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和平詞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750518
- 條形碼:9787504750518 ; 978-7-5047-505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和平詞選 本書特色
《和平詞選》包括從朱和平上千首詩詞中精選的200首詞及200多幅書畫作品,是一部集詩、書、畫、印為一體,充滿家國情懷,問詢古今,體味人生的佳作。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知恩圖報、義友報恩的典故,而朱和平對老友的情之深、義之重,更不讓古人。在老友失去勞動能力的日子里,他擔起了為老友養老送終的責任。老友去世后,2001年清明節,他站在老友墓前發誓:“十年礪志,重整詩書,以報知遇!彼怨湃酥咀咭粭l義友報恩,傳承中華文化的不歸之路。
和平詞選 內容簡介
此集共收錄作者自2006年至今的詞近200首。因考慮今人讀音習慣,并自己方便,合今韻用之,并有插圖200余幅。 詞源于唐,興于宋,復于清。而今,詞家甚少。而與之同悲的是:今人已多不研修中華文化的本源。提起中華文化,動輒孔子曰、孟子曰,孰不知中華文化的根在字里,中華文化的*高境界在詩、書、畫中,中華文化的源泉在陰陽互根,平衡即穩,五行生克,天人合一的自然“道”中。中華民族之所以稱大漢民族,字稱漢字,是因為代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的字到了漢代,從結構、讀音、書寫方法才基本定型。遺憾的是,若大中國,至今沒有一所漢學院,沒有一個漢語系。置此,古文字之不修,古詩詞之凋落,其原因可略見一斑…… “五四”運動后,提倡新體詩、簡化字。簡化字確給人們書寫帶來了方便。而新體詩多俗而無味,難有生命力,而為人所棄。這就是毛澤東提倡新詩而很少寫新詩,臧克家、聞一多、郭沫若等晚年轉工舊體詩的結果。 書畫同源,詩書一體。作者在實踐和理論中更多地融進對《易經》意象學和傳統詩、書、畫美學的研究和探索,立足尋本求源,開拓創新,增加新的生命力。
和平詞選 目錄
2.搗練子·鄉情(五首選四)
3.點降唇·去吉林安圖路上
4.點降唇·殘月勾瀾
5.畫堂春·春語
6.巫山—段云·酬友
7.巫山—段云·醫道傳神
8.巫山—段云·水中游
9.巫山—段云·曉然書畫展志頌
10.巫山—段云·把酒賦文章
11.巫山—段云·送金陽
12.巫山—段云·習蟹以謝龍俊酬贈之情
13.巫山—段云·復鳳雙老弟
14.訴衷情·品茗聽琴
15.訴衷情·元大都城邊暢酒
16.訴衷情·一夢難圓
17.采桑子·夜思
18.卜算子·故園春月夜
19.卜算子·晨聞惠中來平谷
20.卜算子·鄉趣
21.卜算子·兜中苦
22.卜算子·天下父母誡(四首)
23.清平樂·吉祥寺鐘早
24.清平樂·春雪—和文周
25.阮郎歸·別
26.阮郎歸·平安夜
27.攤破浣溪沙·驚聞北方大雪
28.朝中措·安圖歸夢
29.秋波媚·暑雨如秋
30.秋波媚·皓月禪心
31.秋波媚·掛甲幽情
32.秋波媚·別夢難圓
33.西江月·但笑功人功狗
34.西江月·別是春愁秋恨
35.西江月·惜春
36.西江月·情人節有感林肯夫婦
37.西江月·讀素恒兄短信感賦
38.少年游·元旦
39.浪淘沙·送哥倫比亞友人
40.浪淘沙·重陽
41.浪淘沙·酒醉書狂
42.浪淘沙·感謝曹作蘭老師并其眾網友
43.浪淘沙·次韻健一兄《海南共修贈陳峰兄》
44.浪淘沙·三國劉備送徐元直有感
45.浪淘沙·搏擊
46.浪淘沙·杭州觀《梁祝》
47.浪淘沙·茶仙
48.浪淘沙·好客成真
49.浪淘沙·月下金蘭
50.浪淘沙·老字良緣
51.浪淘沙·讀王安石《讀孟嘗君傳》并題姚平定《短信集錦》
52.浪淘沙·其樂歸神
53.浪淘沙·月老說緣
54.浪淘沙·蟠龍湖山遐想
