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趙孟頫書六體千字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467894
- 條形碼:9787539467894 ; 978-7-5394-678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趙孟頫書六體千字文 本書特色
《千字文》自問世1500 多年來的流傳表明,它是流傳廣泛的童蒙讀物。它之所以能夠盛行不衰,深入人心,是同它在內容上和編寫上的優點分不開的。《千字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在中國古代的童蒙讀物中,是一篇承上啟下的作品。它那優美的文筆,華麗的辭藻,使得眾多童蒙讀物都無法望其項背。從內容上說,它適應蒙學識字教學的需要,符合我國人民文化和心理上的要求。從編寫上說,它繼承我國蒙學教材的優良傳統,又有新的發展。它以我國傳統文化的儒家思想為主干,又以道家思想為重要的補充。在陽剛與陰柔、進取與退守、群體與個體等許多問題上都形成儒道互補的觀點。《千字文》是四言長詩,首尾連貫,音韻諧美。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開頭,“謂語助者,焉哉乎也”結尾。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復,句句押韻,前后貫通,有條不紊地介紹了天文、自然、地理、歷史、農耕、祭祀、園藝、修身養性、人倫道德、飲食起居等各個方面內容。《千字文》以儒學理論為綱、穿插諸多常識,用四字韻語寫出,很適于兒童誦讀,后來就成了中國古代教育史上*早、*成功的啟蒙教材。宋以后直至清末,《千字文》與《三字經》、《百家姓》一起,構成了中國人民*基礎的“三、百、千”啟蒙讀物。《千字文》在中國文化史上也有獨特地位,它是歷代各流派書法家進行書法創作的重要載體,隋唐以后,凡著名書法家均有不同書體的《千字文》作品傳世。
趙孟頫書六體千字文 內容簡介
《千字文》流傳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了,全書雖只用了一千個不重復的字,但卻有相當的知識價值和藝術價值。《千字文》里講了天文、地理、農業、氣象、礦產、特產、 歷史、修養。歷代大書法家里有很多人用多種字體書寫過《千字文》,成為傳世的名帖。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于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世稱“趙體”。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并稱為楷書“四大家”。趙孟頫傳世書跡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賦》、《膽巴碑》、《歸去來兮辭》、《蘭亭十三跋》、《赤壁賦》、《道德經》、《仇鍔墓碑銘》等。著有《尚書注》、《松雪齋文集》12卷等。
趙孟頫書六體千字文 作者簡介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等,世稱“趙松雪”。宋太祖子秦王德芳十世孫。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后人稱“趙吳興”。幼聰慧,讀書過目成誦,為文操筆立就。后世又稱他為“趙集賢”“趙承旨”“趙文敏”“趙魏公”等。趙孟頫以全面向古典尤其是晉唐學習的方式,在楷、行、草、隸、篆等各個領域重新建立嚴謹的法度,樹立古典風格的權威價值,從而矯正了南宋書法學時風、輕法度的巨大缺陷,使書法發展邁入一條較為健康的軌道。他自己的書法,行書深入右軍堂奧,風神雅致,瀟灑流美,而楷書融唐鑄晉,既端莊樸實,又流暢婉麗,形成獨特的體勢,獲“趙體”之稱。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巴金-再思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