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清代翰林院與文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33850
- 條形碼:9787010133850 ; 978-7-01-013385-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代翰林院與文學研究 內容簡介
翰林院是人才淵藪,自唐以至明清,朝廷均將其時文名卓著的文士選入翰林,為天下士子樹立典范,以致有翰林有“學者宗師”之譽。翰林院與文學關系極其密切,清代尤為顯著。其時很多著名文士都有翰林經歷,如朱彝尊、陳維崧、何焯、王士禛、方苞、査慎行、紀昀、沈德潛、袁枚、翁方綱、法式善、程恩澤、沈曾植等。詞臣職責、詞垣風氣對他們的文學創作產生明顯影響。王士禛詩風由宋返唐就是在清初翰林院宗唐黜宋的背景下形成的;方苞古文理論中提倡文體的雅潔、純潔,也是由于康熙對翰苑文風的特殊要求而致。翰林院各種考試中律賦*重,因此促進律賦的興盛,乾嘉時期館閣之外賦創作也以翰苑風尚為標準。翰林院風氣對社會的導向作用在清代至為凸顯,詞垣中立韓愈為土地神,這一做法被整個民間效法;翰苑中的文風也被作為學政的翰林院推行到各個省份,翁方綱督學廣東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翰林官還負責編選總集,擬制文告,出使告祭,這些都對清代文學發展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以專題的形式,將文學與制度、文化結合,探討清代文學受這些因素制約而具有的特殊發展規律。
書友推薦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