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風景園林概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200617
- 條形碼:9787122200617 ; 978-7-122-2006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風景園林概論 本書特色
本教材由上篇、下篇兩部分組成。上篇主要是有關風景園林基礎知識的闡述,共6章,重點通過風景園林學科的概念和內涵、中外園林發展概況、學科理論基礎知識等方面的介紹讓學生對該學科有整體的認識。下篇主要介紹風景園林學科所涉及的設計領域,共7章,以場地設計為導入,按照設計尺度由小到大的順序介紹相關領域的設計。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風景園林、園林、城鄉規劃、建筑學、環境藝術設計相關專業學生教材和教師的教學參考用書,也可供相關科研、工程施工、景觀設計、管理人員參考。
風景園林概論 內容簡介
本教材由上篇、下篇兩部分組成。上篇主要是有關風景園林基礎知識的闡述,共6章,重點通過風景園林學科的概念和內涵、中外園林發展概況、學科理論基礎知識等方面的介紹讓學生對該學科有整體的認識。下篇主要介紹風景園林學科所涉及的設計領域,共7章,以場地設計為導入,按照設計尺度由小到大的順序介紹相關領域的設計。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風景園林、園林、城鄉規劃、建筑學、環境藝術設計相關專業學生教材和教師的教學參考用書,也可供相關科研、工程施工、景觀設計、管理人員參考。
風景園林概論 目錄
第1章風景園林概述
1.1風景園林學科中的基本概念
1.1.1風景
1.1.2園林(garden)
1.1.3景觀(landscape)
1.2從風景園林學科理解“景觀”
1.3風景園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
1.3.1中國風景園林學科的發展
1.3.2風景園林的學科基礎理論與研究
方法
1.3.3風景園林學科的研究領域與
方向
1.3.4ifla關于風景園林教育的闡述
1.4風景園林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1.4.1與城鄉規劃、建筑學學科的
關系
1.4.2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第2章中外園林發展概述
2.1中國古典園林的發展
2.1.1中國古典園林的起源——囿
(起始)
2.1.2皇家園林的形成期——秦漢
宮苑(發展)
2.1.3自然山水園的興起——魏、晉、
南北朝的園林(轉折期)
2.1.4自然山水園的發展——唐宋
園林(繁榮)
2.1.5古典園林的輝煌時期——明清
園林(鼎盛期)
2.2外國園林概述
2.2.1東方園林體系——日本園林
2.2.2西亞園林體系——伊斯蘭園林
2.2.3歐洲園林體系
2.3西方現代風景園林概述
2.3.1新風格的產生
2.3.2歐美的現代風景園林
2.3.3新思潮下的西方現代風景園林
第3章風景園林設計理論基礎
3.1生態學與景觀生態學
3.1.1生態學與景觀生態學概述
3.1.2生態學在風景園林中的發展
3.1.3生態學與景觀生態學在風景園林
中的應用
3.2行為地理學與環境心理學
3.2.1行為地理學
3.2.2環境心理學
3.3觀賞植物學
3.3.1觀賞植物學的概念
3.3.2觀賞植物的功能作用
3.4藝術美學
3.4.1風景園林審美的內涵
3.4.2風景園林設計的藝術要素
3.4.3現代藝術美學對風景園林設計
的啟迪
3.5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
3.5.1rs與gis技術簡介
3.5.2rs與 gis 技術在風景園林中
的應用
3.5.3rs與gis技術的新發展
3.6人體工程學
3.6.1人體工程學的起源
3.6.2人體工程學的涵義
3.6.3人體工程學在風景園林設計中
的應用
3.7風景園林空間構圖的規律
3.7.1構圖的基本要求
3.7.2構圖的規律
3.8風景園林的造景方法
3.8.1主景與配景
3.8.2前景、中景與背景
3.8.3點、線、面、體
3.8.4自然與人工美的結合
3.8.5運用軸線控制
3.8.6色彩與季相
3.8.7主調、基調與配調
3.9風景園林的賞景
3.9.1賞景的方式
3.9.2中國傳統園林賞景的方式
第4章風景園林環境要素與評價
4.1自然環境要素
4.1.1氣候
4.1.2土地
4.1.3水
4.1.4動植物
4.2人文環境要素
4.2.1人口
4.2.2文化與歷史
4.2.3經濟(經濟與風景園林的發展
關系)
4.3景觀環境調查與分析
4.3.1景觀環境特征
4.3.2景觀環境的調查
4.4生態環境評價
4.4.1起源
4.4.2概念
4.5景觀分析評價的四大學派
4.5.1專家學派(exper paradigm)
4.5.2心理物理學派(psychophysical
paradigm)
4.5.3認知學派(cognitive
paradigm)
4.5.4經驗學派(experirential
paradigm)
第5章風景園林的構成要素
5.1地形
5.1.1地形的作用
5.1.2地形的類型與坡度
5.1.3自然坡地的利用
5.1.4自然地形的整理
5.1.5堆山與置石
5.1.6地形的表現方式
5.2水體
5.2.1水體的特性
5.2.2水體運用與組織
