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我的兄弟.我的姐妹-一個工會主席的家訪周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121073
- 條形碼:9787214121073 ; 978-7-214-1210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的兄弟.我的姐妹-一個工會主席的家訪周記 本書特色
董晨鵬編寫的《我的兄弟我的姐妹(一個工會主席的家訪周記)》以**人稱去描述期間經歷的人與事,用“自己”的想法去分析群眾的所思所想。《我的兄弟我的姐妹(一個工會主席的家訪周記)》帶著自己的情感和思維去體味來自一線,來自社會*底層的真實想法。從*基本的方式上去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看似獨立的文章間,卻也有著這樣那樣的聯系,這些不經意間的聯系,貫穿著整個文稿創作的全過程。這一過程的總體描述,對整個大環境有著不一般的影響,這一影響,在一定意義上講,就是走群眾路線所能達到的影響之一。因此,走群眾路線,是我黨當前的好決策,也將是今后的一種方向,是我黨永遠不脫離群眾,永遠為群眾服務的重要途徑之一。
我的兄弟.我的姐妹-一個工會主席的家訪周記 內容簡介
董晨鵬編寫的《我的兄弟我的姐妹(一個工會主席的家訪周記)》為長篇紀實文學作品。作者以一個工會主席的視角,記錄和描述了處于城市*底層的勞動者的群體形象,這個群體涉及保安、保潔、失地農民、下崗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等。這個群體構成了這一項目的主要人物。對這個特殊勞動者群體的親情、友情、愛情作了全方位的展示,揭示了他們作為我們這個社會基礎力量的地位和作用,作品分春夏秋冬四篇,以季節劃分寫作的區間,每一周,每一次的家訪,都以平民視角和大眾情懷予以記錄,這是來自群眾**線的聲音,這是來自社會*底層的訴求。
我的兄弟.我的姐妹-一個工會主席的家訪周記 目錄
**章 舊城里的溫暖
我的媽媽是一位非常疼愛我的人
帶著帶著,喜歡吃就多帶點
要么不干,干就干好!
付出給予確實會給自己帶來快樂
這輩子他們都不會清閑了
第二章 平地起高樓
他從來不提錢的事情
媽媽的一生也激勵了我們
那時一張電影票要兩角錢
家人就是*重要的支柱
她使我不再自卑
第三章 我的家園我的夢
媽,今天的碗我洗!
相互扶持,一起到老
她根本就沒有撿到錢
他為我買了一只生日蛋糕
在這里,只有賣力,沒有壓力
第四章 舌尖上的享受
我覺得工作不分高低貴賤
妻子讓我體會到人世間的真情
其實人人都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我們就像一個大家庭
錢用完了,才用老婆的錢
第五章 平凡人的親情
幫助別人,就是快樂自己
就這件事,我感到做得*有意義
飯碗是生命,生活要有樂趣
女人是用來愛、用來疼、用來哄的
我們更是心靈的美容師
第六章 生活變奏曲
母親趴在病床的邊緣睡著了
有時平淡也是一種境
等我長大了,要讓媽媽過上好日子
我印象中,爸爸的手上總拿著針
我一定會活得越來越好
第七章 在城市與鄉村之間
復活歲月中點點滴滴的感動
可是她總會說我也心疼你唉!
我有點事大家都跑來關心我
這里新鮮蔬菜總有得吃的
社會這個大家庭離開了誰都是一種缺感
后記
我的兄弟.我的姐妹-一個工會主席的家訪周記 作者簡介
董晨鵬,1966年7月出生于江蘇鎮江,1989年7月畢業于武漢大學新聞系,著有紀實性歷史專著《炮打紫石英號——中英長江事件始末》、歷史文化研究專著《西灃渡道教研究一一鐵柱宮和凈明道》、散文詩集《無語的黃昏》、文化游記《歐洲漫筆——從蔚藍海岸到亞平寧半島》等,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各類論文20多篇,詩歌、散文作品入選多種輯本,曾獲茅以升科學技術獎、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鎮江文學獎等獎項。系高級工程師,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鎮江賽珍珠研究會常務理事,鎮江市廣告協會副會長,鎮江西津渡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