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珞珈史苑:2011年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7094031
- 條形碼:9787307094031 ; 978-7-307-0940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珞珈史苑:2011年卷 本書特色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主編的《珞珈史苑2011年卷》是不定期學術集刊,用以發表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博士和碩士科研究生的習作。本書作者大多尚在攻讀學位,未及而立之年,或許有人認為我們過于年少,識見失之稚嫩。然而,追憶往昔,胡適先生1927年在北大講授中國哲學史時,年僅26歲;顧頡剛先生1915年完成<清代著述考》時,年僅22歲;傅斯年先生1918年在北大編輯<新潮)月刊時,年僅22歲。與這些學問圣手相比,我們年少耶?年老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學問,湖山待人,舍我其誰!
珞珈史苑:2011年卷 內容簡介
本集刊的作者大多尚在攻讀學位,未及而立之年,或許有人認為我們過于年少,識見失之稚嫩。然而,追憶往昔,胡適先生1927年在北大講授中國哲學史時,年僅26歲;顧頡剛先生1915年完成<清代著述考》時,年僅22歲;傅斯年先生1918年在北大編輯<新潮)月刊時,年僅22歲。與這些學問圣手相比,我們年少耶?年老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學問,湖山待人,舍我其誰! 學問本無所謂古今中西,學科的畛域只是為了討論的方便。我們修葺這片苑囿,刊發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各個學科和各個領域的論文,只要具有真知灼見,足以自成一說。
珞珈史苑:2011年卷 目錄
楚彭氏家族研究
旗幟與信仰——論先秦軍旗中所反映出的思想世界
上古時期的“五音”配置問題淺論
出土文獻所見上古時期的“生子不舉”問題
楚簡服飾考釋二則
伍子胥畫像鏡內容兼及上博等藏“柏氏伍子胥畫像鏡”
考釋
讀(武庫永始四年兵車器集簿》所遺“置后”文獻小札
論包山楚簡中的“加公”與“里公”
釋“立功鄉里”——西晉愍帝政權研究之
唐李業生平事跡述考
慶歷興學三題
試論北宋后期士風之轉變——以蘇軾“烏臺詩案”為中心
《石林燕語》卷一“士大夫家廟至唐以來不復講”
條考釋
尋城記——從u-2航片看宋代黃州城遺址
山西興縣紅峪村墓所出元至大二年壁畫“時禮涌泉”
孝行圖解讀
……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