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家在九芎林-徐仁修荒野游蹤-寫給大自然的情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41608
- 條形碼:9787301241608 ; 978-7-301-2416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家在九芎林-徐仁修荒野游蹤-寫給大自然的情書 本書特色
本書是“東方的頑童歷險記”,是中國白話文學史上*真摯動人的“荒野鄉愁書”。透過一個個引人入勝的頑童歷險故事,本書既逼真地呈現出了與臺灣農家,乃至整個“鄉土中國”相關聯的諸多真實面影:大家庭、窮苦、做不完的農事、農家的淳樸節儉、迷信愚昧以及樸素寧靜的生活情調等,更寫出了扎根于大地上的、與大自然親密無間的“自然態”人生。這種已然逝去的多彩人生足以讓今天的少年中國人驚異莫名乃至羨慕不已,足以讓年華老大的中國人不勝唏噓和感傷,并在對過往生活樣態的濃烈鄉愁中自然而然地反思工業文明的明暗面以及現代生活方式的空洞匱乏。
家在九芎林-徐仁修荒野游蹤-寫給大自然的情書 內容簡介
1,“徐仁修荒野游蹤寫給大自然的情書”是徐仁修為關愛自然的人士所寫的荒野故事書,是風靡華人世界的“自然文學”經典。在寫作形式上,集自然探險、博物學、文學、生態攝影于一身,是詩與思的完美結合,科普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它們關心的是與每個中國人的幸福息息相關的大問題:自然退隱、生態惡化的時代,人如何與自然重歸于好?如何在自然的懷抱里安頓身心?如何體味自然的奧妙與大美?如何借助自然的智慧來理解人、人性、人類文明的危機與缺陷、健康人類的生活方式?它們常常讓我們想起梭羅、約翰繆爾、約翰巴勒斯、瑪麗奧斯汀等自然文學大師,但比他們的作品更有故事性,藝術形式更豐富,也更有中國味,因而更吸引人。 2,值得一說的是,這個系列的七本書,本本有特色,絕不雷同!其中,《家在九芎林》是感動三代臺灣人的“頑童歷險記”,是中國白話文學史上*真摯動人的“荒野鄉愁書”。這部引人入勝的自傳體小說,不僅細膩深切地再現了中國人曾經有過的田園牧歌生活,而且還謳歌了“自然人生”的永恒意義(正所謂:“培養好人的秘訣就是讓他在大自然中生活!”“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從中獲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因而是當之無愧的自然文學經典。
家在九芎林-徐仁修荒野游蹤-寫給大自然的情書 目錄
我把這部小說集獻給我童年的伙伴們,獻給昔日自己制造玩具的一代,獻給現代玩電動玩具的兒童,也獻給那些長大了,老
了,而仍懷有赤子之心的大人們。
二○○○年序:回首純真年代/3
這些“老”讀者對于書中的故事,以及小男主角的行徑可用“津津樂道”來形容,甚至還把他們童年時代與書中雷同的故事與經驗分享給我。我們常常或笑得人仰馬翻,或為那些永遠消逝的美好經驗而不勝唏噓。
廟坪上的首級/7
雄牯像箭一樣沖出來,直向大士爺的頭奔去。“咔嚓”一聲,大士爺的頭自頸部折斷,整個手被雄牯的身子壓在地上。“啪!”的又是一聲,大士爺的整個頭部就扁了……
水燈上的兩毛錢/15
在斜陽照射下,白花花的兩毛錢硬幣,閃閃發出一種小孩子無法抗拒的誘惑。
火燒大士爺/25
廟祝聽到身后有異響,看見鬼像竟然自己走動來!他嚇得嘴巴張得大大的,接就昏倒在地上。
萬善堂之夜/36
龍眼樹在一陣劇烈震動之后,突然樹枝間出現了一個灰白色身影,在月光下與樹影間晃動著,像煞歪頭李去年中元深夜在那
棵樹上吊自殺的情景。
福佬人來鎮的時候/46
雄牯不顧一切地一個箭步跳過去,一伸手抓起那蛇的尾巴,并將蛇身提在頭上猛掉轉甩著,然后重重地往地上一摔,并同時
以腳踩住蛇頸。
決斗頭前溪/61
當三個牧童落地仍在驚慌未定時,突然四面芒草中沖出一大群少年,把三個牧童圍在中間,每個少年手上都有一副拉滿的彈
弓對著他們。
離家出走/75
雄牯立刻看見稻草堆那邊冒著好大的煙火。雄牯急忙跑過去,草堆中間已經燃成一片火海。
牧童之歌/86
要分開兩只相斗的牛是非常危險的事。雄牯點燃了干草,持著燃燒正熾的火把沖到戰斗中的牛旁,將火把刺在兩個牛頭中間,兩頭牛立刻向后躍開,分向兩個方向狂奔而去。
捉妖記/100
忽然乩童慘叫一聲倒了下去,光頭老人立刻跑進房間。他伸手去拉乩童,卻忽然感到手上一陣刺痛。他定神一看,一條毒蛇
正盤在地上,離他的手掌不到三寸。
荒河寒夜/110
恐怖在他們中間傳來傳去,忽然其中一個叫了一聲:“鬼煞!”然后丟下掃把就往回路狂跑而去,接著剩下的人也跟著奔逃。
頑童與石虎/124
那是一只雄牯從未見過的貓,身體比一般家貓高且長,灰色的毛皮,上有黑色的圓斑,像極了一只小豹子。這時朝陽正緩緩
升起,晨光照在它身上,錢幣似的圓斑像浮雕一般呈現出來,美麗極了。
春雨/146
雄牯背著半袋的竹殼半跑著,想沖到小屋的屋檐下避雨,忽然他發現一個瘦而美的小女孩,他們的眼光突然碰在一起,兩個
人默默地互相打量著。
二○一○年后記:還孩子一個快樂童年/158
《家在九芎林》是我的童年生活。雖然窮苦,卻直接面對生活,深入土地,與自然萬物為友。雖然得到的栽培少了一些,但也很少受到壓抑。我們的生命力更強,情感更深厚,也更有創造力。
家在九芎林-徐仁修荒野游蹤-寫給大自然的情書 相關資料
培養好人的秘訣就是讓他在大自然中生活!
——愛默生
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從中獲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
——蕾切爾卡森
家在九芎林-徐仁修荒野游蹤-寫給大自然的情書 作者簡介
徐仁修,臺灣著名生態探險家、作家、攝影家和音樂家。1946年生于新竹,在美麗的芎林鄉村度過了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童年生活,15歲開始野外游歷。大學畢業后,從事過八年農業專家的工作。此后,他拋棄世俗名利,深入臺灣地區的高山深谷探險,并走向島外探險旅行,足跡遍及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緬甸、老撾金三角地區,尼加拉瓜,美國西部國家公園,澳大利亞,巴西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和中國大陸。徐仁修的作品文筆優美,富含對人文與土地的思考,配以攝影圖片和真實的蠻荒經歷,暢銷臺灣及海外華人群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多次獲得各類大獎,如,臺灣出版界最高獎——吳三連文學獎、金鼎獎、吳魯芹散文獎、《聯合報》每周新書金榜、《聯合報》小說獎等。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