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272887
- 條形碼:9787539272887 ; 978-7-5392-7288-7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理 本書特色
亞當·斯密認為,國民財富的產生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勞動力的技術、技巧和判斷力(勞動的分工),二是勞動力和總人口的比例,在這兩個因素中,**個因素起決定性作用。他否決了重農主義者的土地是價值的主要來源的觀點,肯定了勞動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書中總結了近代初期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經驗,批判吸收了當時的重要經濟學理論,對整個國民經濟的運動過程作了系統的描述,被譽為“**部系統的偉大的經濟學著作”。本書**次提出了市場經濟的“看不見的手”的自行調節理論,深刻影響了后來的大衛·李嘉圖、馬克思、凱恩斯等人。
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理 內容簡介
本書被譽為西方經濟學的“圣經”、經濟學的百科全書,入選影響世界歷史的十大著作之一、影響人類文化的一百本書之一…… 《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理》的出版標志著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它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據說當時英國政府的許多要人都以當“斯密的弟子”為榮。國會進行辯論或討論法律草案時,一旦征引了 《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理》的文句,反對者大多不再反駁。《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理》發表之后,被譯為多國文字,傳到國外,一些國家制定政策時都將《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理》的基本觀點作為依據。這本書不僅流傳于學術界和政界,而且一度成為不少國家社交場合的熱門話題。
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理 目錄
**篇 論勞動生產力提高的原因以及勞動產品
在社會不同階層間的自然分配順序
**章 論勞動分工
第二章 論勞動分工的原因
第三章 論分工受到市場范圍的限制
第四章 論貨幣的起源和效用
第五章 論商品的真實價格及名義價格,或論用勞動表示的商品價格和
用貨幣表示的商品價格
第六章 論商品價格的組成部分
第七章 商品的自然價格和市場價格
第八章 勞動工資論
第九章 論資本利潤
第十章 工資、利潤隨勞動與資本用途的不同而不同
第十一章 論地租
本章的結論
第二篇 論資財的性質及其蓄積和用途
緒 論
**章 論財貨的劃分
第二章 論作為社會總資財的一部分或作為維持國民資本的費用的貨幣
第三章 論資本積累,并論生產性和非生產性勞動
第四章 論貸出取息的財貨
第五章 論資本的各種用途
第三篇 論不同國家財富的不同途徑
**章 論財富的自然增長
第二章 論羅馬帝國衰落后農業在歐洲過去狀態下受到的壓制
第三章 論羅馬帝國衰落后城鎮的勃興與發展
第四章 城鎮商業怎樣對農村的改良做出貢獻
第四篇 論政治經濟學體系
引 言
**章 論商業體系或貿易體系的原理
第二章 論對從外國進口的、在國內能生產的貨物的限制
第三章 論把與那些國家之間發生的貿易差額看做是不利的而對那些國家的各種貨物的進口所施加的特別限制
第四章 退 稅
第五章 津 貼
第六章 論通商條約
第七章 論殖民地
第八章 關于重商主義的結論
第九章 論重農主義即政治經濟學中把土地的生產物視為各國賦稅及財富的唯一來源或主要來源的學派
第五篇 論君主或者國家的收入
**章 君主或國家的費用
第二章 論社會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來源
第三章 論公債
附 錄
譯者后記
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理 作者簡介
亞當·斯密(1723—1790),經濟學鼻祖,因出版《國富論》(又名《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理》)而被譽為“自由企業的守護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