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環境質量評價與系統分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016271
- 條形碼:9787565016271 ; 978-7-5650-162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質量評價與系統分析 本書特色
環境系統是一個龐大復雜的有機綜合體,具有多級遞階結構、多輸入、多變量、多目標以及在時間、空間、數量上具有隨機性和不確定性等特點。因此,需要進行大批量的數據運算和統計分析,在規劃、決策和評價時還要使用系統*優化技術。這些任務只有借助計算機才能解決。《環境質量評價與系統分析/高等學校教材》不討論計算機編程,而是使用Excel電子表格來解決環境評價的統計分析和系統*優化問題,這在環境評價學習階段對于認識概念和掌握算法有很大的幫助。配合教學,《環境質量評價與系統分析/高等學校教材》提供了例題的Excel模板,對計算機技術不很熟練的讀者可以對照例題,按步驟學習操作;也可以在模板中直接代入數據,改變初始或邊界條件用于實際運算。
環境質量評價與系統分析 內容簡介
《環境質量評價與系統分析/高等學校教材》分為環境質量評價與系統分析、環境質量評價的數學模型、污染源評價與總量控制、大氣環境質量評價及影響預測、水環境質量評價和影響預測、環境噪聲影響預測及評價、環境系統*優化等章節,每章均附有學習指導和思考題與習題。本書*大特色在于將環境評價與系統分析有機結合起來,并將Excel軟件引入環評,使許多環境評價問題不需編程就可以解決。全書涵蓋了環評學科的基本內容,包含了當今環境學科中許多新理論、新方法。本書對基本概念的敘述由淺入深;在內容安排上注意系統性和層次性;對方法和技術的介紹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環境質量評價與系統分析/高等學校教材》既是高等學校環境工程、市政工程、城市規劃、給水排水、環境監測、環境科學與管理以及其他專業的本科和專科學生教材,也可作為相關科技人員的參考資料。
環境質量評價與系統分析 目錄
1.1 環境質量評價的概念
1.1.1 環境質量與環境質量評價
1.1.2 環境影響評價
1.2 環境保護的法規和標準
1.2.1 環境保護的法規
1.2.2 環境保護的標準
1.3 環境系統分析的概念
1.3.1 系統的定義和分類
1.3.2 系統分析的基本概念
1.3.3 環境系統分析
1.3.4 環境質量評價與環境系統分析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二章 數學模型概述
2.1 數學模型的定義和分類
2.2 數學模型的建立
2.2.1 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
2.2.2 對模型的基本要求
2.2.3 數學模型的驗證和誤差分析
2.3 Excel在建立數學模型中的應用
2.3.1 污水處理的線性回歸分析
2.3.2 結構分析和曲線擬合
2.3.3 用Excel進行參數估計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三章 環境質量評價的數學模型
3.1 指數評價模型
3.1.1 單因子指數
3.1.2 多因子指數
3.1.3 空氣質量指數
3.2 環境質量的分級聚類模型
3.2.1 積分值分級法
3.2.2 模糊綜合評價法
3.3 污染物的運動變化模型
3.3.1 污染物在環境介質中的運動變化
3.3.2 污染物運動變化的基本模型
思考題與習題
第四章 污染源評價與總量控制
4.1 污染源調查
4.1.1 污染源及污染物
4.1.2 污染源調查
4.2 污染物排放量的確定
4.2.1 物料衡算法
4.2.2 經驗系數法
4.2.3 實測計算法
4.3 污染源評價
4.3.1 污染源評價的概念和目的
4.3.2 等標污染指數
4.3.3 等標污染負荷
4.3.4 污染負荷比
4.4 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證制度
4.4.1 環境容量是一種功能性資源
4.4.2 總量控制
4.4.3 排污許可證制度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五章 大氣環境質量評價及影響預測
5.1 大氣層和大氣污染
5.1.1 大氣層概述
5.1.2 大氣層的結構
5.1.3 大氣污染及其主要影響因素
5.2 大氣邊界層的溫度場
5.2.1 氣溫的垂直分布
5.2.2 大氣靜力穩定度及其判據
5.2.3 逆溫
5.3 湍流擴散的基本理論
5.3.1 湍流的基本概念
5.3.2 湍流擴散理論
5.3.3 點源擴散的高斯模式
5.4 煙氣抬升與地面*大濃度計算
5.4.1 煙氣抬升高度公式
5.4.2 我國煙氣抬升高度的計算方法
5.4.3 地面*大濃度
5.5 點源特殊擴散模式
5.5.1 封閉型擴散模式
5.5.2 熏煙型擴散模式
5.5.3 小風和靜風時的點源擴散模式
5.6 非點源擴散模式
5.6.1 線源擴散模式
5.6.2 多源和面源排放模式
5.6.3 體源擴散模式
5.7 大氣湍流擴散參數的計算和測量
5.7.1 由常規氣象資料求大氣穩定度
5.7.2 擴散參數σy,σx、σz:的確定
5.7.3 大氣湍流擴散參數的測量
5.8 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及預測
5.8.1 大氣環境影響評價
5.8.2 大氣環境影響算例
思考題與習題
第六章 水環境質量評價和影響預測
6.1 水體與水體污染
6.1.1 水體與水體污染
6.1.2 水體污染物及污染源
6.1.3 水體污染類型
6.2 河流水質模型
6.2.1 河流水質模型簡介
6.2.2 河流的混合稀釋模型
6.2.3 守恒污染物在均勻流場中的擴散模型
6.2.4 非守恒污染物在均勻河流中的水質模型
6.2.5 Streeter-Phelps(S-P)模型
6.2.6 河流水質模型中的參數估值
6.3 湖泊水庫模型與評價
6.3.1 湖泊環境概述
6.3.2 湖泊環境質量現狀評價
6.3.3 湖泊環境預測模式
6.4 地面水環境影響評價
6.4.1 評價目的、分級及程序
6.4.2 環境影響評價大綱
6.4.3 項目分析和污染源調查
6.4.4 地區水環境調查
6.4.5 水環境影響預測及評價
6.4.6 清潔生產和水污染防治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七章 環境噪聲影響預測及評價
7.1 環境噪聲基礎
7.1.1 聲音的產生和基本概念
7.1.2 環境噪聲
7.1.3 環境噪聲評價量及其計算
7.2 聲環境現狀調查和評價
7.2.1 現狀調查
7.2.2 現狀評價
7.3 環境噪聲預測模型
7.3.1 聲源聲級A的確定
7.3.2 戶外噪聲傳播衰減計算
7.3.3 墻壁隔聲量的計算
7.4 噪聲環境影響評價
7.4.1 噪聲評價工作程序和等級
7.4.2 噪聲環境影響報告內容
思考題與習題
第八章 環境系統*優化
8.1 環境規劃和系統*優化
8.1.1 城市環境規劃
8.1.2 環境系統*優化
8.2 線性規劃的概念
8.2.1 線性規劃問題
8.2.2 線性規劃問題的標準形式
8.3 圖解法解二維線性規劃問題
8.3.1 可行域和目標線
8.3.2 靈敏度分析
8.4 單純形法解LP問題
8.5 對偶線性規劃模型
8.5.1 由算例認識對偶問題
8.5.2 線性規劃的對偶模型
8.5.3 影子價格
8.6 Excel的規劃求解
8.7 規劃求解在大氣污染控制中的應用
8.7.1 污染物排放控制
8.7.2 大氣質量管理的污染物遷移模型
思考題與習題
附錄
參考文獻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