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中華魂·百部愛國故事叢書-為國家爭光為民族爭氣中國鐵路之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6075148
- 條形碼:9787206075148 ; 978-7-206-07514-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魂·百部愛國故事叢書-為國家爭光為民族爭氣中國鐵路之父 本書特色
詹天佑是中國近代鐵路工程專家,被譽為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其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1905—1909年主持修建我國自主設計并建造的第1條鐵路—京張鐵路;創設“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震驚中外;在籌劃修建滬嘉、洛潼、津蘆、錦州、萍醴、新易、潮汕、粵漢等鐵路中,成績斐然。 《中華魂·百部愛國故事叢書·為國家爭光為民族爭氣: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是一本故事書。講述了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生動感人史跡,表現了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中華魂·百部愛國故事叢書-為國家爭光為民族爭氣中國鐵路之父 內容簡介
詹天佑是我國早期的杰出鐵道工程師。因主持建造京張鐵路而聞名中外,被譽為“中國鐵路之父”。他為祖國的鐵路事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中華魂·百部愛國故事叢書·為國家爭光為民族爭氣: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向讀者展示了詹天佑熱愛祖國、科技興國的輝煌人生。
中華魂·百部愛國故事叢書-為國家爭光為民族爭氣中國鐵路之父 目錄
投身祖國建設
譽滿中外建京張
培育科技人才
鞠躬盡瘁為鐵路
巨星隕落
中華魂·百部愛國故事叢書-為國家爭光為民族爭氣中國鐵路之父 節選
遠涉重洋去留堂 詹天佑的父母原來居住在廣州。他的父親詹興洪是個小商人,以賣茶葉為生,在廣州也還算小有名氣。可是,好景不長。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英國侵略者用大炮轟開了中國的門戶。詹家的茶行,和其他小商人一樣,全被外國人擠垮了。為了減少家用開支,詹興洪被迫把家從大都市廣州遷到了小城鎮南海。1861年4月26日,詹天佑就出生在廣東省南海縣。 孩子出生了,因為是長子,全家人都高興極了。可是,給孩子起個什么名字呢?詹興洪想了幾個,都覺得不好。他便對妻子說:“我想不出來了,還是你給起個吧。” 妻子陳氏說:“我一個家庭婦女,沒上過學堂,能起出什么好名字。我看咱們還是讓他爺爺幫著起個名字吧。” 詹天佑的爺爺想了又想,說道:“這孩子是咱們詹家的希望。咱們的家業將來還靠他繼承,一定要起個吉利的名字。我看就叫‘天佑’吧。愿上天保佑孩子健康成長,保佑他將來出人頭地,振興家業,為咱們詹家光宗耀祖。” 詹興洪夫婦一聽,一致叫好:“好啊,好啊!就叫‘天佑’。有老天保佑,這孩子一定會有出息的。”全家人一致贊同。 由于詹天佑生下來就特別逗人喜愛,詹興洪夫婦自然視若掌上明珠。當然,此時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圓臉大眼睛的男孩長大后會成為享譽中外的鐵路建筑大師。而此時此刻的詹天佑同樣不會意識到,他出生的是一個正在趨于沒落的儒商世家,未來充滿著艱難困苦,但極富傳奇性的魅力。 據詹家族譜記載,詹家本不是廣東人,詹天佑的曾祖詹萬榜,字文賢,原是安徽的一個無名中醫,后因發財心切,跑到廣東,改行經商,靠向外經銷茶葉發了家,從此一家定居廣州府南海縣。后來到了祖父詹世鸞這輩,發財心和出人頭地的思想較之乃父有過之而無不及,和詹文賢一樣,發家后的詹世鸞也沒有完全惟利是圖,家鄉地方史志記載他為人慷慨,在當地修學館,興義學,救助鄰里,急公好義受到鄉人贊譽。到他逝世時,家中已無多少積蓄。到了詹天佑父親詹興洪這一輩,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詹興洪長大后未能在仕途上有寸進,甚至連像乃祖乃父那樣捐官和建學宮的榮耀都達不到。破產茶商的生活境遇是可想而知的。 詹興洪共有兩子兩女,長女瓊仙(1852—1890),次女和仙(1858—1946),幼子天佐(1864—1924)。詹天佑幼年即營養不良,有了弟弟妹妹后就更加困難重重了。所以他長得很瘦弱,個頭也不高,但圓圓臉上的大眼睛卻顯示出過人的聰明和機警,小小年紀就幫大人做事。 轉眼的工夫,天佑長到7歲了。一天,他在外面幫媽媽干活,爸爸讓妹妹把他叫了回來。天佑進屋就問:“爸爸,什么事呀,我還沒干完活呢!” 詹興洪說:“先不用干了,爸爸有話要對你講。” 天佑以為自己做錯了什么事,就說:“爸爸,我沒淘氣呀!” 爸爸笑了,說道:“放心,你沒淘氣。爸爸叫你回來,是想讓你歇一上午,明天好去私塾讀書。” 天佑以為自己聽錯了,忙說:“爸爸,你說什么,你讓我去讀書?” “是啊,怎么,你不愿意?” “愿意,當然愿意!可是,爸爸,咱們家并不富裕呀,我要是去讀書,家里豈不是更困難了嗎?” 爸爸說:“天佑,爸爸知道你懂事。不過,你放心,爸爸會多想辦法賺錢來供你的。只有讀書,有了學問,將來才能有出息呀。你既然知道家里窮,讀書就要多用功才是。” “爸爸你放心,我一定用功讀。” 就這樣,7歲的詹天佑上學了,進入南海縣一所私塾里讀書。他天資聰慧,學習十分勤奮,以思維敏捷、善于屬對而聞名鄉里。 有一次,塾師出了副上聯考學生:“日出東,月出西,天上生成明字”。詹天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子居右,女居左,世間配定好人。” 還有一次,詹興洪的好友廣東香山商人譚伯村來訪,想試一試詹天佑的才能,信口出上聯日:“寶塔層層,一二三四五六七。”詹天佑見桌上的算盤,從容對日:“算盤度度,萬千百十兩錢分。”詹天佑的父親經商,隨時要用算盤,詹天佑耳濡目染,對算盤非常熟悉,靈機一動,就把它信手拈來應對了。 少年詹天佑喜歡讀書,善于作對聯,從小打下一定的古文功底。他成名后在演講與寫作中,喜歡用排比句、對仗句,為后人留下文采飛揚的名言警句,與他小時候所受的教育有關。 ……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