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教育正能量-一位北師大教師的教育手札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32945
- 條形碼:9787010132945 ; 978-7-01-01329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育正能量-一位北師大教師的教育手札 本書特色
孩子的發展是需要環境的。我們把環境理解為硬環境和軟環境,孩子發展的家庭自然物理環境和學校教室的物理空間都是硬環境,但家長和教師作為軟環境對孩子發展產生的影響才是首要的。軟環境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如何營造一個積極、溫暖、充滿愛的的成長軟環境? 這正是本書要告訴你的!
教育正能量-一位北師大教師的教育手札 內容簡介
本書的作者馬欣不僅僅是一位二十歲大男孩的母親,也是一位資深的大學英語教師。在過去20年里,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在工作中,她的任務就是不要辜負每一個孩子獨一無二的成長期!她認真收集、記錄孩子的成長軌跡!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是一種奇跡,它具有各種可能性,它帶給我們的快樂、驚喜、煩惱、痛苦都要超過其他任何一件事!全書66個小故事,通過這些故事讓我們知道如何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老師濃濃的愛意和溫暖。
教育正能量-一位北師大教師的教育手札 目錄
零用錢使用協議
小小的乒乓球給了兒子自信心
小小男子漢
讀書的故事
窗簾的故事
照看妹妹
兒子的初三生活
初三也可以快樂
初三的收獲
當夢想不能實現——成長的煩惱
捐款(一)
捐款(二)
捐款(三)
當夢想不能實現
英語學習
當夢想變成現實——成長記錄
兒子的周記
我的期末考試片段
補課的故事
平凡的保安
兒子的自傳
兒子的小小說
當夢想變成現實
給十四歲兒子的信
給十八歲兒子的信
家長會,老師們
老師的評語
孩子們的“童話故事”
初一孩子的家長會
初二的家長會
有沒有同學想上廁所?
不能把孩子晾著
舉起你的手
self-appraisal——在香港上大學
責任
香港的老師們
作業1
作業2
對待抄襲
有些錯誤是不可以犯的——誰是老師?
名字的故事
有些錯是不可以犯的
空手道冠軍的失敗
逃學的故事
一節社會理論討論
“我反正考不上大學……”
五一前的*后一課
蒙族學生小樂
累并快樂的柳思
日語系學生的故事
學生的賀卡
致敬老先生們
s=1/2at2
從高考想到的
校長室——他山之教育
一個澳門學校的校長室
突然檢查
給加拿大的孩子講春節和中國文化
sabina和first aid
和amy的對話
amy的幾個故事
amy和小動物
天鵝的女兒——西部之教育
海邊的故事
西部的太陽從貴陽升起
讓我們感動的貴州
重逢在貴州
炎熱的南寧
“天鵝”的女兒們
廣西的老師們
云南的老師
四川周老師的老師
重逢在北京
教育正能量-一位北師大教師的教育手札 相關資料
孩子發展及其軟環境
朱旭東
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
自從1995年留在北京師范大學當大學老師以來,我的生活幾乎與大學里各種學生的成長聯系在一起了,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還有訪問學者,一年一年地相識、離開……這樣周而復始的日子差不多有19個年頭了,學生們也在不同崗位上從事著自己的工作。學生中間與我的工作最相近的應該是那些著書立說的,他們寫作要我做的一件事就是寫序:給博士生出版的博士論文寫序是經常的,但也有為其他書寫序的,比如為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寫序(這本書已經成為國內最近幾年最暢銷的書之一)。不管給誰寫序純屬于老師的義務,因為只要學生出書請寫序,我肯定會答應的。這次馬欣博士生的書稿交給我,請我寫序。我整整看了一天,在看的過程中,每看一個標題的內容我都記下其核心思想,是因為我想知道60多個標題背后的故事。從表面上看是馬欣的生活軌跡,實質上是什么呢?通過對每個標題的閱讀,在我的腦海里浮現出兩個主題:一是孩子發展,二是孩子發展的軟環境。
