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數字出版理論、技術和實踐:數字出版元數據基礎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214721
- 條形碼:9787121214721 ; 978-7-121-21472-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字出版理論、技術和實踐:數字出版元數據基礎 本書特色
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需要規;臄底殖霭鎯热葙Y源。作為內容組織和管理的有效工具,元數據對于出版內容資源整合及出版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按照元數據標準的要求對內容資源進行規范化描述,可以有效地促進內容資源的處理、交換、共享和開發利用。 本書首先介紹了數字出版元數據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其在國內外的發展狀況,然后針對數字出版全流程所涉及的元數據標準的內容、功能和特點給出了詳細的介紹和分析,包括用于出版物及其內容資源標識的isbn、issn和doi等標準,以及用于出版物及其內容資源描述的dc元數據、機讀目錄格式和圖書onix等標準,并給出一些元數據標準的應用示例。本書還對不同元數據的轉換技術進行了介紹。
數字出版理論、技術和實踐:數字出版元數據基礎 內容簡介
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需要規;臄底殖霭鎯热葙Y源。作為內容組織和管理的有效工具,元數據對于出版內容資源整合及出版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按照元數據標準的要求對內容資源進行規范化描述,可以有效地促進內容資源的處理、交換、共享和開發利用。 本書首先介紹了數字出版元數據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其在國內外的發展狀況,然后針對數字出版全流程所涉及的元數據標準的內容、功能和特點給出了詳細的介紹和分析,包括用于出版物及其內容資源標識的ISBN、ISSN和DOI等標準,以及用于出版物及其內容資源描述的DC元數據、機讀目錄格式和圖書ONIX等標準,并給出一些元數據標準的應用示例。本書還對不同元數據的轉換技術進行了介紹。
數字出版理論、技術和實踐:數字出版元數據基礎 目錄
第1章 數字出版元數據概述
1.1 數字出版概況和發展
1.1.1 什么是數字出版
1.1.2 數字出版在我國的發展
1.2 元數據及元數據標準概況
1.2.1 什么是元數據
1.2.2 什么是元數據標準
1.2.3 元數據標準在數字出版中的作用
1.3 數字出版元數據標準概要
1.3.1 標識類標準
1.3.2 描述型元數據標準
1.3.3 元數據的互操作
第2章 標識類標準
2.1 isbn及其在中國
2.1.1 國際標準書號的起源及發展
2.1.2 isbn在中國的引入及發展
2.1.3 現行中國標準書號的構成
2.1.4 中國標準書號的實際應用
2.2 issn及其在中國
2.2.1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的起源及發展
2.2.2 issn在我國的情況
2.2.3 數字出版環境下的issn-l的出現和發展
2.3 isrc及其在中國
2.3.1 國際標準音像制品編碼的起源和發展
2.3.2 中國標準錄音制品編碼
2.3.3 isrc的管理與應用
2.4 isan、istc、iswc及其在中國
2.4.1 isan及其在中國
2.4.2 istc及其在中國
2.4.3 iswc及其在中國
2.5 doi及其在中國
2.5.1 doi的起源及發展
2.5.2 doi在我國的情況
第3章 圖書在版編目數據
3.1 cip的起源與發展
3.1.1 cip含義的理解
3.1.2 圖書在版編目的起源
3.1.3 圖書在版編目在國外的發展
3.1.4 圖書在版編目國際標準