55.浪淘沙·吉祥寺六慧塔
56.浪淘沙·笑仙
57.浪淘沙·吉林神農溫泉浴雪
58.一七令·酒
59.踏莎行·余傷
60.踏莎行·平谷桃花節游興二首(選一)
61.踏莎行·晚臨長城獨笑
62.臨江仙·掛甲春夜
63.臨江仙·鄉情
64.臨江仙·夜壯清樽
65.臨江仙·春聯隨想
66.臨江仙·禪慧
67.臨江仙·晨趣
68.臨江仙·西湖讀月
69.臨江仙·談笑泯恩仇
70.臨江仙·富士山紅葉
71.臨江仙·老奶奶百歲壽頌
72.臨江仙·元旦
73.臨江仙·南京遺語
74.臨江仙·罕見京城十雪
75.臨江仙·送王玉齡女士
76.臨江仙·相識鐵林先生
77.臨江仙·西湖賞月周年寄文藉兄
78.臨江仙·擊節暮年酬
79.臨江仙·吉祥歸夢
80.臨江仙·損益三友
81.臨江仙·聞延吉飛雪寄族親
82.臨江仙·和體篆書
83.臨江仙·京官難當
84.臨江仙·對酒梳妝
85.臨江仙·自娛(三首選一)
86.臨江仙·送寶才市長
87.臨江仙·醒夢寄國仲兄
88.臨江仙·露
89.臨江仙·祥云凝居賦
90.臨江仙·鶯艷京城志賀樊青青《劉三姐》演出成功
91.臨江仙·吉祥寺彌勒對賦
92.臨江仙·解字
93.臨江仙·春
94.臨江仙·送江珠兄
95.臨江仙·黃山寄語送張潔
96.唐多令·太湖尋跡
97.唐多令·自風流
98.唐多令·興磊高媚婚慶小頌
99.唐多令·乘雨與李訥一行二次相聚密云
100.唐多令·寧玉新
101.唐多令·李瑞環
102.唐多令·看乾坤
103.唐多令·碧螺春早
104.唐多令·讀蔡然《祈!
105.唐多令·悟能——為袁山豬場題
106.唐多令·送胡溪濤老人
107.唐多令·橋緣賦
108.唐多令·雨夜別思
109.唐多令·精氣神
110.唐多令·潛龍在淵
111.喝火令·寄朱臣
112.殢人嬌·小院多情
113.江城子·讀健一兄《江城子·麒麟灣》感賦
114.江城子·鄉村賦友二首
115.江城子·吉祥香客早
116.江城子·送劉曉
117.江城子·賦平生
……
和平詞選 作者簡介
朱和平,筆名瀾石,號東山布衣。 1954年出生,現居北京。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文物鑒定培訓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書畫名家藝術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民族藝術家聯合會副主席、紀曉嵐書畫院名譽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國際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公共外交書畫研究院及中國和合文化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公共外交文化交流中心首席書法家、國際IPR高級書畫師、詩人、作家。 朱和平七歲學書法,十一歲讀《左傳》,詩、書、畫、印、文章皆有成就。他曾遵循清代書法家錢泳“不習小楷,不能稱書家”的古訓,以佛家閉關苦修精神,多年專習小楷。其小楷作品《金剛經》《道德經》《孫子兵法》《毛澤東詩詞》等系列寶塔圖前無古人;其古典藝術篆書(和體篆書)在吸收《易經》意象學、中國詩、書、畫美學及六書造字理論的基礎上,對中國古文字進行重新整合創新,別成一派;隸書在漢隸基礎上吸取顏真卿、翁同和筆法,雄渾厚重;行草亦有獨到之處;繪畫主攻寫意小品,詩畫連璧,雅趣橫生;古典格律詩詞近蘇辛,兼秦柳王孟之風,豪放而不失婉約,更兼田園雅士之趣。與書畫并續,相得益彰。2012年1 月八日至二月八日, 朱和平書畫展在北京王府井吳裕泰茶莊成功舉行, 朱和平被業內和媒體稱為“中國篆書寫茶第一人”。其書畫人生及作品被國內外一百多家媒體廣為傳播。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