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解釋的工具-生活中的經濟學原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067737
- 條形碼:9787506067737 ; 978-7-5060-677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解釋的工具-生活中的經濟學原理 本書特色
熊秉元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告訴我們社會中的一切現象,都可以用經濟學的原理去解釋。即便是那些在我們看來與經濟毫無關系的事情,如家庭倫常關系、誠實的品質、司法的“公正”等。 本書通過16個章節,60個小故事,從人的特質到社會價值的演變,以經濟學的視角,使一切事物的因果關系愈加清晰。作者用一只詼諧的筆,將復雜枯燥的經濟學原理融入生活。使我們不需要太多的經濟學知識,就能發覺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經濟現象,同時塑造我們的經濟學思維方式。
解釋的工具-生活中的經濟學原理 內容簡介
相關推薦閱讀: 《優雅的理性:用經濟學眼光看世界》 《正義的成本:當法律遇上經濟學》 熊秉元教授是臺灣地區家喻戶曉的經濟學家,早年因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文章推翻著名的科斯定理而名揚經濟學界,與張五常、黃有光、林行止并成為華人經濟學界“四俠”。 在《解釋的工具》中,熊秉元重點向讀者介紹了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本書中,作者繼續用那支帶有魔力的筆,或用生活中的大小故事解釋經濟學原理,或用經濟學原理解讀生活中的大小故事。這些故事小到倫常關系,大到國家政治,經由作者由淺入深,有理有據的闡述,使我們在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的同時,學會經濟學思維方式。
解釋的工具-生活中的經濟學原理 目錄
推薦序 茅于軾
自序 何處是起點?
**篇 生活中的經濟學概念
**章 經濟學的基石
第二章 稻草人的由來
第三章 那一只看不見的手
第四章 對銅臭味的追求
第五章 誰懂誰的心?
第二篇 社會關系有“價簽”
第六章 這種孩子,不養也罷
第七章 大道之行也
第八章 流逝的景觀
第三篇 經濟學與政治學的對話
第九章 政治過程的基本元素
第十章 真理和圣人
第十一章 到民主之路
第四篇 當法學遇上經濟學
第十二章 公平正義的真正意義
第十三章 司法有價嗎?
第十四章 司法女神的舉止
第五篇 “萬能鑰匙”怎么用?
第十五章 以管窺天?
第十六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無處不經濟
照我的形象造神
情人眼中出西施
洪氏法則
稻草人
傳統智慧的智慧
制度的基礎
無處不在的市場機能
回歸基本面
做事情的方法
價值的寄居處
比聰明
到繁榮之路
跨越自然形成的秩序
櫻桃樹的故事
櫻桃是檸檬嗎?
誠實的價值
給同學的一封信
無所不在的競租
問情是何物
疏離的眷戀
內斂的浪漫
資本論
價值的凝結
量變和質變之間
當小朋友不回家吃晚飯時
一條褲子的啟示
人類往何處去?
“市場機能”和“政治過程”的abc
大家都站著———之一
大家都站著———之二
圣人滿世界?
贏家和輸家
當老太太造訪你家后院時
為真理而戰
民主的真諦
民主的基礎
到民主之路
民主的精髓
有關“公民投票”的“公民投票”
金手指的故事
智慧的火花
令人傷心和傷神的難題
多少柔情多少淚
“買路錢”的聯想
先見之明的從容
后見之明的奢侈
“先見之明”或是“后見之明”
智慧的結晶
*高指導原則
天平的機械原理
其情(不)可憫?
遠庖廚之后
相對的好壞
a—a1———之一
a—a1———之二
科學之鑰和心中之尺
一以貫之的道
分別心
經濟學無用論?
我是體育老師
解釋的工具-生活中的經濟學原理 相關資料
熊教授的這本書主要是用經濟學原理作進一步思考用的,是寫給一般讀者,也就是像我這樣的人看的。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如何認識和分析我們司空見慣的事物,特別是如何用科學的邏輯思維來認識世界。這一點正是我們東方人相對于西方人而言,最缺乏、最需要補充的東西。
——茅于軾
“熊秉元的心臟是在正常位置,他對經濟學的興趣是正確的趣味所在,而且觀察力很有兩手。”
——張五常
“有人說經濟學家是把事情弄得很復雜并讓大家自覺得很笨的那種人,熊秉元正好相反,筆下常以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為發端,運用帶有魔力的筆,把充滿了數字與符號的經濟學理論解釋得清楚可親,讓人在享受閱讀的趣味時不知不覺地進入了經濟學的奇妙世界。”
——《中國經濟時報》
解釋的工具-生活中的經濟學原理 作者簡介
熊秉元,臺灣地區家喻戶曉的經濟學家,曾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推翻著名的“科斯定理”。在華人經濟學界,與張五常、黃有光、林行止并稱為“四俠”,現為浙江大學教授,并擔任多所國內外高校兼職教授。 他也是著名法律經濟學家。臺大經濟系畢業,美國布朗大學取得碩博士學位后,返回母校,在臺大經濟系暨研究所任教二十余年,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律經濟學和經濟學方法論。目前為浙江大學永謙講座教授,浙江大學法律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并在澳門大學法學院任教。近年來在兩岸推展“法律經濟學”,漸有成果。兩岸三地主要大學的法學院里,擔任講座教授的經濟學者,他是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位。 熊秉元還是一位頗具影響力的散文家。1993年,推出第一本經濟學散文集《尋找心中那把尺》,即獲選為“金鼎獎”推薦著作。目前,熊秉元已有兩篇文章被選為臺灣高職國文課文,是華人經濟學家中唯一獲此殊榮的人。最新著作《優雅的理性:用經濟學眼光看世界》、《解釋的工具:生活中的經濟學原理》、《正義的成本:當法律遇上經濟學》備受好評。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