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服四海-說說武帝之治那些事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750020
- 條形碼:9787504750020 ; 978-7-5047-500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威服四海-說說武帝之治那些事兒 本書特色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開創察舉制度·開拓疆域版圖 經濟發達·人才輩出·疆域廣闊·威服四海 漢武帝開創了西漢王朝鼎盛繁榮的時期,那一時期亦是中國封建王朝一個發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強大的國家,他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之一。
威服四海-說說武帝之治那些事兒 內容簡介
所謂“盛世”,在歷史上是指中國社會發展中一些特定的階段,是國家從大亂走向大治,在較長時間內保持繁榮昌盛的時期。在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歷史長河中,出現過很多這樣的“盛世”階段,從“文景之治”到“武帝之治”的漢朝盛世、從“貞觀之治”到“開元全盛”的大唐盛世以及清代的“ 康乾盛世”等。這些時期,一方面確立了中國傳統“盛世”概念的基本內涵,另一方面也都沒能避免“盛極而衰”的結局,因而給后人留下了無盡的話題與思索。縱覽歷史,各個盛世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國家統一、經濟繁榮、政局穩定、社會久安、國力強大、文化昌盛等。本叢書選取了中國歷史上的“十大盛世”進行編寫,主要講述了那些為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起到不可或缺作用歷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內容精彩,可讀性強。
威服四海-說說武帝之治那些事兒 目錄
目 錄
**章 儲位之爭,勝者為王
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生于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41年登基,漢景帝第十子,母親王娡是景帝第二任皇后。劉徹4歲被冊立為膠東王,7歲時被冊立為皇太子。
景帝即位,稚兒降臨
爭奪皇位,劉榮之死
爭儲黑馬,梁王劉武
七歲幼齡,登上儲位
第二章 武帝登基,羽翼未豐
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漢景帝病故,劉徹即位,是為武帝,尊祖母竇漪房為太皇太后,母親王娡為皇太后。此時,武帝年僅十六歲。
初登帝位,熱血沸騰
實施新政,遭到棒喝
游獵忘形,擴建林苑
雛鷹展翅,發兵東南
竇嬰灌夫,臭味相投
田竇之交,不相為謀
巧使手段,收回大權
第三章 重視人才,英雄匯聚
漢武帝與他的父親、祖父所主張的“無為而治”的態度不同,他以有為之心建奇功,立大業,既是尚武之王,又是“守文之君”,同時也要求下屬臣子,無才不備,所謂“天文地理,人事之紀,子大夫習焉”。說的是士大夫不僅要有天文、地理知識,也要精通朝綱制度。
長于治國,公孫丞相
縱橫學說,主父上書
剛直不阿,謁者汲黯
嚴于執法,酷吏張湯
少年弘羊,精于理財
大隱于朝,東方狂人
一代文豪,司馬相如
第四章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漢武帝開始圖形。該思想,已非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摻雜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新思想。它維護了封建統治秩序,神化了專制王權。
董家仲舒,百年巨儒
《天人三策》,獨尊儒術
尊儒重儒,推廣興學
第五章 中央集權,鞏固內政
自田蚡死后,武帝接連任用許昌、薛澤兩位平庸宰相和一位世故圓滑的公孫相,相權的削弱與君權的強盛,已成為明顯趨勢。武帝能夠很好地掌控權力,制約相權,還在于他從制度上著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朝官(內官)制度,并通過內官與外官在朝堂上辯論的方式,把握一種權力的平衡,使君主意志凌駕于朝堂之上。
改革選官,察舉制度
改革行政,頒“推恩令”
改革軍事,加強皇權
創設刺史,監察地方
治水勉農,廣施仁義
通西南夷,設置都尉
馬邑之謀,重用良臣
第六章 出擊匈奴,整頓邊防
武帝一邊在頒布一道道改革內政的法令,另一邊也不忘改革兵制,派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使北部邊郡得以安定,派張騫出使西域,開拓了西北邊疆,開通了西漢聯系西域以至中亞等地通道。
北擊匈奴,沖突再起
首戰大捷,收河南地
匈奴境內,追亡逐北
兩王勾結,蓄意謀反
戰祁連山,渾邪王降
衛霍合擊,鞏固邊境
張騫使命,出使西域
第七章 經濟改革,恢復生產
漢朝連年對匈奴用兵,耗資甚巨,造成國庫空虛,因此,漢武帝開始實施經濟改革,采取重農輕商,整頓財政,頒布“算緡”、“告緡”令,征收商人資產稅,大力打擊奸商;又采取桑弘羊建議,將冶鐵、煮鹽收歸官營,禁止郡國鑄錢,統一鑄造五銖錢;設置平準官、均輸官,-由官府經營運輸和貿易,大大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同時興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實行“代田法”,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在經濟方面還有一條重要的舉措,就是將當時的貨幣進行統一。
國庫空虛,經濟改革
鹽鐵官營,充實國庫
鑄五銖錢,創均輸法
質樸卜式,為國捐財
第八章 征討四方,盛世空前
廣徠四夷,教通四海,是武帝即位后就確定的既定方針和目標。這個方針和目標,是通過帝國頻繁的軍事行動和外交、政治及文化活動來實踐與實現的。*終的結果是戡定邊患,開拓疆域,建立了大一統的多民族的漢帝國。這是武帝一代的赫赫武功,史稱“外事四夷之功”。
利欲熏心,呂嘉謀反
挑選良將,平定兩越
復西南夷,開發發展
招募罪囚,征討朝鮮
貳師將軍,征伐大宛
不辱使命,重見天日
再攻匈奴,李陵遇險
生死一線,含義取生
為了理想,付出代價
第九章 休兵養息,苦心立嗣
漢武帝晚年殺戮太過,頗思悔悟。又因巫蠱之禍造成父子相殘、太子劉據自殺,種種打擊使武帝心灰意懶,對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頗有悔意。在登泰山、祀明堂之后,武帝下《輪臺罪己詔》說“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以表示承認自己的錯誤。天下也因此又逐漸歸于和諧,為昭宣中興的盛世奠定了基礎。
子叔族誅,江充握權
逼反太子,血染長安
國庫耗盡,武帝悔悟
休兵養息,推代田法
太子初立,重臣輔政
展開全部
威服四海-說說武帝之治那些事兒 作者簡介
姜正成,江蘇人,1957年5月出生,1982年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有過非凡的人生經歷,長期從事科技、公安及文化事業工作。曾成功策劃出版了“青春有約”系列、 “青少年讀史嘗鮮”系列,著有長篇偵破小說:《紅顏》、《紅眉》、《紅乳》。現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愛心企業家俱樂部副會長、北京526圖書聯盟副會長,北京圖強文化出版有限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