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太陽能利用技術-(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184870
- 條形碼:9787122184870 ; 978-7-122-18487-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太陽能利用技術-(第二版) 本書特色
《太陽能利用技術(第2版)/21世紀可持續能源叢書》是《21世紀可持續能源叢書》之一。 太陽能的利用是開發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內容。我國是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為了普及、宣傳和推廣太陽能利用技術,本書對太陽能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大領域進行了敘述;包括太陽熱水器、太陽灶、太陽房、太陽能干燥、太陽能溫室、太陽能制冷與空調、太陽能熱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以及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等,對上述內容分別從原理、類型、結構設計、安裝施工、運行管理和國內外典型實例進行介紹和分析。全書內容翔實,資料豐富,實用性強。 《太陽能利用技術(第2版)/21世紀可持續能源叢書》可供從事能源領域的技術人員及太陽能企業、研究所及高等院校師生、農村能源系統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廣大能源及太陽能業余愛好者閱讀。
太陽能利用技術-(第二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21世紀可持續能源叢書》之一。 太陽能的利用是開發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內容。我國是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為了普及、宣傳和推廣太陽能利用技術,本書對太陽能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大領域進行了敘述;包括太陽熱水器、太陽灶、太陽房、太陽能干燥、太陽能溫室、太陽能制冷與空調、太陽能熱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以及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等,對上述內容分別從原理、類型、結構設計、安裝施工、運行管理和國內外典型實例進行介紹和分析。全書內容翔實,資料豐富,實用性強。 本書可供從事能源領域的技術人員及太陽能企業、研究所及高等院校師生、農村能源系統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廣大能源及太陽能業余愛好者閱讀。
太陽能利用技術-(第二版) 目錄
1.1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含義、特點及種類
1.1.1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基本含義
1.1.2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特點
1.1.3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種類
1.2 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意義
1.3 太陽能開發利用簡史
1.4 太陽能利用基本方式
第2章 太陽和太陽能
2.1 巨大的火球
2.2 無比的能量
2.3 太陽能量的傳送
2.4 彩色的光譜
2.5 太陽輻照度及特點
2.6 中國的太陽能資源
第3章 太陽能集熱器
3.1 概述
3.2 太陽能熱利用中的傳熱學基礎
3.2.1 熱量傳遞的基本方式
3.2.2 太陽輻射的吸收、反射和透射
3.3 太陽能集熱器的分類
3.3.1 按集熱器的傳熱工質類型分類
3.3.2 按進入采光口的太陽輻射是否改變方向分類
3.3.3 按集熱器是否跟蹤太陽分類
3.3.4 按集熱器內是否有真空空間分類
3.3.5 按集熱器的工作溫度范圍分類
3.4 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
3.4.1 平板型集熱器的基本結構
3.4.2 集熱器的基本能量平衡方程
3.4.3 集熱器總熱損系數
3.4.4 集熱器效率方程及效率曲線
3.4.5 平板型集熱器的熱性能試驗
3.4.6 平板型集熱器的技術要求
3.4.7 提高平板型集熱器產品性能與質量的主要途徑
3.5 真空管太陽能集熱器
3.5.1 全玻璃真空管集熱器
3.5.2 熱管式真空管集熱器
3.5.3 其他形式金屬吸熱體真空管集熱器
3.5.4 真空管集熱器的熱性能試驗
第4章 太陽能熱水系統
4.1 概述
4.2 家用太陽能熱水器
4.2.1 家用悶曬式太陽能熱水器
4.2.2 家用平板太陽能熱水器
4.2.3 家用緊湊式全玻璃真空管太陽能熱水器
4.2.4 家用緊湊式熱管真空管太陽能熱水器
4.3 太陽能熱水系統
4.3.1 自然循環太陽能熱水系統
4.3.2 強制循環太陽能熱水系統
4.3.3 直流式太陽能熱水系統
4.3.4 太陽能熱水系統設計相關要求
4.3.5 太陽能熱水系統的控制技術
4.4 太陽能熱水器的生產
4.4.1 平板集熱器的生產
4.4.2 真空集熱管的生產
4.4.3 水箱的生產
4.5 太陽能熱水系統的設計、安裝與維修
4.5.1 家用太陽能熱水器的設計
4.5.2 太陽能熱水系統的設計計算
4.5.3 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安裝
4.5.4 太陽能熱水系統的維護
第5章 太陽灶