5.2.3水體的設計
5.2.4水體與其他因子的組合
5.2.5現代風景園林中對降水的利用
5.2.6水體的表現方式
5.3園路與鋪裝
5.3.1園路的作用
5.3.2園路的類型
5.3.3園路的設計
5.3.4風景園林鋪裝的類型與設計
5.4建筑
5.4.1風景園林建筑的作用
5.4.2風景園林建筑的類型
5.4.3風景園林建筑的設計
5.4.4風景園林建筑與環境的關系
5.4.5現代風景園林中建筑的體現
5.5植物
5.5.1園林植物的分類
5.5.2影響園林植物的環境因素
5.5.3園林植物的觀賞特征
5.5.4園林植物的配置
5.5.5園林植物的表現方式
5.6空間
5.6.1空間的概念
5.6.2空間的特征
5.6.3圖與底理論
5.6.4空間的限定
5.6.5空間的組合
5.6.6空間的序列
第6章風景園林設計編制內容與
深度
6.1風景園林工程設計文件編制總則
6.2方案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
6.2.1一般規定
6.2.2設計說明
6.2.3設計圖紙
6.3風景園林工程設計——初步設計文件
編制深度規定
6.3.1設計文件內容
6.3.2設計總說明
6.3.3設計圖總圖
6.3.4豎向設計
6.3.5植物設計
6.3.6園路和景觀小品設計
6.3.7結構
6.3.8給水排水
6.3.9電氣
6.3.10概算
6.4風景園林工程設計——施工圖設計
6.4.1一般規定
6.4.2總圖(總平面圖)
6.4.3豎向
6.4.4種植
6.4.5園路、地坪和景觀小品
6.4.6結構
6.4.7給水排水
6.4.8電氣
6.4.9預算下篇風景園林設計
第7章風景園林場地設計
7.1場地設計概述
7.1.1場地設計的概念與內容
7.1.2場地設計的原則和依據
7.1.3場地設計工作的特點
7.2場地設計工作階段劃分
7.2.1階段劃分
7.2.2劃分意義
7.3案例研究
7.3.1用地調研
7.3.2場地分析
7.3.3設計構思
7.3.4*終方案形成
第8章庭院、雨水花園設計與
道路綠化
8.1庭院設計
8.1.1庭院設計的風格
8.1.2庭院設計的基本原則
8.1.3庭院設計要點
8.2雨水花園
8.2.1雨水花園的作用
8.2.2雨水花園的原理
8.2.3雨水花園設計重點——雨水鏈
8.2.4雨水花園設計案例
8.3道路綠化設計
8.3.1道路綠化設計原則
8.3.2道路綠化斷面布置形式
8.3.3行道樹綠帶綠化設計
8.3.4分車綠帶綠化設計
8.3.5道路綠化與工程管線的關系
8.3.6路側綠帶綠化設計
8.3.7交通島綠化設計
8.3.8道路綠化的生態設計
第9章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
9.1居住區基本概念
9.1.1居住區
9.1.2居住小區(housing estate)
9.1.3居住組團
9.2居住區用地構成及結構
9.2.1居住區規劃結構概念
9.2.2居住區規劃結構形式
9.3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
9.3.1與居住區景觀設計相關的規劃
9.3.2居住區景觀設計基本原則
9.3.3居住區總體景觀環境的營造
9.3.4居住區綠化種植景觀
9.3.5居住區景觀環境設計內容
第10章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10.1城市綠地的基本概念
10.2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10.2.1城市綠地系統的組成
10.2.2城市綠地系統分類
10.2.3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主要
內容
10.2.4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基本原則
10.2.5城市綠地系統布局的基本
模式
10.2.6城市綠地系統的布局形態
第11章綠道
11.1綠道(greenway)的概念
11.1.1green與way的理解
11.1.2關于“綠道”理解的不同
闡述
11.2綠道的發展歷程
11.3綠道的功能
11.4綠道的類型
11.5國內外著名綠道
11.6綠道的規劃
11.6.1綠道的規劃方法
11.6.2綠道規劃的戰略決策
11.6.3綠道的設計內容
11.7綠道規劃建設對我國的啟示
第12章城市公園綠地設計
12.1城市公園綠地概況
12.1.1公園的起源
12.1.2城市公園概念的由來
12.1.3城市公園分類系統
12.2奧姆斯特德公園設計原則
12.3城市公園規劃設計
12.3.1與城市規劃的關系
12.3.2公園的類型與規模
12.3.3公園的規模與設施設置
12.3.4城市公園綠地指標和游人
容量
12.3.5城市公園規劃設計程序與
內容
12.3.6城市公園布局要點
第13章風景名勝區規劃設計
13.1風景名勝區相關概念、功能及
類型
13.1.1基本概念
13.1.2風景名勝區的功能
13.1.3風景名勝區的類型
13.2風景名勝區規劃類型
13.3風景名勝區規劃程序與內容
13.3.1調查研究階段
13.3.2制定目標階段
13.3.3規劃部署階段
13.3.4規劃優化與決策階段
13.3.5規劃實施監管與修編階段
13.4風景名勝區規劃的成果
13.4.1規劃文本
13.4.2規劃附件
13.4.3規劃圖紙
參考文獻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