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石牌樓藝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372678
- 條形碼:9787561372678 ; 978-7-5613-726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石牌樓藝術 本書特色
★16開平裝,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詳細地介紹了中國石牌樓的形成、發展、演化的歷史
★采用不同學科穿插融合研究的方法,實地考察調研石牌樓藝術
★揭示石牌樓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作用和影響,展現其社會功能與文化意蘊
友情提示:本書圖書封面、邊角略有磨損和褶皺,介意的讀者慎拍!
本書以歷史為軸線,依據全國各地現遺存的石牌樓,采用考古學、建筑學、雕塑學等多種學科交叉結合的研究方法,實地考察調研掌握了大量**手資料,同時參閱了大量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整理、歸類,將中國石牌樓的發展演變、文化內涵、結構造型、雕建技藝、雕刻藝術等,進行深刻細致的研究、剖析、探索、力求本真地反映出中國石牌樓的形成、發展、演化的全程歷史,全面的揭示出中國石牌樓的社會功能、品種類別、文化意蘊、藝術價值以及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作用和影響。
中國石牌樓藝術 內容簡介
該書以歷史為軸線,依據全國各地現遺存的石牌樓,采用考古學、建筑學、雕塑學等多種學科交叉結合的研究方法,實地考察調研掌握了大量**手資料,同時參閱了大量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整理、歸類,將中國石牌樓的發展演變、文化內涵、結構造型、雕建技藝、雕刻藝術等,進行深刻細致的研究、剖析、探索、力求本真地反映出中國石牌樓的形成、發展、演化的全程歷史,全面的揭示出中國石牌樓的社會功能、品種類別、文化意蘊、藝術價值以及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作用和影響。
中國石牌樓藝術 目錄
一、中國石牌樓的概況
二、坊門的影響
三、表柱的影響
四、石闕的影響
五、烏頭門(欞星門)的形成與演變
六、傳統文化的因啟
第二章 中國石牌樓的獨立成型期019——五代、兩宋、遼、金時期的石牌樓
一、歷史概況
二、民族文化的世俗化
三、中國石牌樓的獨立成型和施用
四、宋代石牌樓
五、宋代石牌樓的藝術特點
第三章 中國石牌樓的發展期040——元代石牌樓
一、歷史概況
二、元代石牌樓
三、元代石牌樓的藝術特點
第四章 中國石牌樓的鼎盛期053——明代石牌樓
一、歷史概況
二、明代石牌樓的重大發展
三、皇家牌樓
四、民間牌樓
五、明代石牌樓的輝煌藝術成就
第五章 中國石牌樓的程式化154——清代石牌樓
一、歷史概況
二、石碑樓的程式化
三、皇家牌樓
四、民間牌樓
五、清代石牌樓的藝術特點
第六章 當代中國石牌樓
一、1911年至1949年的石牌樓
二、新中國石牌樓的發展
第七章 各地石牌樓的不同藝術風格
一、北方牌樓
二、嶺南牌樓
三、皖蘇浙牌樓
四、西南牌樓
五、華中石牌樓
第八章 中國石牌樓的造型結構和雕飾文辭
一、石牌樓的造型結構
二、石牌樓的建筑結構
三、石牌樓的雕刻藝術
四、石牌樓的圖案文化
五、石牌樓的文辭
結語
參考文獻
中國石牌樓藝術 節選
中國石牌樓藝術 作者簡介
李芝崗,陜西子洲人,共產黨員。高級工程師,東方石刻藝術研究所負責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陜西省民俗學會理事,延安大學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成果和著作:《陜北的炕頭獅》,《論顏真卿的多寶塔感應碑雕刻書法藝術》,《中華石獅雕刻藝術》(陜西省規劃項目研究課題),《中國石牌樓藝術》(2006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研究課題),《中國雕刻書法藝術》(陜西省藝術科學項目課題),《精雕細刻》(長篇小說),《石不能言最可人》(中國黃河電視臺“黃河講堂”欄目學術講座六講報告)。雕刻創作成果代表作:復制系列化中國石獅1000多個,硬件研究成果一套:新疆伊犁廣場大型人物雕像——林則徐:陜西省綏德縣廣場的巨型牌樓走獅和龍柱;“母愛”“九龍壁”“鄭成功”“獅虎相合”;西安高新林凱大廈廣場雕刻大型文化柱等。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