5.1 概述
5.2 太陽灶的性能和結構類型
5.2.1 太陽灶的性能
5.2.2 太陽灶的結構類型
5.3 太陽灶的設計
5.3.1 旋轉拋物面聚光太陽灶的設計
5.3.2 拋物線的制作方法
5.3.3 聚光太陽灶曲面的設計
5.3.4 太陽灶各參數的設計與確定
5.3.5 太陽灶的結構設計
5.4 太陽灶的材料與制作
5.4.1 太陽灶的殼體材料
5.4.2 太陽灶的反光材料
5.4.3 太陽灶的制作
5.5 太陽灶的使用和維護
第6章 太陽房
6.1 概述
6.2 太陽房的原理和類型
6.2.1 主動式太陽房
6.2.2 被動式太陽房
6.2.3 熱泵太陽能采暖系統
6.3 太陽房的設計
6.3.1 太陽房的熱工設計
6.3.2 太陽房墻體圍護結構*佳保溫厚度計算
6.3.3 遮陽裝置的設計
6.3.4 集熱—蓄熱墻式太陽房的設計原則
6.3.5 附加溫室(陽光間)太陽房設計原則
6.4 太陽房的評價方法
6.4.1 熱性能評價
6.4.2 經濟評價方法
6.5 太陽房典型實例
6.5.1 中國甘肅省某被動式太陽房
6.5.2 中國北京某主動式太陽房
6.5.3 日本供冷暖、供熱水主動式太陽房
第7章 太陽能干燥
7.1 概述
7.1.1 太陽能干燥的意義
7.1.2 太陽能干燥的優點
7.2 太陽能干燥基本原理
7.2.1 干燥的基本概念
7.2.2 太陽能干燥的基本原理
7.2.3 物料的干燥特性
7.3 太陽能干燥器分類
7.4 溫室型太陽能干燥器
7.4.1 基本結構
7.4.2 工作過程
7.4.3 適用范圍
7.4.4 應用實例
7.5 集熱器型太陽能干燥器
7.5.1 基本結構
7.5.2 工作過程
7.5.3 適用范圍
7.5.4 應用實例
7.6 集熱器—溫室型太陽能干燥器
7.6.1 基本結構
7.6.2 工作過程
7.6.3 適用范圍
7.6.4 應用實例
7.7 整體式太陽能干燥器
7.7.1 基本結構
7.7.2 工作過程
7.7.3 適用范圍
7.7.4 應用實例
7.8 其他形式太陽能干燥器
7.8.1 聚光型太陽能干燥器
7.8.2 太陽能遠紅外干燥器
7.8.3 太陽能振動流化床干燥器
第8章 太陽能溫室
8.1 概述
8.2 太陽能溫室的結構類型
8.2.1 根據用途分類
8.2.2 根據室內溫度分類
8.2.3 根據太陽能與溫室結合方式分類
8.2.4 根據溫室的結構分類
8.2.5 根據溫室透光材料分類
8.2.6 按溫室朝向和外形分類
8.3 太陽能溫室的設計
8.3.1 太陽能溫室設計的技術要求
8.3.2 溫室采光的設計
8.3.3 溫室的保溫設計
8.3.4 溫室的結構設計
8.4 太陽能溫室的建造與管理
8.4.1 太陽能溫室的建造
8.4.2 太陽能溫室的管理
8.5 太陽能溫室實例
8.5.1 日光溫室
8.5.2 被動式太陽能溫室
8.5.3 北緯40°典型日光溫室結構
第9章 太陽能制冷與空調
9.1 概述
9.1.1 太陽能空調的意義
9.1.2 太陽能空調的優點
9.1.3 太陽能空調在現階段的局限性
9.2 太陽能制冷系統分類
9.2.1 制冷的基本概念及分類
9.2.2 太陽能制冷系統的類型
9.3 太陽能吸收式制冷系統
9.3.1 溴化鋰吸收式制冷
9.3.2 氨—水吸收式制冷
9.3.3 太陽能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9.3.4 多級太陽能吸收式制冷系統
9.4 太陽能吸附式制冷系統
9.4.1 連續式制冷系統和間歇式制冷系統
9.4.2 太陽能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9.5 太陽能除濕式制冷系統
9.5.1 除濕式制冷系統的主要優點
9.5.2 除濕式制冷系統的分類
9.5.3 太陽能除濕式制冷系統的工作原理
9.6 太陽能蒸汽壓縮式制冷系統
9.6.1 蒸汽壓縮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9.6.2 太陽能蒸汽壓縮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9.7 太陽能蒸汽噴射式制冷系統
9.7.1 蒸汽噴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9.7.2 太陽能蒸汽噴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9.8 中國太陽能空調系統實例簡介
9.8.1 中國北方地區太陽能空調示范系統
9.8.2 中國南方地區太陽能空調示范系統
9.9 太陽能空調技術經濟分析
9.9.1 太陽能綜合系統與常規能源系統的設備比較
9.9.2 太陽能綜合系統需增加費用的估算
9.9.3 太陽能替代常規能源消耗費用的估算
9.9.4 投資回收期估算
第10章 太陽能熱發電系統
10.1 太陽能熱發電系統工作原理
10.1.1 火力發電系統工作原理
10.1.2 太陽能熱發電系統基本工作原理
10.2 太陽能熱發電系統組成
10.2.1 集熱子系統
10.2.2 熱傳輸子系統
10.2.3 蓄熱與熱交換子系統
10.2.4 發電子系統
10.3 太陽能熱發電系統基本類型
10.3.1 槽式線聚焦系統
10.3.2 塔式系統
10.3.3 碟式系統
10.4 太陽能熱發電系統發展現狀與未來展望
10.4.1 發展現狀
10.4.2 未來展望
第11章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
11.1 太陽能光伏發電工作原理、運行方式、系統組成、主要應用和發展前景
11.1.1 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工作原理
11.1.2 太陽能光伏發電的運行方式
11.1.3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組成
11.1.4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主要應用
11.1.5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發展前景
11.2 太陽能電池及太陽能電池方陣
11.2.1 太陽能電池及其分類
