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入門教程-事實.政策分析及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958442
- 條形碼:9787502958442 ; 978-7-5029-584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入門教程-事實.政策分析及應用 本書特色
《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入門教程--事實政策分析及應用》針對氣候變化對貧困的影響,包括現實存在的收入不公的不斷加劇進行了深刻剖析;同時應用穆納辛哈教授1992年在里約熱內盧地球峰會上提出的新的極具權威性的可持續發展科學框架,分析并闡明我們迫切需要使現存的發展模式更加可持續。?
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入門教程-事實.政策分析及應用 內容簡介
《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入門教程:事實、政策分析及應用》針對氣候變化對貧困的影響,包括現實存在的收入不公的不斷加劇進行了深刻剖析;同時應用穆納辛哈教授1992年在里約熱內盧地球峰會上提出的新的極具專業性的可持續發展科學框架,分析并闡明我們迫切需要使現存的發展模式更加可持續。
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入門教程-事實.政策分析及應用 目錄
原版序
原版前言
第1章?氣候變化:科學背景和介紹
1.1目標和背景
1.2各章概要
1.3歷史記錄、近期觀測和氣候系統展望
1.4影響和脆弱性
1.5行動的基本原理:把適應和減排作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部分
第2章?未來發展情景與氣候變化
2.1引言和方法
2.2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氣候變化情景
2.3可持續情景:全球情景小組
2.4其他情景
第3章?可持續發展框架(MDMS):概念與分析工具
3.1初步構想
3.2可持續經濟學的關鍵要素
3.3經濟社會環境綜合因素
3.4使發展更加可持續:決策標準與分析工具
3.5改進傳統增長的可持續性
第4章?氣候與發展的相互作用
4.1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循環關系
4.2將可持續經濟學框架應用于氣候變化的原理
4.3可持續發展與適應
4.4可持續發展與減緩
4.5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在全球水平上的相互作用
4.6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國家和地方各級的相互作用
第5章?適應氣候變化:概念及其與可持續發展的聯系
5.1適應性簡介
5.2適應能力
5.3適應的未來成本和效益
第6章?部門及系統的脆弱性,影響和適應
6.1水文學和水資源
6.2有序的自然生態系統
6.3沿海地帶和海洋生態系統
6.4能源,工業和人居
6.5金融資源和服務
6.6人類健康
第7章?區域脆弱性、影響和適應性
7.1非洲
7.2亞洲
7.3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7.4歐洲
7.5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
7.6北美
7.7極區
7.8小島國
第8章?減緩氣候變化:概念及其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8.1基本概念和方法綜述
8.2長期減緩和穩定方案
8.3關于發展、公平和可持續性的問題
第9章?減緩措施:技術、實踐、障礙與政策工具
9.1溫室氣體減排技術概況
9.2生物學溫室氣體減排方法
9.3結構經濟變化和行為方案
9.4實施的障礙和范圍
9.5政策,措施和手段
9.6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問題
第10章?減緩的成本和效益評估
10.1溫室氣體減排成本計算模型
10.2國內外減緩政策及相關措施的部門性成本和效益
10.3國家政策和相關措施引起的國家、區域以及全球的成本和效益
10.4無悔、綜合效益、雙重紅利、“溢出”效益、泄漏和避免損失
10.5符合一系列穩定性目標的成本
第11章?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總結
11.1主要結論
11.2加強可持續發展科學并將其知識應用于氣候變化
后記
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入門教程-事實.政策分析及應用 節選
面對氣候變化的威脅,為什么達成一個一致的國際應對方案如此艱難?一個關鍵原因就在于各國都有自身更為急迫的優先發展領域,而經濟發展首當其沖。并且,即便就是在環境問題領域中,也不是只有氣候變化一個問題,或者說對很多國家而言它并不是*重要的,而且它是和其他環境問題混雜在一起的。UNFCCC只是1992年在里約環發大會期間通過的多邊環境公約中的一個,一起通過的還有《防治沙漠化公約》和《生物多樣性公約》。里約環發大會的《21世紀議程》行動綱領提出,人類必須在謀求經濟發展和保護地球自然資源二者之間達成平衡,從而全面勾勒出一個公平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藍圖。《21世紀議程》從全球、區域和地區三個層面上闡述了上述三大全球環境問題以及其他環境問題。 然而在1992年以后,《21世紀議程》的實施進程非常緩慢,而有關各種世界環境問題的爭議幾乎也大都是在各地區獨立開展。在許多領域(如可供使用的充足而安全的淡水資源和肥沃的農業耕地),世界很多地區的情況實際上已經惡化,大部分地區都抵擋不住總體上的實證經濟發展。因此,實施《21世紀議程》提出是行動綱領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一點也不亞于1992年的情況。然而,有關實施《21世紀議程》的議題基本上把氣候變化問題都留給了UNFCCC,盡管UNFCCC及其《京都議定書》都提到過可持續發展,但UNFCCC談判并沒有將兩個問題很好地聯系在一起。甚至有些UNFCCC的締約方還將這兩者的聯系視作一種威脅,而將注意力轉移到他們要重點協商的問題氣候變化上。而且,有關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化的科學論文大多是獨立發展的。原因之一是20世紀80年代末自然科學家在利用氣候模式模擬氣候變化時將其與社會背景相分離,并且在很長時間內都忽視了社會因素的諸多方面(Cohen等1998)。盡管20世紀90年代的氣候變化研究和評估增加了社會因子,但也主要與定量經濟分析有關而沒有包括其他的社會和人文科學。直到*近,IPCC才在其第三次評估報告(IPCC2001a,2001b,2001c)中表示,氣候變化研究要更緊密地聯系社會問題,這一點非常重要。 ……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