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人生教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615359
- 條形碼:9787512615359 ; 978-7-5126-153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生教育 本書特色
圣賢教育系列叢書 圣賢教育系列叢書之一:《智慧教育》,重在開示佛陀圓滿生命教育,融合中華傳統文化、哲學與現代科學,證明佛法真理,以啟世人歸向真實智慧之信仰; 圣賢教育系列叢書之二:《道德教育》,重在開示中華民族傳統文教圣賢教導,闡述中華民族本土道統文明之偉大價值,宣示人生修學之根本; 圣賢教育系列叢書之三:《人生教育》,重在打破一切成見,正本清源地認識包括佛法在內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關于因果教育、倫理道德教育的基礎內容; 圣賢教育系列叢書之四:《生命教育》,開示佛陀一代時教之核心精髓,闡釋生命真實本來,以念佛法門導歸人生*高成就。 東方傳統文明,崇尚自然而一體圓融。因此上述四冊,每一分冊既突出主要,又盡量圓滿包含佛陀教育、圣賢教育中因果教育、倫理道德教育的所有內容。一冊而圓攝四冊之理念,四冊而歸宿一冊之宗旨。
人生教育 內容簡介
2012年,八十六歲的凈空老教授潑墨疾書:“安身立命,教學為先;創業齊家,教學為先;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義之邦,教學為先;穩定和諧,教學為先;國豐民安,教學為先;太平盛世,教學為先;長治久安,教學為先;諸佛報土,教學為先;極樂世界,教學為先。”十個“教學為先”,指出以上所有,“皆以教學功德成就者也”。 教學為先,講的是用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人;教學為先,講的是對領導者和群眾都要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圣賢教育,威力無窮。教學為先,能解決一切問題。 中共中央黨校資深教授任登第為叢書做序并誠摯推薦,指出“圣賢教育系列叢書”是集儒釋道之大成,是進行精神文明建設的*佳寶典,大眾若以崇敬之心,學習、實踐,一切人間災難都能夠化解,一切人間奇跡都可以創造出來。 當代佛門大德釋凈空老教授從2010年4月5日至2011年9月18日,依黃念祖老教授所作《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解》文本,對《無量壽經》進行詳細講解,其六百集講解文稿匯集為《凈土大經解演義》。這個文本全面深入徹底地闡述了大乘佛法凈土宗的修學理念和精神原則,是系統了解佛教凈土宗學術與實際修養的讀本。 釋凈空老教授是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榮譽博士、印度尼西亞伊斯蘭教州立大學榮譽博士、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榮譽博士及榮譽教授、昆士蘭大學榮譽教授。他老人家不但精通佛學,且年高德劭、閱歷豐富、學問淵博,尤致力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復興。他在《凈土大經解演義》中,不但系統介紹大乘佛法,闡述凈土宗的修學理念,更極力提倡繼承與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因此,《凈土大經解演義》不但是認識大乘佛法凈土宗的重要讀物,還是探索佛學究竟義理的高品位的著述,更是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思想和道德修養的上佳讀本。 為適應生活、工作繁忙的各界人士的需求,我們從六百集《凈土大經解演義》中粹取精要,編輯為圣賢教育系列叢書,分別命名為《智慧教育》《道德教育》《人生教育》《生命教育》。希望能以精簡扼要的篇幅,讓大家從一個嶄新的視角,了解佛學、佛法與佛教,了解漢傳大乘佛法凈土宗的精義,并由此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風貌。
人生教育 目錄
“圣賢教育”叢書前言……………………………………005
《人生教育》前言…………………………………………009
一、學佛是人生*高的享受………………………………001
二、佛法包含宇宙人生真相………………………………022
三、真實智慧才能圓滿解決問題…………………………059
(一)真實智慧從戒定中來……………………………061
(二)時時刻刻不離經教…………………………077
四、吉兇禍福自己可以做主………………………………110
五、斷惡修善,懺除業障,積功累德……………………132
六、相由心生,境隨心轉…………………………………150
七、看破放下,隨緣自在…………………………………175
八、覺悟明理,煩惱即是菩提……………………………200
九、佛氏門中,有求必應…………………………………209
十、倫理道德是真正的福報………………………………229
十一、入佛智慧成就圓滿生命……………………………242
(一)皈依佛教的實質………………………………242
(二)儒釋道的三個根………………………………245
(三)學佛功夫在放下三障……………………………250
(四)聽經聞教是克服煩惱、獲得成就的重要方法……262
(五)佛陀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凈土法門……………266
(六)佛法不離世間法………………………………273
(七)功德與福德的區別………………………………280
(八)放下執著成就凈業………………………………285
(九)天下和平要從自身做起…………………………304
人生教育 作者簡介
這是一位非常重視教育的老人,一生致力于弘揚中華儒釋道文化。他義務從事倫理、道德、因果教育,迄今已有五十余年,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為全世界的安定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 法師俗名徐業鴻,1927年生于中國安徽廬江,早年并不信佛。因愛好哲學,曾追隨一代大哲方東美教授學習東西方哲學。受方教授“佛經哲學是世界哲學最高峰”的啟發,由此深入經藏。之后,親蒙藏傳高僧章嘉呼圖克圖大師單獨教誨三年,直到大師圓寂。后追隨儒佛大家李炳南老教授學習并實踐佛法。 法師以佛陀為榜樣,一生致力于講經說法的教學工作,提出了以下幾個重要理念,并身體力行: 一、“佛教”是“佛陀的教育”,非宗教、非哲學,而是對一切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佛陀教育的理念,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釋迦牟尼佛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他是教育家,不是宗教家,更不是神、不是仙。 二、肯定“人之初,性本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通過落實“學儒、學佛、學道”,使中華文化真正達到利益個人乃至社會的實效。具體做法,則包含:講經說法不間斷;創辦儒釋道弘法人才培訓班;建立倫理道德示范區;弘揚中華文化,提倡全民普世教育;推動企業落實家文化,承傳中華傳統家道家規;等等。 三、“世界宗教是一家”。法師從不排斥其他宗教,而是以博大的心胸,真誠地學習各宗教經典,盡心盡力投入宗教團結、社會安定、世界和平等方面的教化工作,更進一步倡導所有宗教都應回歸教育。法師團結了新加坡的九大宗教,又把印尼六大宗教團結在一起,還在聯合國發表了多次和平主題演講,為世界宗教的和諧共榮拉開了序幕。 四、大力弘揚孝道,提倡扎根教育,從根本挽救中華文化,從根本挽救世道人心。法師指出儒家的根是《弟子規》、道家的根是《太上感應篇》、佛家的根是《十善業道經》,唯有扎好根基,才能建立修身之本,進而達成治國平天下之效,也才能使文化綿延不斷。 五、指出“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是學習儒釋道文化能否成就的關鍵。法師追隨李炳南教授十年間,即嚴格遵守師承,心無旁騖。而自2010年起,老人家開始專講《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解》,為世人做出最佳典范。 簡言之,“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是法師立身處世不變的心境與行持。普令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則是法師畢生努力、雖死不悔的志愿。
- >
山海經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