在本書中,馬欣敘述的故事背后的孩子發展既是自己兒子的發展,因為她記錄的是自己的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故事,又是她曾經教過但現在還有聯系的大學生的發展,還有遇到的、交往過的學生和孩子的發展。問題是她在敘述中涉及的學生發展表現在哪些方面呢?從我的理解,首先應該涉及認知和情感發展。認知發展是通過學科學習和閱讀而獲的,要手段,沒有閱讀就沒有認知發展,尤其是學科閱讀,通過閱讀使學生掌握了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認識與掌握學科所涉及的世界的方法和思想,認知發展是學生所有的發展之源;在認知發展的基礎上應該是情感交往,兒子與同伴的情感交往,兒子與"戰友"的情感交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兒子與游戲"戰友"的生離死別,當然還有她自己作為老師與學生的情感交往、與中小學老師的情感交往,顯然在馬欣的書中描述了情感交往的方式多種多樣,如家長每天與孩子在一起吃飯成了"情感交流"的絕好時機。這對于今天忙碌的人們在家陪孩子吃飯,進行情感交流顯得特別的需要。其次,學生發展是道德和公民性發展。大家都認為學生的道德發展不是說教出來,也不是讀書出來的,而是每天學生在家庭、學校的生活中養成出來的--正如本書所傳達的,家長、教師在與兒童、學生交往中涵育出來的,"lch零用錢使用協議書"的使用,跆拳道、拳擊故事中的規則、乒乓球訓練中培養的孩子的自信,對比自己小的小朋友的看護,參與的捐錢、捐款、捐贈、義工、慈善的活動,即使在孩子學習功課落后時的不放棄、在長跑中的堅持,課堂上對學生對老師的鞠躬,甚至爬山撿垃圾的行為,"一路上,amy一直在撿路上游客扔的垃圾、礦泉水瓶、可樂罐、香腸皮。撿的時候她一點也沒有抱怨,完全當成了自己的責任。"還是學生寫作中對抄襲的糾正,考試時遇到挫折,甚至犯錯誤,都成為兒童道德和公民性培養的途徑,本書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學生的道德與公民性發展是每時每刻發生的,學生與家長、老師、同伴……只要有交往就有道德和公民性發展,尤其是家長需要時刻關注。再次,是學生的個性和社會性的發展。學生的個性發展是在遵循社會普遍規則的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獨特性,而不是在違背社會普遍共識的規則條件下的"肆意妄為"。當然,當孩子有自己的主見的時候,當孩子有自己視角看世界、看人生、看事物的時候,當孩子愛上游戲但又在做組織工作的時候,當孩子遇到了"共同體"中的成員離開人間的時候,都是學生個性發展和社會性發展的機會。復次,是學生的健康發展和安全發展,今天沒有什么比兒童的健康和安全發展更重要的事了,但長期以來我們關注學生的健康和安全,而不是他們的健康發展和安全發展,發展意味著學生在獲得知識和能力后的一種持續狀態,這就需要我們不僅僅從外在給予學生的健康和安全的環境或條件,而且更重要的是從內在賦予學生健康和安全的知識和能力,使他們自身具備健康和安全發展的動力,馬欣在書中談到了羽毛球、乒乓球等運動技能的培養,心理自我調節,合理飲食等學生的健康發展;有趣的是,書中還提到,學校檢查書包中的"避孕套"事件,這涉及學生的性安全,而"緊急救援"的故事則涉及的是安全教育,事實上,信息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都關系到兒童的健康發展和安全發展。最后,是藝術和審美發展。培養學生的藝術技能和審美能力是兒童發展的最高境界,沒有比藝術和審美發展更能讓人幸福了,書中敘述到彈鋼琴的故事其實是在告訴人們學生的藝術和審美發展的需要。
馬欣的書用故事闡釋了學生發展的側面,由此我們相信,我們沒有理由一味重視考試分數,一味看重成績排名,還有什么比兒童多方面的發展更重要的嗎?馬欣作為家長、作為教師以其親身經歷講述了兒童發展的全面性。我們需要回答書中提出的這個振聾發聵的問題:"曾聽到過一種說法,現在我們過分強調學生的認知發展。每個孩子都拼命發展自己的知識和智力,根本看不到周圍的事情,沒有責任、沒有同情心,沒有愛心。他們將變成怎樣的一代人?"
