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易通之道-一個傳統企業的轉型路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808697
- 條形碼:9787515808697 ; 978-7-5158-0869-7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易通之道-一個傳統企業的轉型路徑 本書特色
易通衢天下,易通企業是幸運的,在一個傳統煤炭經濟占絕對比重的縣城,成功邁出了產業轉型升級的**步,這無疑與長治縣地方政府整體的轉型發展戰略、為企業提供的轉型發展平臺以及政府主導的產業轉型升級是分不開的。
易通之道-一個傳統企業的轉型路徑 內容簡介
《長治縣政協文史資料系列叢書(3)·易通之道:一個傳統企業的轉型路徑》力圖從長治縣域經濟的轉型和轉型中的典型企業——易通集團這兩個方面來展示政府和企業在經濟轉型升級期的不同作用和角色。其初衷不是寫給憧憬創業美好夢想的初次創業者看的,而是寫給持續關注中國傳統產業轉型的人看的;是給千千萬萬正在經歷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型,以科技和創新求發展,經歷二次創業艱辛的企業家、管理者看的;更是給正在為地方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發展而積極探索的基層領導干部看的。我們在書中盡可能多地挖掘在長治縣域轉型多元經濟的大背景下,通過對一家代表轉型主體的企業進行“樣本式”剖析,展現發生在我們身邊區域經濟發展與企業轉型的新理念,探討區域經濟轉型核心支撐點,希望能夠拋磚引玉,產生共鳴,共同成功轉型。
易通之道-一個傳統企業的轉型路徑 目錄
**章 單一轉向多元
**節 發展現代工業之夢
商貿與工業基因,源遠流長
政府與市場比肩,發展工業
第二節 單一經濟的被動選擇
煤炭工業的得與失
被動轉型非煤產業
第二章 路徑關系格局
**節 思路決定出路
轉型大潮中的中國經濟
戰略性新興產業
先行先試,天賜良機
抓住機遇,乘勢而上
第二節 基礎強化支撐
政府服務平臺
縣域融資平臺
科技創新平臺
人才引進平臺
第三章 定力激發活力
**節 城鄉同步發展
城鎮集群支撐轉型升級
普惠民生,工農持續發展
第二節 探索新型農村城鎮化路徑
村企共建、綠色農業的振興模式
循環經濟、現代農業的荊圪道模式
第三節 文化旅游產業布局方興未艾
大氣大志、開放開明的長治縣精神
長治縣的生態空間與市民共享
凸顯特色,打造三晉文化強縣
第四節 產業區域集群化
四大產業園區鼎足支撐
三大企業方陣集群轉型
第二部分 改革創新,和諧共進
第四章 顛覆發展模式
**節 中國式戰略
提前洞悉政策的稟賦
積極尋找新機遇的稟賦
……
后記
易通之道-一個傳統企業的轉型路徑 節選
對于長治縣來說,從單一經濟的發展到多元轉型的模式,既有其內在合理性,又有現實經濟發展的要求。我們在這里回顧一下長治縣工業發展的沿革,共同觸摸長治縣經濟轉型發展的脈絡。政府與市場比肩,發展工業作為典型的內陸縣,長治縣域經濟的發展與我國整體國民經濟的發展階段是非常一致的,又有著長治縣自身的特點。 我國縣域經濟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特定的重心。 **階段是純粹的農業經濟階段。很長時間以來,縣域經濟就是農業經濟的代名詞,縣域經濟的關注點和工作著力點是“種什么”、“養什么”、“如何種”、“如何養”、“種多少”、“養多少”以及如數收購上繳的問題。這一時期的縣域經濟也有一些縣辦的國營或集體企業,但大多規模小、技術含量低,在縣域經濟中占的份額也普遍不大。全國縣域經濟在這一時期的差別不大。 第二個階段是改革開放后的鄉鎮企業大發展階段。改革開放后,縣域經濟的發展重點轉向鄉鎮企業。在這一階段的初期,國家在生產和流通領域試行雙軌制,這為計劃外產品生產和流通提供了機會。那時國家尚處在嚴重的短缺經濟時期,只要有產品生產出來就會有銷路,生產企業就可以賺錢,這是鄉鎮企業蓬勃發展的宏觀經濟基礎。而當時正處在政革開放初期,個人缺乏資本積累用于投資辦廠,各級政府政策也不利于個人辦廠,而且在農村實行的土地承包責任制也使農民手中有了一些錢,這也使鄉村籌資成為可能,這些是鄉鎮企業得以發展的微觀經濟基礎和政策基礎。當時,我們稱鄉鎮企業的發展是異軍突起,現在看來,實屬必然。經過這一階段的以鄉鎮企業發展為主線的縣域經濟發展,區域之間的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差距明顯拉大,沿海地區、大城市近鄰地區的鄉鎮企業發展規模和發展水平遠優于其他地區,這也是客觀環境使然。在鄉鎮企業、集體企業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鄉鎮企業和集體企業的發展實現了縣域經濟向城市經濟的過渡。 第三個階段是全面推進“三化”階段。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農業科技的進步,農產品出現階段性、區域性過剩,農業和農村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縣域經濟與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等非農產業、發展小城鎮、擴大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等工作結合起來,豐富了縣域經濟的內涵。縣域經濟的發展開始向工業化、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方向邁進。有的縣域經濟發展逐漸擺脫徘徊,通過階段性競爭發展,躋身區域中心城市行列。 長治縣縣域經濟的發展也有著時代的烙印,但從總體來看,長治縣發展工業路徑是有其歷史沿革的,有著歷史上晉商的重要分支——潞商的基因,曾經創造了“萬里蔭城”輝煌的潞商,是晉商中為數不多的靠手工業產品的制造和銷售而發展起來的,與其他晉商分支不同,這種手工業的基因一直在長治縣的發展中保存和流傳了下來。 長治縣現代工業的發展,發軔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當時,隨著新中國的建立,大批原來在抗日戰爭中被迫背井離鄉的知識青年返回家鄉,開始投入到建設家鄉的熱潮中。從廣東返回長治縣的大批掌握了熟練技術的技術工人為當時長治縣的工業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這批人才返回長治縣之后,長治縣陸續建立了一大批工業企業,逐步在地方經濟發展中占據了主導地位。 1956年,長治縣**個國營工業企業石炭峪煤礦誕生(即后來的王莊煤礦),同年,長治縣國營印刷廠和經坊煤礦也先后成立。 ……
易通之道-一個傳統企業的轉型路徑 作者簡介
李靖。管理咨詢師、培訓師,企業問題研究專家、企業傳記作家,中國注冊高級人力資源測評師,微軟認證高級工程師,陽光智庫(北京)首席微營銷專家,在企業文化、職業素養、營銷/銷售等領域有較長時間的探索和研究。現任陽光智庫國際文化(北京)有限公司董事、北京瀚知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 出版的著作:《沒有任何借口(白金版)》、《工作重在到位》等。 牛小亮,1984年7月出生,長治縣西火鎮人。自幼酷愛文學,長期從事文字工作,曾參與編輯《情系政協》、《天下都城隍》、《知情明政》等文史刊物。現就職于長治縣政協。 張建波,1985年7月出生,山西省平順縣人,中共黨員,喜歡閱讀思考,從第一批大學生村干部到公務員,歷任村委主任助理、統計員、鄉鎮團干,現在長治縣政協辦公室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