11.2.2 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制造方法
11.2.3 太陽能電池方陣的設計和安裝
11.3 控制器
11.3.1 控制器的功能
11.3.2 控制器的控制方式和分類
11.3.3 常見控制器的基本電路和工作原理
11.3.4 控制器的主要技術參數
11.3.5 控制器的選擇、安裝和使用、維護
11.4 鉛酸蓄電池
11.4.1 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定義及特點
11.4.2 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工作原理
11.4.3 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結構及生產工藝流程
11.4.4 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技術性能要求
11.4.5 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安裝與檢驗
11.4.6 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管理與維護
11.4.7 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常見故障與處理方法
11.5 逆變器
11.5.1 逆變器的概念
11.5.2 逆變器的作用
11.5.3 逆變器的分類
11.5.4 逆變器的基本結構
11.5.5 逆變器的主要技術性能及評價選用
11.5.6 關于離網型逆變器的簡介
11.5.7 關于聯網型逆變器的簡介
11.5.8 光伏系統逆變器的操作使用與維護檢修
11.6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設計、安裝與管理維護
11.6.1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設計
11.6.2 關于用戶側分布式聯網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設計的簡介
11.6.3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安裝與管理維護
11.7 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應用實例
11.7.1 深圳國際園林花卉博覽園1mw聯網型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
11.7.2 國家體育場(鳥巢)100kw聯網型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
11.7.3 10kw聯網光伏發電系統
11.7.4 輸油輸氣管道陰極保護太陽能光伏電源系統
11.7.5 21世紀中國鄉村太陽能示范學校工程
11.7.6 深圳聯網戶用太陽能光伏示范系統
第12章 太陽能其他利用技術
12.1 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
12.1.1 概述
12.1.2 頂棚式海水淡化裝置
12.1.3 平板集熱器式海水淡化裝置
12.1.4 真空管集熱器式海水淡化裝置
12.2 太陽池技術
12.2.1 太陽池的一般特性
12.2.2 太陽池的設計、建造和運行
12.2.3 太陽池的應用
12.3 太陽能菲涅爾透鏡技術
12.3.1 概述
12.3.2 菲涅爾透鏡的應用
12.3.3 菲涅爾透鏡的研發生產
12.4 太陽能高溫爐
12.4.1 概述
12.4.2 旋轉拋物面聚光鏡式高溫爐
12.4.3 球狀高溫爐
12.5 太陽能混凝土構件養護
12.5.1 概述
12.5.2 太陽能混凝土構件養護池
12.5.3 太陽能混凝土構件養護罩
12.5.4 太陽能混凝土構件養護棚
12.6 太陽能輻射種子和醫療應用
12.6.1 太陽能輻射種子
12.6.2 太陽能理療器
參考文獻
太陽能利用技術-(第二版) 作者簡介
羅運俊1935年生,安徽徽州人。北京市太陽能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從事太陽能研究開發及技術管理工作30多年;籌建中國太陽能學會及中國農村能源協會太陽能熱利用專業委員會并任專委會秘書長多年。1984~1994年任北京市人民政府技術顧問。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編著或參編著作多部。現任北京市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協會副理事長。 何梓年1941年生,上海人,研究員。北京市太陽能研究所光熱研究室顧問,兼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國太陽熱水器項目專家。被評為北京市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長期從事太陽能熱利用研究開發工作,獲國家技術發明四等獎1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北京市和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三等獎4項,發表論文60余篇。 王長貴1933年生,山東鄆城人。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新能源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現已離休。從事新能源研究開發工作近40年,曾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0多項,主編、編著、參編著作20多部,發表論文、文章150多篇。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