3.1.5 中國圖書在版編目的發展歷程
3.2 標準主要技術內容
3.2.1 標準中的術語及定義
3.2.2 著錄數據
3.2.3 檢索數據
3.2.4 項目標識符
3.2.5 內容標識符
3.2.6 圖書在版編目數據選取規則
3.2.7 圖書在版編目數據的印刷格式
3.3 圖書在版編目在我國的應用及其意義
3.4 cip的發展趨勢
3.4.1 ecip
3.4.2 cip for e-books
第4章 中文圖書標識規則
4.1 編制背景與過程
4.2 相關標準
4.2.1 gb/t 12450—2001圖書書名頁
4.2.2 gb/t 12451—2001圖書在版編目數據
4.2.3 gb/t 5795—2006中國標準書號
4.2.4 gb/t 3792.2—2006普通圖書著錄規則
4.2.5 cy/t 39—2006圖書流通信息交換規則
4.3 本標準主要技術內容
4.3.1 范圍
4.3.2 標識數據的構成
4.3.3 標識數據的描述結構
4.3.4 數據元素的描述
4.3.5 標識數據的構成
4.4 本標準的應用
4.4.1 中文圖書標識數據應用實例
4.4.2 標識性編目
4.4.3 對數字出版的意義
第5章 圖書流通信息交換規則
5.1 cy/t 39—2006圖書流通信息交換規則概述
5.1.1 編制背景
5.1.2 編制過程
5.1.3 標準的定位
5.1.4 標準的特色
5.2 標準主要技術內容
5.2.1 概述
5.2.2 圖書流通信息交換的內容
5.2.3 圖書流通信息數據元素
5.2.4 文本文件交換規則
5.2.5 xml文件交換規則
5.2.6 xml文件輸出實例分析
5.3 本標準的應用
5.3.1 打通行業信息鏈,提升供應鏈價值
5.3.2 掌握出版動態,滿足市場需求
5.3.3 實現資源共享,加速商品流通
5.3.4 合理利用資源,降低交易成本
5.3.5 引用信息技術,規范業務行為
第6章 中文機讀目錄格式
6.1 機讀目錄格式概述
6.1.1 機讀目錄的起源
6.1.2 marc的特點
6.1.3 cnmarc的產生
6.2 cnmarc主要技術內容
6.2.1 范圍
6.2.2 cnmarc格式結構
6.2.3 記錄頭標詳細內容
6.2.4 數據字段詳細內容
6.3 cnmarc應用及記錄樣例
6.4 數字出版環境下marc的發展
第7章 dc元數據
7.1 都柏林核心元數據概述
7.1.1 數字資源、網絡資源對元數據標準的需求
7.1.2 都柏林核心元數據的起源及發展歷程
7.1.3 歷次dc會議的基本情況及主要成果
7.1.4 dc標準化的情況
7.1.5 dc在我國的引入與發展
7.2 標準主要技術內容
7.2.1 dc規范文檔概要
7.2.2 dc的15個核心元素
7.2.3 dc的修飾詞
7.2.4 dc元數據抽象模型
7.2.5 元數據應用綱要
7.3 dc元數據的應用實例
7.3.1 dc元數據在數字圖書館的應用
7.3.2 dc元數據在跨國公司研究專題數據庫的應用實例
7.3.3 dc元數據在旅游資源數據庫中的應用實例
7.4 dc元數據的未來發展重點
第8章 圖書onix標準
8.1 圖書onix標準概述
8.1.1 onix系列標準的起源
8.1.2 圖書onix的版本更新及應用
8.1.3 圖書onix在我國的標準化
8.2 圖書onix主要技術內容
8.2.1 圖書onix產品信息的總體構成
8.2.2 圖書onix數據元素總覽
8.2.3 圖書onix代碼表
8.3 圖書onix示例分析
8.4 圖書onix的應用前景
第9章 元數據轉換
9.1 元數據互操作問題的提出
9.2 解決元數據互操作問題的技術途徑
9.2.1 語義互操作
9.2.2 語法互操作
9.2.3 結構互操作
9.2.4 基于協議的互操作
9.3 數字出版元數據的轉換
9.3.1 marc的xml交換格式及其應用
9.3.2 dc與cnmarc的轉換
9.3.3 onix與marc的轉換
9.3.4 元數據與本體之間的映射
第10章 數字出版元數據的趨勢與未來
10.1 元數據標準的協調與互操作
10.2 元數據服務的強化
10.3 元數據工作的專業化、自動化和社會化
10.4 結束語
參考文獻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