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歷史的豐碑政治家卷-美利堅民族之魂杰斐遜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6075940
- 條形碼:9787206075940 ; 978-7-206-0759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歷史的豐碑政治家卷-美利堅民族之魂杰斐遜 內容簡介
《歷史的豐碑·政治家卷:美利堅民族之魂(杰斐遜)》屬青少年勵志類圖書。精選了多位中外名人的故事,通過講述他們的經歷,讓讀者從中體會到他們執著追求的精神。《歷史的豐碑·政治家卷:美利堅民族之魂(杰斐遜)》講述的是杰斐遜,美國締造者之一。他的民主思想,優秀的品質及嚴謹的生活態度,使他在從事任何一種工作時都做得盡職盡責。他有著理論家的嚴謹與堅定,政治家的理智與冷靜,外交家的機敏與睿智,學者的風度與氣質,從不拘泥于陳規的限制,并且終生都在為實現自己的思想主張而奮斗。
歷史的豐碑政治家卷-美利堅民族之魂杰斐遜 目錄
年輕的弗吉尼亞律師
時代的召喚
走出弗吉尼亞
弗吉尼亞議員
弗吉尼亞州長
巴黎之旅
從總統到隱者
歷史的豐碑政治家卷-美利堅民族之魂杰斐遜 節選
1743年4月13日,托馬斯·杰斐遜誕生在弗吉尼亞里瓦納河畔阿爾貝爾馬縣的夏德威爾村一所剛建成不久的農舍中。他是家中的**個男孩子,他還有兩個姐姐。托馬斯的祖先來自于英國威爾士斯諾頓山附近。 托馬斯的父親彼得·杰斐遜雖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卻是一位有志氣的人,不僅身材高大健壯,而且聰明過人,有著堅強的性格和那個時代墾荒者的雄心。他渴望知識,刻苦自學,從讀書中學到了文化。他有一手高超的測量土地的技術,1749年他與一位數學教授被選為弗吉尼亞與北卡來羅納的邊界測量員,后來兩人又奉命繪制了**張弗吉尼亞地圖。他從數學教授那里學到了不少數學知識,又閱讀了歷史、散文和莎士比亞著作等大量書籍。 和許多弗吉尼亞人一樣,彼得*大的愿望是擁有土地,因為在這里,擁有土地是取得社會政治地位的首要條件。不久,他在里瓦納河流域取得了1000英畝土地。 1755年,他被授予民團上校軍銜,并成為弗吉尼亞議會的議員,彼得是一位公認的品格方正的領袖性人物。他從不擺官架子,禁止鞭笞奴隸。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把印第安人視為真正的朋友,一些印第安人經常在彼得家中借宿。因此,幼時的杰斐遜印象中的印第安人往往是和善友好的,其中的傳奇性人物又使他欽佩不已。 杰斐遜的母親簡·倫道夫,是英國貴族的女兒。其家庭在英格蘭和蘇格蘭聲名顯赫,因此,簡·倫道夫具有弗吉尼亞*高貴的血統。她19歲時嫁給了32歲的彼得·杰斐遜,為彼得帶來了不少的土地和奴隸,使他的家中奴隸數目增加到100多名,成了富有的鄉紳家庭。簡·倫道夫文雅端莊,謙和而又精明能干,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孩子身上,是個具有高尚美德的女子。 弗吉尼亞人十分樂于炫耀自己的血統,托·杰斐遜倒是很少這樣做,他一生中也從不以此為榮,甚至有些反感,這在當地是極為少見的。 生長于這樣溫馨舒適、生活富足的家庭,對杰斐遜一生影響極大,而弗吉尼亞秀麗的風光、高雅的社會風氣也造就了他廣闊的心胸和文雅明朗的性格。 弗吉尼亞,是當時北美殖民地中既古老又富庶的地方。這里居民較少,氣候溫和,有漫長的海岸線,無盡的蒼莽的大森林中,點綴著零星分布的種植場。綠草、紅花、淙淙作響的小溪和跳上跳下淘氣的小動物,使幽靜的山林充滿了勃勃生機。人們的房舍掩映在一片盎然的綠意之中,河流與遠山又使秀美風光之中增添了恢宏的氣勢,這些都使杰斐遜從小到大都充溢著對故鄉的迷戀之情。他的父親彼得十分注重培養兒子對大自然的熱愛,讓他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 除了接受大自然的熏陶之外,人文的作用對杰斐遜的影響也很大。弗吉尼亞人有良好的讀書風氣和文雅禮貌的紳士風度。那個時候,種植園奴隸制經濟是此地的支柱,大種植場主一般擁有4000英畝以上的土地,更有高達l萬英畝以上者,并且擁有上百名的奴隸。這些種植園主,無論其出身如何,都苦心經營著自己的種植場。逐漸地,他們形成為弗吉尼亞的統治集團,熱衷于政治活動。 弗吉尼亞的紳士們,一般都慷慨好客,熱情而又有禮貌,對婦女表現得頗有騎士風度,即使對仆人奴隸們也是親切和藹。這是因為弗吉尼亞存在著不成文的、但卻為紳士們所公認的、為大家所遵守的高標準的禮節。這片土地孕育了一批革命領袖,如:喬治·華盛頓、詹姆斯·麥迪遜、詹姆斯·門羅等等。杰斐遜當然也十分注重保持良好的禮貌習慣,他一生中都具有的優美和諧的風度蓋源于此。 生長于這樣的環境與家庭,杰斐遜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5歲時父親就請了家庭教師教他讀書寫字,父親對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并預見他將來必會在學問上有所成就。他向兒子灌輸嚴格要求自己及吃苦耐勞的精神,教導兒子有條不紊地讀書、寫字、記帳和工作。他經常說:“你自己能做的事,千萬不要求別人替你做。”父親的教導對杰斐遜影響極大,使他一直力求上進,堅持努力讀書。一直保持著勤奮的持之以恒的本色。 在杰斐遜2歲時,其家從夏德威爾遷往吐卡霍,當其9歲時,被送進了附近的多佛教會學校,學習拉丁文、希臘文以及法語。 ……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