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半整體式無縫橋梁新體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4111457
- 條形碼:9787114111457 ; 978-7-114-1114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半整體式無縫橋梁新體系 本書特色
無縫橋梁具有維護費用少、行車舒適等優點,是 一種值得推薦的橋梁類型。《半整體式無縫橋梁新體 系》系統介紹了作者的團隊歷經15年在半整體式無縫 橋梁新體系方面所做的原創性研究成果。主要內容包 括:半整體式全無縫橋梁的基本性能、抗震性能、設 計計算方法,單縫橋梁技術,以及不同類型(直橋、 斜橋、彎橋)、不同地質和環境條件下的典型工程應 用情況。 邵旭東專著的《半整體式無縫橋梁新體系》可供 橋梁工程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教師,以及 從事橋梁工程科研、設計和施工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
半整體式無縫橋梁新體系 內容簡介
《半整體式無縫橋梁新體系》內容簡介:無縫橋梁具有維護費用少、行車舒適等優點,是一種值得推薦的橋梁類型。《半整體式無縫橋梁新體系》系統介紹了作者的團隊歷經15年在半整體式無縫橋梁新體系方面所做的原創性研究成果。主要內容包括:半整體式全無縫橋梁的基本性能、抗震性能、設計計算方法,單縫橋梁技術,以及不同類型(直橋、斜橋、彎橋)、不同地質和環境條件下的典型工程應用情況。
半整體式無縫橋梁新體系 目錄
1.1 中、小型梁橋的主要病害
1.2 國內外無縫橋梁結構形式及其發展現狀
1.3 國內外整體式無縫橋梁的研究現狀
1.4 半整體式全無縫橋梁新體系
1.5 不同類型無縫橋梁的適用范圍
1.6 本章小結
第2章 半整體式全無縫橋梁溫降效應試驗研究
2.1 加筋板的拉力一變形一裂縫寬度間關系試驗
2.2 加筋接線路面整體模型試驗
2.3 整體模型試驗結果分析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無縫橋梁體系的基本設計理論與方法
3.1 引言
3.2 連續配筋路面橫向裂縫開裂機理
3.3 溫度變化時無縫橋梁體系受力分析
3.4 溫降時接線路面裂縫分析
3.5 錨固地梁受力分析與計算
3.6 主梁受力計算
3.7 接線路面厚度設計與計算
3.8 接線路面長度及配筋設計與計算
3.9 端部地梁設計與計算
3.10 基于彈性地基梁的搭板計算方法
3.11 本章小結
第4章 全無縫斜交橋的溫變效應
4.1 有限元模型
4.2 溫度變形分析
4.3 主梁內力分析
4.4 支座反力分析
4.5 搭板和接線路面內力分析
4.6 溫度作用下搭板和接線路面相對滑移及裂縫分布和鋼筋應力
4.7 無縫化斜橋與傳統斜橋的性能對比
4.8 本章小結
第5章 臺后工后沉降分析
5.1 引言
5.2 半整體式橋臺后工后沉降試驗研究
5.3 工后沉降理論分析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無縫橋梁抗震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接線路面彈塑性拉伸力學特性理論和試驗分析
6.3 抗震計算實例
6.4 抗震性能敏感性分析及設計建議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半整體式全無縫橋梁構造設計
7.1 總體構造
7.2 主要材料
7.3 梁板構造
7.4 墩臺構造
7.5 支座構造
7.6 搭板構造
7.7 接線路面
7.8 抗震措施
7.9 橋臺及臺后結構設計標準圖
7.10 本章小結
第8章 用于大中型橋梁的單縫橋梁技術
8.1 單縫橋梁與新體系全無縫橋梁的區別
8.2 單縫橋梁溫度中心的計算
8.3 影響單縫橋梁受力性能的因素
8.4 單縫橋梁的構造特點
8.5 本章小結
第9章 典型工程應用
9.1 新型無縫橋梁的施工技術要點
9.2 斜交梁橋——李和村橋
9.3 曲線梁橋——河口中橋
9.4 舊橋改造項目——清遠龍塘橋
9.5 單縫橋梁依托工程——清遠大燕坑橋
9.6 小橋的簡易無縫化技術
9.7 本章小結
附錄a 橋臺及臺后結構設計標準圖
參考文獻
名詞索引
半整體式無縫橋梁新體系 作者簡介
邵旭東,博士,1961年生于浙江富陽,湖南大學二級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湖南大學橋梁工程系主任、橋梁研究所所長,橋梁工程“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兼任湖南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高校985工程”創新團隊負責人,中國公路學會橋梁與結構工程分會常務理事、茅以升橋梁基金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IABSE)會員、湖南省橋梁學會副理事長、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等職。 主要研究方向為大跨與新型橋梁結構,在研發橋梁結構新體系、攻克鋼橋的主要技術瓶頸、消除大跨徑箱梁橋開裂頑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已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交通運輸部重大科技專項、大型橋梁專題研究等50余個項目的研究。在國際橋梁界頂級刊物——美國ASCE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6篇,其他高級別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發明專利授權8項,主持編著并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了《橋梁工程》、《橋梁設計百問》、《橋梁設計與計算》等四部專著和教材,其中《橋梁工程》教材已印刷14次六萬余冊,被國內20余所主要高校采用,受到廣泛好評。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三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