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面對高考:怎樣閱讀古典詩詞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3082910
- 條形碼:9787203082910 ; 978-7-203-0829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面對高考:怎樣閱讀古典詩詞 本書特色
本書是根據考試大綱中對古典詩詞的考試要求編寫的。作者本著從淺到深、由易到難的原則,依據詩詞的主題,將古典詩詞劃分為:山水田園詩、邊塞征戰詩、詠物寄志詩等十類,有利于考生快速了解和掌握詩詞,體會詩人所抒發的思想感情和觀點態度等。高中語文《考試大綱》中對古典詩詞的考試要求有兩點:一、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二、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其實這兩點要求,已經涵蓋了欣賞詩詞的全部內容。本著從淺到深、由易到難的原則,作者逆序對這兩點要求作較詳細的講析。
面對高考:怎樣閱讀古典詩詞 內容簡介
本書是根據考試大綱中對古典詩詞的考試要求編寫的。作者本著從淺到深、由易到難的原則,依據詩詞的主題,將古典詩詞劃分為:山水田園詩、邊塞征戰詩、詠物寄志詩等十類,有利于考生快速了解和掌握詩詞,體會詩人所抒發的思想感情和觀點態度等。高中語文《考試大綱》中對古典詩詞的考試要求有兩點:一、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二、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其實這兩點要求,已經涵蓋了欣賞詩詞的全部內容。本著從淺到深、由易到難的原則,作者逆序對這兩點要求作較詳細的講析。
面對高考:怎樣閱讀古典詩詞 目錄
**章 評價古典詩詞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節 閱讀古詩七字法
第二節 田園山水詩
飲酒(其五)
歸園田居(其三)
鷓鴣天·代人賦
錢塘湖春行
春山夜月
新晴山月
望天門山
第三節 邊塞征戰詩
從軍行(其四、其五)
出 塞
涼州詞
涼州詞
逢人京使
隴西行(其二)
過五原胡兒飲馬泉
第四節 詠物寄志詩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其一)
畫眉鳥
畫菊
卜算子·詠梅
楊柳枝詞
題菊花
菊花
第五節 詠史懷古詩
題烏江亭-
夏日絕句
焚書坑
越中覽古
西塞山懷古
烏衣巷
蜀相
第六節 愛情閨怨詩
上邪
無題
遺林鴻
長相思·汴水流
夢江南·梳洗罷
閨怨
一剪梅·紅藕香殘
第七節 思鄉懷遠詩
子夜吳歌
菩薩蠻·平林漠漠
靜夜思
攤破浣溪沙
虞美人·春花秋月
渡漢江
月 夜
第八節 送別贈答詩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離思五首(其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芙蓉樓送辛漸
送柴侍御
送元二使安西
送魏萬之京
第九節 愛國民生詩
南鄉子·京口北固亭有懷
再經胡城縣
山中寡婦
州橋
春望
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
題臨安邸
第十節 哲理言志詩
賦得古原草送別
問友
放言五首(其三)
任運
煎茶坪題壁(其四)
觀書有感
題西林壁
第十一節 解題指津
第二章 鑒賞古詩詞的形象、語言
**節 意象和意境
山居秋暝(意象、意境例)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意象例)
漁歌子(意境例)
登高(意象例)
峨眉山月歌(意境例)
從軍北征(意境例)
第二節 鑒賞詩歌的形象
江雪(人物形象例)
席上贈妓(人物形象例)
又呈吳郎(人物形象例)
秋興八首(其一)(景物形象例)
渭川田家(景物形象例)
春歸(景物形象例)
病牛(事物形象例)
昭君怨·梅花(事物形象例)
北陂杏花(事物形象例)
桂源鋪(事物形象例)
第三節 鑒賞詩詞的語言
旅夜書懷(煉字、語言風格例)
登岳陽樓(煉字、語言風格例)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煉字例)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煉字例)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語言風格例)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語言風格例)
使至塞上(煉句例)
念奴嬌·赤壁懷古(語言風格例)
第四節 解題指津
第三章 鑒賞古詩詞的表達技巧
**節 抒情方式
登幽州臺歌(直接抒情例)
南園十三首(其五)(直接抒情例)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托物抒情中有直接抒情例)
惠崇春江曉景(借景抒情例)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借景抒情、直接抒情例)
山房春事(借景抒情例)
望江南·多少恨(以樂景寫哀情例)
賣炭翁(敘事抒情例)
秋思(敘事抒情例)
菊(借物抒情例)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借物抒情例)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用典抒情例)
夜泊牛渚懷古(用典抒情例)
第二節 描寫手法
長干曲(白描例)
謁金門·風乍起(白描例)
秦樓月·樓陰缺(動靜例)
淮中晚泊犢頭(動靜例)
宿甘露僧舍(虛實例)
風人松·聽風聽雨過清明(虛實例)
送李端(烘托例)
賣花聲·題岳陽樓(烘托例)
暮春歸故山草堂(烘托、渲染例)
清平樂·獨宿博山庵(渲染例)
游園不值(抑揚例)
賈生(抑揚例)
第三節 修辭手法
采桑子·別情(比喻例)
懷古(借代例)
秋波媚·秋到邊城角聲哀(擬人例)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擬人、夸張例)
商鞅(對比例)
塞鴻秋·潯陽即景(比喻、對偶例)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比喻、雙關例)
再游玄都觀(比喻、雙關例)
鶯梭(設問例)
詠懷古跡(其三)(反問例)
長歌行·青青同中葵(比興例)
第四節 其他藝術手法
夜雨寄北(想像例)
踏莎行·候館梅殘(想像例)
生查子·春山煙欲收(聯想例)
詠柳(象征例)
孤桐(象征例)
繚綾(卒章 顯志例)
山坡羊·潼關懷古(卒章 顯志例)
臺城(無理而妙例)
寄人(無理而妙例)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起承轉合例)
征人怨(起承轉合例)
第五節 解題指津
附:實戰演練
解題及答案
本書賞析詩(詞)目(按時代作者排序)
后記
面對高考:怎樣閱讀古典詩詞 作者簡介
雷俊彪,太原市第三實驗中學高中語文教師。曾獲“教學能手”“太原市十佳百優教師”稱號。 在《語文教學通訊》《語文報》等報刊發表教學論文十余篇,在《山西日報》《德育報》等十多家報刊發表文學類作品數十篇,參與編寫《現代漢語教程》(副主編,氣象出版社,1994年版)及現代漢語工具書等3部。參與編寫的校本教材《弟子規篇》(副主編)獲“lfLl西省優秀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一等獎,參與設計的“312自主·導學案”獲“太原市2013年課堂教學模式優秀成果”一等獎。吳小秋,筆名夏末,山西省呂梁教育學院原副院長,中文系教授。從事中學、師范、大學教學和研究工作。 出版《現代漢語解疑辨析》(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1993年版)、《秋語》(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12年版)等3部著作。參與編寫教材、教學資料10多部。在《人民教育》《中學語文教學》等20多種報刊發表論文60多篇。1992年獲“呂梁地區首批專業技術人才”稱號。1998年住課改試驗優質課評選巾獲全省一等獎,前后兩次應省、市教研室邀請錄制示范課,由山西音像出版社出版。被收入《中國專家大辭典》《中華人物辭海》《中國教商專家名典》等十多部人物志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