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雷電電弧放電效應及其危害機理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958992
- 條形碼:9787502958992 ; 978-7-5029-589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雷電電弧放電效應及其危害機理研究 本書特色
《雷電電弧放電效應及其危害機理研究》由李良福、覃彬全主編,該書詳細論述了電弧放電與雷電電弧放電的基本概念及其差異,雷電電弧放電的自然現象和產生方式及其形成機理,雷電電弧放電的銹蝕效應、弧坑效應、氣孑L效應、裂紋效應,雷電電弧放電的一般電弧侵蝕危害機理、應力電弧侵蝕危害機理、疲勞電弧侵蝕危害機理以及雷電電弧放電對纜索承重橋的纜索防雷影響與危害及其防御技術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可供從事雷電防護理論研究的科研人員和建(構)筑物防雷工程設計、施工、檢測、驗收以及建(構)筑物防雷設施維護與管理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雷電電弧放電效應及其危害機理研究 內容簡介
《雷電電弧放電效應及其危害機理研究》作者根據重慶市科技平臺與基地建設項目(CSTC2013PT-GC00001)和公益性行業(氣象)科研專項(GYHY201006005-05、GYHY201306069-03)資助的雷電電弧放電效應及其危害機理的研究成果和國家標準《橋梁工程防雷技術規范》研究與制定的科研成果,結合重慶市雷電災害調查鑒定和雷電防護技術的具體實踐經驗,并參考國內外有關雷電監測、雷電物理、大氣物理、大氣電學、土壤電學、氣體放電、高電壓實驗、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腐蝕電化學、金屬腐蝕、鋼筋銹蝕、鋼結構技術、鋼結構事故分析、OPGW雷擊試驗及其防雷技術、金屬學與熱處理、金相分析、焊接冶金原理、電弧焊、電弧放電和雷電電弧放電等方面資料編著而成。全書共分六章二十五節,對電弧放電與雷電電弧放電的基本概念及其差異、雷電電弧放電的自然現象和產生方式及其形成機理、雷電電弧放電的銹蝕效應、雷電電弧放電的弧坑效應、雷電電弧放電的氣孔效應、雷電電弧放電的裂紋效應、雷電電弧放電的一般電弧侵蝕危害機理、雷電電弧放電的應力電弧侵蝕危害機理、雷電電弧放電的疲勞電弧侵蝕危害機理,以及雷電電弧放電對纜索承重橋的纜索防雷影響與危害及其防御技術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述。可供從事雷電防護理論研究的科研人員和建(構)筑物防雷工程設計、施工、檢測、驗收以及建(構)筑物防雷設施維護與管理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雷電電弧放電效應及其危害機理研究 目錄
**章 電弧放電的基礎知識
**節 物質的等離子體及其分類
第二節 氣體放電的基本概念
第三節 電弧放電的基本性質
第四節 電弧放電的結構及其特性
第五節 電弧放電空間等離子體的輻射機制
第六節 電弧放電的伏安特性
第二章 雷電電弧放電的基礎知識
**節 雷電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雷電火花放電的基本概念
第三節 雷電電弧放電的基本性質
第三章 雷電電弧放電形成機理研究
**節 雷電的電弧放電自然現象研究
第二節 雷電的電弧放電產生方式研究
第三節 雷電的電弧放電形成機理研究
第四章 雷電電弧放電效應研究
**節 雷電電弧放電效應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雷電電弧放電的電弧銹蝕效應研究
第三節 雷電電弧放電的電弧坑效應研究
第四節 雷電電弧放電的電弧氣孔效應研究
第五節 雷電電弧放電的電弧裂紋效應研究
第五章 雷電電弧放電效應的危害機理研究
**節 雷電電弧放電的一般電弧侵蝕危害機理
第二節 雷電電弧放電的應力電弧侵蝕危害機理
第三節 雷電電弧放電的疲勞電弧侵蝕危害機理
第四節 影響電弧侵蝕的主要因素
第六章 雷電電弧放電對纜索承重橋梁纜索防雷的影響研究
**節 纜索承重橋梁纜索防雷的必要性研究
第二節 雷電電弧放電對纜索承重橋梁纜索危害的實驗分析
第三節 纜索承重橋梁纜索防御雷電電弧放電危害的技術措施
第四節 雷電電弧放電對纜索承重橋梁纜索影響案例分析
參考文獻
雷電電弧放電效應及其危害機理研究 作者簡介
李良福,博士、教授級高工,國家級注冊安全工程師,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重慶市氣象局副局長,重慶市雷電災害鑒定與防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全國雷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雷電災害防御行業防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氣象學會雷電委員會副主任委員,IEC/TC81/雷電防護系統構成部件標準化工作組中國專家;主要從事雷電防護、安全氣象、土壤電學等方面研究工作和氣象事業發展規劃研究;主持完成了9項省部科研課題,編著了《防雷新技術——消雷工程》、《計算機場地安全系統工程》、《計算機網絡防雷技術》、《區縣氣象事業“四個一流”建設的思考與實踐》、《拓展氣象事業防雷減災新領域的實踐》、《森林雷電防護研究》、《氣象信息與安全生產》、《易燃易爆場所防雷抗靜電安全檢測技術》、《雷電防護關鍵技術研究》、《土壤電學》等15部專著;主持制定了《自動氣象站場室防雷技術規范》(QX30-2004)、《建筑防雷設計評價技術規范》(DB50/217-2006)、《建筑防雷施工質量控制與驗收規程》fDBJ50-060-2006)、《跨座式單軌交通防雷技術規范》(DBJ/T50-092-2009)、《應急搶險救援防雷安全技術規范》(DB50/333-2009)、《接地降阻劑》(QX/T104-2009)、《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安全氣象保障技術規范》(DB50/368-2010)等16個標準;獲得專利4個;發表了論文76篇,其中SCI、EI論文5篇;曾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重慶市軟科學成果二等獎、首屆全國氣象軟科學二等獎、首屆鄒競蒙氣象科技人才獎,并獲得全國優秀青年氣象科技工作者、全國氣象系統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