。 《衙門這碗飯》中另一半內容,是一組對人生中一段經歷的觀照與回想。事情發生在那場“史無前例”“大革命”及其前后,所敘卻不是什么烈烈轟轟的壯舉。那場“大革命”或曰“大動亂”,若從當時發動者的“義正詞嚴”來看,自然是場“正劇”;若從多少無辜者在歷時十年的悲慘遭遇來看,則是一場悲;但若從那十年無窮無盡的荒誕來看,又是不折不扣的喜劇與鬧劇。從中可以看到,在那樣的時代,那樣的環境,那樣的氛圍中,一個偉大的民族,曾經怎樣一本正經地做著那些今天看來已覺荒誕不經的事情。 是什么條件,使十幾億人如此癲狂?如果相同的條件再次出現,是否還會同樣的癲狂?談笑,也是為了思考——總要長點記性才好。 本書收入廣東人民出版社“百家小集”書系——口袋中的百家講壇,思想界的小集大雅。 云集學人,結集*新思想隨筆,與知識分子面對面。
衙門這碗飯-百家小集9 內容簡介
自從有了衙門,就有了吃衙門飯的人。一代一代,越吃越有滋味。 陳四益用他卓爾不群的筆,直抒所憶、所感、所思,關乎家國命運,古往今來;道盡可悲、可氣、可笑、可嘆的鬧劇,癲狂年代出癲狂事。 “百家小集”書系**輯: 朱 正 《那時多少豪杰》 鐘叔河《大托鋪的笑話》 王躍文《讀書太少》 丁 東《文化界遛彎兒》 謝 泳《網絡時代如何讀書》 藍英年《那些人,那些事》 智效民《教育在民國》 王彬彬《有事生非》 陳四益《衙門這碗飯》 邵燕祥《(找靈魂)補遺》
衙門這碗飯-百家小集9 目錄
孔子標準像
讀《論語》
從美刺到扯淡
歷史的吊詭
歷史的顛覆
歷史上的酷刑
佛門一出戲
請愿的結局
人格的尊嚴
主子只有一個
信仰的隳敗
衙門這碗飯
神仙局
讀畫知人
讀劇小札
思與憶
數字是這樣“煉”成的
挖蠅蛹 數蚊子 轟麻雀
達標
我們曾把老師趕下臺
找敵人
讀書的事
名字的悲喜
造像的悲喜
“*高指示”
稿費
改名的故事
一夜間我改變了“成份”
分配:拉到籃里就是菜
靠山進洞
四邊方略
人生際遇
不成片段的回憶
衙門這碗飯-百家小集9 相關資料
中國的帝王們也不這樣想。他們一個個牛皮烘烘,都想當有道的圣君,恨不得天天有人在耳邊唱頌歌,決不肯承認自己治理的社會并不曾達到“天下有道”。何況孔老先生立了一根絕對化的標竿在那里,如果“庶人有議”,豈非“天下無道”?
魏征說“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韓愈說“川不可防,言不可弭”;朱熹說“上無失政,則下無私議。非箝口使不敢言也”。這一勸,勸了一兩千年,無奈始終勸不醒夢中人。所以一個一個王朝都灰飛煙滅了。
——陳四益
衙門這碗飯-百家小集9 作者簡介
陳四益 當代著名雜文家。上海嘉定人,一九三九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學就讀于北京,一九六二年畢業于復旦大學中文系,留校任教!拔母铩逼陂g下干校,進山溝,入工廠,當記者。一九八一年調《瞭望》新聞周刊,曾任副總編輯,直至退休。 讀書頗雜,尤好讀史。工作面寬,涉世稍深。歷史與現實交錯,思緒紛繁,每多聯想,捉筆作文,成不同文體、長短由之的不古不今、亦古亦今之文;又得與畫家丁聰、黃永厚等長期合作,文畫相生,別具一格。著有《亂翻書》《魏晉風度》《草橋談往》《世相圖》《百喻圖》《唐詩圖》《竹枝圖》《錯讀儒林》《臆說前輩》《忽然想到》等二十余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