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年輕一定要跟對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079875
- 條形碼:9787508079875 ; 978-7-5080-7987-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年輕一定要跟對人 本書特色
20多歲的年輕人不該把經濟上的富有和社會成就當作個人資產,他們*強大的資產是“朋友”。找不到工作,經濟上窘困,這都不算問題;真正嚴重的問題是沒有朋友。因為在20多歲時你結交的朋友,是和你相扶相助、共度人生的珍貴資產。 本書強調在年輕時要結交形形色色的人,構筑多樣的人脈,這樣成功自然而然地就會隨之而來。在你20歲積累的人脈,到你30歲的時候就會回到你的“人生福利存折”,這就是作者從自己的經歷中得到的對成功和生活的領悟。 作者以自己一窮二白奮斗逆襲成功的親身經歷為基礎,真誠地分享了自己的成功訣竅,給當下為職場未來感到煩惱的年輕人提出了實用有效的建議,并指明了人生事業航路的方向。
年輕一定要跟對人 內容簡介
年輕就是資本,跟對人生導師,成功路上一定有你! 方向比努力重要,年輕時,跟對人比做對事重要! 找不到人生方向而彷徨無助時, 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沒法做出重大決定時, 失去奮斗的勇氣,對一切感到不確定和茫然時, “導師”就是給你強大力量的存在。 《年輕一定要跟對人》不是一般的職場人際關系教科書,金萬基博士與我們分享的,是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交八方友、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后的人生感悟。書中記錄的作者夫婦與人民日報社社長的那段友誼,作為見證者,至今歷歷在目,感動至深。以一顆真誠、善良、感恩的心以及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作者贏得了貴人,贏得了成功,贏得了尊重,贏得了未來。 ——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志社總編輯賈立政 在這個浮華而又充滿變化的時代,產生一個夢想與放棄一個夢想,對于年輕一代來講都顯得如此容易。因此,方向與堅持的力量,對于處在移動時代的年輕人顯得尤為重要。來自韓國的金萬基通過本書,給出了他的觀點。如今充當青年導師的人很多,但他與他的書與眾不同,豐富的閱歷和跨文化的學識,讓這些隨筆充滿知識與趣味。 ——新浪網副總編輯周曉鵬 金萬基是北京大學*早一批的韓國本科留學生之一,我有幸與他相識。當時他人緣極佳,是公認的同學們的貼心人。如今二十年匆匆已逝,已近不惑之年的他,寫就這樣一本致敬其青春歲月、回味其人生情商的好書,充滿了與人相處的智慧和豁達,詮釋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的人生哲理。每個人都只有一次青春,而青春時期的朋友是歷久彌香的,伴隨著你的終生成長和成功。趁著還年輕,多交一輩子相濡以沫的朋友吧。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丁斗 人緣、人脈皆是品性的寫照。本書作者金萬基博士以自身成長經歷為我們作出了*好詮釋:求學階段,要嚴謹治學、廣積善緣,才能厚積薄發;職場階段,要精通業務、經營人脈,才能提升業績。“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在通向成功之路上沒有什么定律和捷徑,本書獨到的探索將成為當代年輕人踏入成功之路的一盞明燈。 ——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駐韓國辦事處主任劉凱 很有幸在淳樸的青年時代與金萬基博士結識于燕園,謙遜好學、真誠友善的品質使他成為班級里*受歡迎的韓國留學生同學之一。他在這本書中沒有羅列高深的理論和空洞的口號,而是像兄長一樣將基于切身體會總結的人生經驗分享給年輕人。20多歲時注重交友、發展人際關系,30歲以后全身心投入到事業,打造自己的人生。對那些因未來的不確定性感到彷徨和不安的年輕人來說,此書值得認真一讀。 ——北京國楓凱文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昕然
年輕一定要跟對人 目錄
20幾歲的時候,我們都還在盲目地奔著自己的夢想前進著,在現實生活中跌跌撞撞。我們流過汗,受過傷;我們感動過,欣喜過......我們看重朋友,我們滿心真誠。有前輩告訴我們說,你擁有的朋友就是幫你贏取未來的儲蓄卡。
01 人就是能力,人就是財產
不要迷信資格證,而要去經歷各種人
20歲,把優秀的朋友存入復利存折
成功的機會終究來自于別人
人脈的廣度與能力成正比
02 辨別“有利”的人與“有弊”的人
對人的準確判斷,至少用時一年
追隨那些充滿正能量的人
接近那些敢于做夢、追夢的人
與懂得分享成功秘訣的人相處
不要與傷害別人的人打交道
有時候,人際關系也需要瘦個身
03 以人為師
人是*好的指導書
用心去感動,用身體去實踐
比起贊美,更要認真聆聽批評
在每個領域都要有導師
在心里樹立偶像,以此為目標而奮斗
04 無條件地付出,人們就會聚到你的身邊
哪怕只做到“基本”,也能贏得人心
想贏得人心,就真誠地靠近
不是“give and take”,而是“give and give”
