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區位因素對技術創新的約束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146917
- 條形碼:9787564146917 ; 978-7-5641-469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區位因素對技術創新的約束研究 本書特色
《區位因素對技術創新的約 束研究》對區域技術創新的區位約束規律進行深層挖 掘后提出,區位是一 個以土地為載體的經濟空間場,由區位內源、區位通 道、區位場構成,區域技術 創新過程可以分為開發網絡、研究網絡、生產網絡三 個子過程;區位對區域技 術創新的約束主要表現為區位內源、區位通道、區位 場對區域技術創新的約 束。本研究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相結合,利用定量分 析等非線性研究方法對 約束區域技術創新的區位問題進行多維度分析研究, 拓展了現有區位理論的 研究方法,深化了對區位的理解和認識,在經典區位 理論的基礎上,構建了區 域技術創新的區位約束理論模型,揭示了區域技術創 新的區位約束規律,為優 化區位,促進區域技術創新,進而提升區域創新能力 從區位方面提出了理論依 據與治理措施。 《區位因素對技術創新的約束研究》對優化區位 ,促進區域技術創新,進而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具有深 刻 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區位因素對技術創新的約束研究 內容簡介
本研究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相結合, 利用定量分析等非線性方法對約束區域技術創新區位問題進行多維度分析研究, 拓展了現有區位理論的研究方法, 深化了對區位的理解和認識。在經典區位理論的基礎上, 構建了區域技術創新的區位約束理論模型, 揭示了區域技術創新的區位約束規律, 為優化區位, 促進區域技術創新, 進而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從區位方面提出了理論依據與治理措施。案例分析所揭示的區域技術創新的區位約束規律具有普遍性, 對研究中國其他區域技術創新的區位約束也具有借鑒價值。
區位因素對技術創新的約束研究 目錄
1.1 研究問題的提出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區域
1.2.2 區域經濟
1.2.3 區位
1.3 本研究的創新點
1.4 本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4.1 本研究的目的
1.4.2 本研究的意義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體系
1.5.1 本研究的思路
1.5.2 研究的框架體系及方法
2 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綜述
2.1 區位內源研究
2.1.1 器物層區位內源研究
2.1.2 區位制度研究
2.1.3 區位文化研究
2.1.4 區位內源研究的不足之處
2.2 區位通道研究
2.2.1 古典區位理論對區位通道的研究
2.2.2 現代區位理論對區位通道的研究
2.2.3 區位通道研究的不足之處
2.3 區位場研究
2.3.1 區位資源集聚性研究
2.3.2 區位技術外部性研究
2.4 區位因素對技術創新的約束研究的不足之處
3 區域技術創新的形成過程
3.1 區域技術創新的開發網絡
3.1.1 互補性商務關系創新
3.1.2 競爭性商務關系創新
3.1.3 市場創新
3.1.4 區域開發網絡加速技術創新的路徑
3.2 區域技術創新的研究網絡
3.2.1 顯性知識創新
3.2.2 隱性知識創新
3.2.3 區域技術創新
3.3 區域技術創新的生產網絡
3.3.1 漸進式產品創新
3.3.2 顛覆式產品創新
3.3.3 區域產品創新
3.4 區域技術創新評價
4 區位系統要素的結構組成
4.1 區位結構模型及研究假設
4.2 研究方法
4.3 數據分析
4.3.1 量表的信度分析
4.3.2 量表的效度分析
4.3.3 模型的擬合優度分析
4.3.4 模型的主要參數分析
5 區域技術創新的區位約束模型
5.1 區位對區域技術創新的約束原理
5.1.1 回聲模型
5.1.2 刺激—反應模型
5.1.3 區位對區域技術創新的約束
5.2 研究模型與理論假設
5.3 研究方法
5.4 數據分析
5.4.1 量表的信度分析
5.4.2 量表的效度分析
5.4.3 模型的擬合優度分析
5.4.4 模型的主要參數分析
6 區位內源對區域技術創新的約束
6.1 元區位對區域技術創新的約束
6.1.1 元區位約束區域技術創新的蝴蝶效應
6.1.2 元區位約東區域技術創新的途徑
6.1.3 克服元區位約束區域技術創新的路徑選擇
6.2 區位規則對區域技術創新的約束
6.2.1 創新文化對區域技術創新的約束
6.2.2 創新制度對區域技術創新的約束
6.3 器物性區位要素對區域技術創新的約束
6.3.1 運輸指數對區域技術創新的約束
6.3.2 勞動指數對區域技術創新的約束
6.3.3 技術指數對區域技術創新的約束
7 區位通道對區域技術創新的約束
7.1 區位通道約束區域技術創新的差異性
7.2 區位通道約束區域技術創新的路徑
7.2.1 區位要素途徑
7.2.2 區位規則途徑
7.3 案例分析
7.3.1 區位通道的現狀
7.3.2 區位通道的系統動力學模型
7.3.3 區位通道的省內分析
8 區位場對區域技術創新的約束
8.1 區位場的形成
8.1.1 區位場形成的動力
8.1.2 區位場形成的路徑
8.1.3 區位場外部性的表現
8.2 區位擋板
8.2.1 自然擋板
8.2.2 文化擋板
8.2.3 制度擋板
8.3 實際案例
8.4 經濟模型分析
8.4.1 拓撲模型
8.4.2 拓撲分析
8.4.3 拓撲模型與實際的對比
9 突破區位約束 提升區域技術創新能力的對策建議
9.1 區域技術創新的區位約束因素
9.1.1 區位內源的約束因素
9.1.2 區位通道的約束因素
9.1.3 區位場的約束因素
9.2 提升區域技術創新能力的對策建議
9.2.1 健全創新制度,培育創新文化
9.2.2 優化創新環境,吸引創新人才
9.2.3 整合創新資源,提高創新競爭力
10 結論與展望
10.1 研究結論
10.2 研究展望
附錄
參考文獻
區位因素對技術創新的約束研究 作者簡介
孫衛東(1967—),男,江蘇淮安人,管理學博士,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國家商務管理培訓師,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美國紐約理工大學公派訪問學者,中國粳稻米產業協會專家委員,江蘇省大米協會理事,多家企業管理顧問。主持省級以上課題4項,在CSSCI等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 魯銘(1971—),男,河南淮陽人,管理學博士,河南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教師,主要從事經濟管理與創新管理研究,近年來主持及參與國家級、省部級、廳級課題5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10余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