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關系紀實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31665
- 條形碼:9787010131665 ; 978-7-01-01316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共關系紀實 本書特色
《國共關系紀實》以紀實手法全面系統地考察和敘述了自國共兩黨成立至21世紀初的90多年來兩黨關系發展的歷史。本書通過翔實可靠的史料和縝密嚴謹的分析,再現了國共90多年的關系史。本書的出版,是黃修榮、黃黎步入古稀之年時,對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的祈盼。
國共關系紀實 內容簡介
本書在占有豐富史料的基礎上,以紀實手法全面系統地考察和敘述了自國共兩黨成立至21世紀初的90多年來兩黨關系發展的歷史。書稿共19章,約65萬字。第1-6章,自國共兩黨的建立寫起,記述了國共**次合作的醞釀、建立、分化、破裂以及嚴重對立等;第7-13章從“九一八”事變寫起,記述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的背景、形成、成就、談判與斗爭、全面內戰以及國民黨在大陸統治的崩潰和中共在大陸執政地位的確立;第14-19章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共尖銳對立寫起,記述了國共隔海對峙局面的形成,20世紀90年代以來海峽兩岸關系的變化,臺灣政局的變化及其對海峽兩岸關系的影響等。書稿通過翔實可靠的史料和縝密嚴謹的分析,多方位、全景式地再現了國共90多年的關系史。
國共關系紀實 目錄
**章 國共**次合作的歷史背景一、帝國主義操縱下的北洋軍閥反動統治與中華民族危機的加深二、中國國民黨的創立及其早期活動三、十月革命的勝利與列寧的東方戰略四、五四運動的爆發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第二章 國共**次合作的醞釀一、中國共產黨早期工作中心從工人運動向國民革命的轉變二、聯共(布)、共產國際聯合孫中山的策略三、中國共產黨關于國共“黨內合作”方針的制定四、孫中山聯俄容共政策的形成五、共產國際與中國共產黨對中國國民黨改組工作的幫助第三章 國共**次合作的建立與革命風暴的興起一、國共**次合作的建立二、國共合作推動下革命運動的恢:復三、黃埔軍校的建立和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的創辦四、國共**次合作的豐碩成果——國民革命風暴的興起五、北伐的勝利進軍和工農運動的繼續高漲六、國民革命興起時期的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第四章 國共統一戰線的分化與斗爭一、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反對右派勢力的斗爭二、中山艦事件與陳獨秀、鮑羅廷的妥協退讓三、《整理黨務案》與中國國民黨內的反共暗流四、蔣介石從聯共到反共的演變五、中共和國民黨左派反對蔣介石軍事獨裁的斗爭第五章 國共**次合作的破裂一、蔣介石集團的反共“清黨”二、武漢國民政府的分化和寧漢合流三、共產國際和中共的應急策略四、汪精衛集團分共,國共**次合作破裂第六章 國共兩黨的尖銳對立一、南京國民政府在全國統治的建立及其和對中共的鎮壓二、中共武裝起義和土地革命方針的確立三、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的成立四、國共兩黨的尖銳對立第七章 民族危機的加深與國共兩黨政策的調整一、日本加緊侵華與風起云涌的抗日救亡運動二、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提出三、中國共產黨新政策的醞釀四、中國共產黨逼蔣抗日方針的形成五、中國國民黨對內對外政策的調整第八章 國共兩黨代表的初步談判一、國共兩黨代表在莫斯科的接觸二、中國國民黨cc派代表與中共中央北方局代表的談判三、董健吾、張子華的陜北之行四、陳立夫與潘漢年的秘密談判第九章 西安事變與國共關系的改善一、轉變時局的樞紐——西安事變二、國共西安談判三、國共杭州談判四、國共**次廬山談判五、國共兩黨關系的緩和與改善第十章 盧溝橋事變與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形成一、盧溝橋事變的爆發二、國共第二次廬山談判三、國共**次南京談判 .四、國共第二次南京談判與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形成五、國共第二次合作的組織形式、特點和意義第十一章 國共第二次合作的曲折發展與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一、國共兩黨關于合作形式問題的談判與國民黨限共方針的制定二、國共兩黨關于制定抗日綱領的談判三、國共兩黨摩擦與反摩擦的斗爭四、國共兩黨關于建立聯合政府的談判五、國共兩黨在戰略方針和軍事上的配合六、全民族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第十二章 戰后初期國共兩黨的談判和斗爭一、戰后初期的國際國內形勢與美蘇的對華策略二、國共兩黨不同的建國方針三、重慶談判的舉行和雙十協定的簽訂四、國共停戰談判的舉行和政治協商的召開第十三章 國共第二次合作的破裂一、國共對東北的爭奪與國共休戰談判二、馬歇爾調處的失敗與國共兩黨合作的破裂三、國統區政治經濟危機的加深與中共第二條戰線的開辟四、國共兩黨的戰略決戰五、國共北平談判六、中國國民黨在大陸統治的崩潰與中共執政地位的確立第十四章 國共隔海對峙局面的形成一、20世紀50年代初期國共的尖銳對立二、美國插手臺灣事務與國共隔海對峙三、硝煙彌漫的臺灣海峽第十五章 中共“一國兩制”方針的提出與臺灣當局大陸政策的調整一、20世紀50年代國共使者的三次秘密接觸二、中共和平統一方針的提出三、中共“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提出與改善兩岸關系的措施四、臺灣當局權力的交替與大陸政策的演變五、海峽兩岸“三通四流”的興起第十六章 20世紀90年代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一、海峽兩岸關系的變化二、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的開展三、“九二共識”的達成四、汪辜首次會談的舉行第十七章 中共維護祖國統一的斗爭一、中共促進祖國統一“八項主張”的發表二、李登輝訪美與中共反分裂反臺獨的斗爭三、中共妥善應對新一輪臺海危機四、汪辜第二次會談的舉行第十八章 國民黨在臺灣執政地位的喪失及其對海峽兩岸關系的影響一、國民黨在臺灣統治的危機二、李登輝“兩國論”的提出三、國民黨在臺灣執政地位的喪失四、民進黨上臺后的海峽兩岸關系第十九章 新世紀初期海峽兩岸關系的新進展一、新世紀初期中共對臺政策及其對兩岸關系的影響二、國共兩黨主要領導人的歷史性握手三、馬英九勝選與兩岸關系新機遇四、胡錦濤“兩岸和平發展”思想的提出五、構筑合作新模式,共創兩岸新格局結束語后記
展開全部
國共關系紀實 作者簡介
黃修榮,男,漢族,福建長汀人。1943年1月生。先后就讀于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長期從事中共早期黨史、國共關系史、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關系史研究,曾任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室務委員、第一研究部主任、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現為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會副會長。先后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出版的個人著作有:《共產國際與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關系史》(上下冊)、《第一次國共合作》、《國共關系七十年紀實》、《國共關系史》(上中下冊)、《橫空出世――中國共產黨創建史》、《國民革命史》等多部。主編有:《二十世紀中國全史》(10卷)、《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檔案資料叢書》(21卷)、《改革開放風云錄》(4卷)、《中國共產黨八十年畫卷》等。
黃黎,男,福建人,1971年生,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法學博士。現為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主要從事中共黨史研究與近現代史展陳設計。先后參與《復興之路》基本陳列等多個大中型展覽,發表學術論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