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1894-1895-清日戰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29112
- 條形碼:9787550229112 ; 978-7-5502-291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894-1895-清日戰爭 本書特色
1894年清日的戰爭,清朝用干支紀年的甲午年命名“甲午戰爭”;日本命名“明治二十七八年戰役”;歐美命名“firstsino-japanesewar”。依據國際上對戰爭命名的慣例,明確作戰當事國的主賓關系,本書題為“清日戰爭”。清日戰爭已過百年,在中國人內心深處留下了傷痛和恥辱。從那個時代開始,外來侵略接踵而至,在中國近代史上,當西方文明和明治維新與古舊的清朝體制發生猛烈碰撞時,戰爭的失敗也催生了中國新的歷史紀元。 作者將從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國立公文書館、外務省外交史料館、防衛省防衛研究所等處館藏歷史文獻中收集了大量華語史學界難得一見的史料和大量彌足珍貴的圖片,爬梳整理,按戰爭經過、戰爭背景、戰爭、戰時、戰地各種局部、戰爭影響、大事記、圖記、表記等編纂出一部嶄新巨著。書中對甲午戰爭歷史的深層挖掘和剖析,力圖站在中間立場分析戰爭的勝敗得失,有助于讀者更多地認識戰爭的背景,客觀思考戰爭勝負的原因,及對中國社會的深遠影響。 本書各部分均采用清日兩國對比手法寫作,全面對比雙方的軍、政、經、民等各方面因素,清晰直觀,一目了然。較之以往單純紀事或編年手法的突破,有利于對清日兩國之間戰斗力等軍事能力現狀的了解。
1894-1895-清日戰爭 內容簡介
中文簡體版完整呈現相較于中文繁體版一字未刪 此次再版,更新了數十張圖片及部分內容 在裝幀設計上,采用內封、護封的方式,內封印紅金色,護封書名燙雅金。
1894-1895-清日戰爭 目錄
**章 清日戰爭
1.1 戰爭背景
朝鮮之亂
清日出兵
外交紛爭
列強仲裁
和平破裂
戰爭的民意
清日兩國宣戰
1.2 清日軍力
清軍戰斗力
日軍戰斗力
清日兩國軍力比較
1.3 朝鮮戰役
清日兩軍動向
朝鮮王宮之戰
成歡戰斗
平壤會戰
1.4 清日大海戰
豐島海戰前動向
豐島海戰
黃海戰前動向
黃海海戰
黃海戰后動向
1.5 鴨綠江作戰
清軍防御態勢
日軍侵攻滿洲
山縣有朋的冒進作戰
1.6 金州旅順作戰
花園口登陸
金州攻防戰
旅順攻防戰
旅順海防戰
1.7 威海衛作戰
清軍在山東半島防御
日軍在山東半島攻勢
威海衛陸戰
港灣攻堅戰
1.8 遼河平原會戰
缸瓦寨作戰
蓋平戰斗
海城攻防戰
遼河會戰
1.9 清日和談
和談背景
**輪和談
第二輪和談
1894-1895-清日戰爭 相關資料
鳳凰衛視、《新京報》《第一財經周刊》《文匯報》《羊城晚報》《深圳晚報》《新民周刊》《南國都市報》《信息時報》《看歷史》《炎黃地理》、鳳凰網、人民網、搜狐網、騰訊網 聯合推薦
這是一本有關中日甲午戰爭的專著,是我讀過研究這場戰爭最具價值的書籍之一,書中運用了大量日方的數據,幾達巨細無遺的程度,甚至連日軍炊事班使用什么炊具,都一一羅列出來。這種對技術細節的關注,一向是中國學者最缺的。不過,這本書以日方史料為主,能引起爭論之處甚多,光是書名,我估計就有不同的意見。
——葉曙明,近代史學者
這本書也許也不可能得到很多讀者的認同,但是我想誰都沒有辦法否定,作者在寫作這本書的時候的孤詣苦心。
他搜集了那么多資料,他對于這場戰爭的來龍去脈,對這場戰爭很多具體的方面,所做的研究和探索,我看在中國的歷史學家里面,沒有人能夠做得到,至少中國的歷史學家好像還沒有人能夠到日本去做這樣的史料搜證。
——香港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
對于維系東亞的穩定來說,那段歷史中依舊蘊藏著不可忽視的豐富財產,這也正是這本《清日戰爭》的價值所在。
——《書城》
1894-1895-清日戰爭 作者簡介
宗澤亞,日本研究學者,畢業于中山大學,曾在科學院工作。多年專注日本古代民間風俗文化及近代中日甲午戰爭史的研究。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