共同分擔困難
形式上的禮物不如不送
多說“謝謝”與“對不起”
05 比起年薪,選擇職場時更要看人
用swot來分析自己
一定要面試ceo
追隨能賞識你的人
選擇前輩多的地方
chapter 2 30幾歲,靠實力決勝負
30幾歲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已不再年輕,而且對成功的渴望更為迫切了。此時,我們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對工作已經駕輕就熟,每天都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地去實現自己的價值,不再懼怕失敗,不再輕易放棄,如果你有實力,就一定會成功。
06 通過選擇和投入培養競爭力
不做**,只做唯一
決定性瞬間,拿出你的殺手锏
不斷提升自己
努力工作前,請先制定戰略
將自己的名字變成品牌
07 失敗也是一種經歷
退而求其次,不是失敗者的專利
恐懼失敗才是真正的失敗
化失敗為機遇的原則
不放棄就不會失敗
生成失敗筆記,避免失敗重復
08 通過工作拓展人脈
30歲以后用實力打造人脈
享受愉快的進餐
不分你和我,讓“我們”雙贏
難言之事一定要面談
5分鐘內吸引對方注意力
09 有效管理時間,高效工作
每天都要作準備
以分鐘為單位記錄時間
昆蟲分類學:3小時15分鐘
抓住偷時間的“盜賊”
休息時一定要徹底
10 提前為自立門戶做準備
打造終身職場
將愛好升華為工作
打破思維定勢
挖掘人生的深井
后記:夢想、工作、成功,離不開“人”
■ 金萬基的成功人生箴言
年輕一定要跟對人 相關資料
年輕選擇跟人,還是做人?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田利輝教授
身為金融學教授和執業律師,我一心治學,埋頭趕路,已經多年不曾閱讀專業之外的圖書了。今日,我在翻閱萬基送來的《年輕一定要跟對人》一書時,憶起舊日時光、當年情景,不由得唏噓感慨。
在石家莊陸軍學院軍訓結束后,我們這批心靈變得沉重的北大學子返回燕園。歲月匆匆,留在我腦海中的幾幅畫面是香山結伴同游、勺園把酒論道、倫敦機場相迎和首爾國會飲茶。
我是在1993年的香山秋游中結識金萬基同學的。樹葉金黃的時候,我們相約蹬車來到香山腳下。這時,停靠的公共汽車上下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旁邊一位高大帥氣的男同學馬上上前攙扶。這位同學就是一生與人為善的金萬基。
我對他心存好感,一路攀談,成了好友。在北大四年,我多次參加萬基組織的agora,和各國巨賈名流的子弟談天論地、把酒桑麻。依稀還記得,我、萬基、澳洲大使garnaut的公子等醉倒后被日本使館職員送回宿舍的情形。或許當年我們是違反校紀的,但是結下了淳樸的友誼。
大學時,我忙于北大辯論隊的活動,忙于考律師證,忙于考gre,但多年之后感受到留存下來最珍貴的是友誼。一路過關斬將,我本科一畢業便成為有金融學界翹楚之稱的倫敦大學倫敦商學院的第一名中國大陸博士生。此后,7月份我就接到了在倫敦求學的金萬基的越洋電話,何時出行、機票怎樣等,寒暄問候,除了致意祝賀之類的言辭,并未提及其他。1997年9月,我獨自背上行囊,踏上飛機,飛赴英倫。此前從未出過國的我,既有“學不成名誓不還”的豪情,也有“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感傷。然而,當我到達希思羅機場,卻看到金萬基和其夫人的身影,感覺陰雨的倫敦頓時溫暖起來。
此后,和韓國朋友共同組織亞洲經濟共同體論壇之時,我攜帶家人到訪首爾,萬基一家熱情接待,我的老父親對其贊許之至。作為學者,我多次到訪韓國,無論在韓國議員的辦公室內,還是在大企業家的餐桌上,或是在高爾夫球冠軍樸芷垠家中,只要提到金萬基,便會獲得大家的交口稱贊。
金萬基先生就是這樣一位真誠、德才兼備的多年好友! 如果非要做個國人熟悉的對比,他的性格很像金庸先生筆下的郭靖,為人誠懇、功力深厚、大器之才!他的友誼,我無比珍視!
這本書是他人生經驗的一個總結。人生總是從年輕到年老,從低層到高層,從無知到睿智,與誰做朋友,為哪個老板服務,影響深遠!我個人也曾因跟錯人而蹉跎歲月。這本書是一部富有智慧和能夠執行的傳記體人生啟迪之書,是一本人人可讀和人人可受益的經典心靈讀物。金萬基以其青年時期的人生經歷總結出了彌足珍貴的人生經驗,娓娓道來,深入淺出,觀點清晰深刻。可以說,這本書就是郭靖的“九陰真經”。
如果你沒有機會和金萬基成為好友,那么請你和這本書成為朋友!青春將因此找到溫暖和力量??
年輕一定要跟對人 作者簡介
金萬基 Kim Man-gi (? ? ?) 在韓國,有這樣一個模范高中生,復讀了三次,也沒能考上心目中的理想大學。夢想指引著他來到中國,在這里,他重新開始,成為北京大學的第一批韓國本科留學生之一,在北京大學畢業以后又前往英國留學,在英國取得了碩士學位之后回到韓國,開始了自己的中國事業。這個人就是本書作者金萬基。 回到韓國后,他開始做中國投資咨詢服務,后來成立了中國房地產開發公司,遼寧省沈陽市的雙子商住復合大樓就是他的成功代表作。此外他還努力促進與中國有關的事業,作為國會外交通商委員會政策咨詢委員和中國地方政府經濟顧問、北京大學韓國校友會會長,他積極活動,致力于促進中韓合作事業。 現在,他已在韓國外國語大學國際地區大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在韓國淑明女子大學擔任兼職教授,并積極為學生們擔任人生導師。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