我要說的是,本書就是在回答這個問題!
學生的發展是需要環境的,有些人強調環境塑造人的作用是環境決定論,但學生確實是在一定的環境中發展的。我們把環境理解為硬環境和軟環境,學生發展的家庭自然物理環境和學校教室的物理空間都是硬環境,而家長和教師作為學生發展的軟環境對其產生的影響是首要的。軟環境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這個嚴肅主題雖然反映在由大學教育工作者寫的書中,但實質上,它涉及了千家萬戶的事,它告訴我們,家長快樂了,孩子自然快樂!家長因為孩子成績不佳、下降,而臉上布滿"烏云",怎么可能讓孩子快樂呢?相反,即便出現了這種情況,但家長滿臉"陽光",孩子怎么可能不快樂呢?這是兒童發展中的積極,軟環境和消極軟環境,我們選擇哪一種?當然是積極軟環境。,
我們還要記住,孩子成長需要家長陪伴,陪伴的過程就是積極軟環境的營造過程;在陪伴孩子成長中把孩子成長的足跡記錄下來,同時還有收集孩子成長中的自己的記錄包括孩子的自我評價的記錄它們將,,成為家長認識孩子的途徑,在陪伴孩子成長中,家長要善于通過多種途徑與孩子交流,如家長給自己的孩子寫信發短信和微信,都可能是孩子成長的記錄。因此我們需要為孩子發展提供一個環境,是一個教師、家長及其所營造的積極軟環境。學生發展是一種奇跡,家長、教師的一個鼓勵都是這種奇跡的見證:馬欣講述的在英語寫作課上學生的突然離去的故事其實在說明教師、家長作為話語的積極的軟環境的重要性,也就是教師、家長對孩子的不經意的評語,都成為阻礙或促進兒童、學生教育軟環境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給學生一次機會,就是一次成長,沒有比我們為學生發展營造積極的軟環境更重要的了,正如在書中寫的,"李校長完全沒有功利的思想,她做的每個事情,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這里需要指出來的是,我國的兒童發展的環境存在地區的差異,從而直接決定了兒童發展的差異,馬欣的西部"支教",在對貴州、廣西、云南、四川等省區的英語教師的培訓的故事中充分說明了教師對于學生發展的軟環境是多么的重要。我們還需要為兒童發展提供更好的積極軟環境。
最后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雖然我從兩個方面對馬欣的書進行了主題的闡釋,但本書所承載的內涵遠超出這兩個主題。難能可貴的是,書中對坦言自己作為母親和老師曾經犯過的錯誤,這種坦言是一種精神,家長和教師是伴著孩子和學生的發展成長的,因此成功和失誤都成為他們發展的見證,而對于讀者來說,曾經養育孩子和教育學生的失誤和錯誤的經驗才是寶貴財富,因為它們為我們少犯錯誤提供啟示,正如本書獨特的編排中"他者"表達的,教育的過程不是產品生產的過程,它無法"回爐",在我們成人的失誤和錯誤中成長的學生已經沒有機會"再檢驗"了,這才是本書最寶貴的價值。
教育正能量-一位北師大教師的教育手札 作者簡介
馬欣,就職于北京師范大學,長期從事英語教學、英語教學法課程教學和在職英語教師培訓工作,參與編寫的小學、初中、高中英語教材在北京市及全國多個省市使用。曾在全國各地主持過教師培訓并主辦國教師工作坊,同時亦是一位大學三年級大男孩的母親。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