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藝術與文化-(插圖修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22717
- 條形碼:9787550222717 ; 978-7-5502-2271-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藝術與文化-(插圖修訂版) 本書特色
《中國藝術與文化》自2001年初版以來,已被芝加哥大學、斯坦福大學、華盛頓大學等美國多所院校采用為教材。2006年,作者在初版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在保持通俗易懂的風格基礎上,更能迎合讀者對新知的渴求。
以往藝術史教材多以類別如山水畫、書法、陶器等為綱,本書則打破國內編寫此類教材的窠臼,以中國人所熟知的朝代入手,兼陳這一朝代或階段的社會背景、宗教等信息,還原藝術本身的歷史場景,使其具有更多的社會性。本書以開放的視野,為讀者提供一窺中國藝術與文化的門徑,知其梗概,啟發志趣,在吸收借鑒西方學者的研究視角的基礎上,*終形成自己對中國藝術文化史的認識。
同時,本書實現了歷史文本和圖像的完美融合。作者精心挑選358幅圖片,隨文配圖,間以考古和風格分析等多種方法相結合,達到圖為文之輔,文為圖之質的境界。中譯本挑選書中的精美圖片作為彩插,相信讀者必將為那流光溢彩的藝術之美所折服。
中國藝術與文化-(插圖修訂版) 內容簡介
杜樸、文以誠合著的《中國藝術與文化》在內容上比以往的中國美術史教材有很大擴展,而且在寫作和闡釋方法等方面也有開創之功。兩位作者都是研究中國藝術的專家,因而他們撰寫的篇章綜述學界成果、征引晚近的考古發現,并富于原創性。此書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把7000年的中國美術史置于社會、歷史、政治、禮儀和宗教等一系列“原境”中考察。其著眼點超越了對藝術美和形式發展的單純介紹。二是全書基于對中國美術的新界定:不僅涉及屬于社會高層的禮儀重器和文人書畫,也涵蓋大眾視覺文化;不僅討論藝術的形式表現,也介紹藝術生產的技術和方法。許多美國大學選用此書作為教材,我在教學中也深感其豐富內容和細致分析有助于提高學生對中國美術史的理解。
巫鴻,芝加哥大學講座教授、美國文理學院院士
百年來中國考古的發現和研究奠定了中國美術史的基礎,也不斷修正改寫以往學者對中國美術史研究的結論!吨袊囆g與文化》一書是美國權威學者對中國美術考古成果的*新全面審視,并從獨特的文化視角闡述藝術品的內涵及其產生的社會背景。該書中譯本不僅可作為我國藝術史專業的教材,而且對于喜愛中國歷史與文化的讀者而言,也是一部圖文并茂、耳目一新、值得閱讀的佳作。
安家瑤,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
本書以西方的眼光和國際的立場對中國文化與藝術進行了一次通盤的陳述。對于生在其中的國人來說,借此可以反觀自我的文化,也可以重新思考西方和東方的觀念差異造成的理解上的差距。差距產生了特殊的美感,也隱含了有意或無意的誤讀。在此不僅讀到知識,更能讀到見識,見識幫助我們了解其他文化的人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和評價。
朱青生,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這部書的行文靈動巧妙,舉重若輕地處理了許多復雜問題,十分富有個性。尤其值得肯定的是,……這部書并不是灌輸常識和提供背誦條目的手冊,而是通向新問題和新研究的入口。這也是我喜歡這部書的一個原因。
鄭巖,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
中國藝術與文化-(插圖修訂版) 目錄
序言 中國藝術與文化的另一種書寫 鄭巖
插圖目錄
專題目錄
導言
**章 史前淵源: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第二章 青銅時代早期:商和西周
第三章 青銅時代晚期:東周
第四章 *初的帝國:秦漢
第五章 佛教時代:分裂階段
第六章 新帝國:隋唐
第七章 宋代技術和文化
第八章 元代至明代中期的官方、個人和城市藝術
第九章 藝術體系與流通:晚明至清代中期
第十章 19—20世紀中國藝術的身份和群體
延伸閱讀
譯后記
出版后記
細目
序言 中國美術史的另一種書寫 鄭巖
插圖目錄
專題目錄
導言
**章 史前淵源: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1.1 村落社會
村落生活
死亡和墓葬
1.2 物質文化:制造器物
紅山和良渚文化的玉石
陶器
仰韶文化
東部沿海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1.3 物中的思想
動物和人的形象
第二章 青銅時代早期:商和西周
2.1 早期國家和社會
城邑
商王祭祀
君王和政體
戰爭
2.2 面向貴族的手工生產
青銅禮器
分析的條目
功能
器型和紋飾
母題和含義
2.3 商周之外
第三章 青銅時代晚期:東周
3.1 國家和社會
周代城市
戰爭:國之大事
3.2 服務于精英的手工生產
奢華的生活方式
服飾
漆器
玉器
銅器鑄造
春秋時期
戰國時期
3.3 禮儀和寫實
葬禮
寫實藝術
3.4 更廣的視野:北方和西南民族
第四章 *初的帝國:秦漢
4.1 帝國和社會
秦統一
漢代體制
秦漢都城
漢代社會
描繪精英生活
4.2 宮廷贊助和奢華藝術品
漆器、金屬制品和玉器
4.3 帝國的意識形態和世界觀
皇帝
秦始皇陵
漢代帝陵
神話和肖像
魂魄和死后世界
4.3 中土之外:邊域民族
第五章 佛教時代:分裂階段
5.1 國家和社會
北方都城
南方帝陵
北方貴族墓葬
5.2 佛教傳布
中亞和涼州佛教
北魏供養人
洛陽的宮廷資助
敦煌:早期敘事性圖畫
北齊的資助
5.3 奢侈品和精英藝術
炻器和釉
書法
繪畫
5.4 中土之外
第六章 新帝國:隋唐
6.1 國家和社會
新都:大興城和長安
皇家陵墓
宮廷生活場景
6.2 佛教的國家資助
寺廟和佛塔
龍門大像龕
敦煌唐代石窟
敦煌的佛教題材
藏經洞
6.3 精英生活和精英藝術
都市生活
書法
繪畫中的世俗題材
6.4 中土之外
第七章 宋代技術和文化
7.1 記錄日常生活
7.2 藝術的技術和經濟
宋代建筑和城市
陶瓷制造
7.3 風格和品位的社會調和
7.4 建構山水
7.5 藝術文化
宮廷文化
女性文化
文人藝術和文化
藝術文獻和話語
詩意繪畫的多樣性
佛教藝術文化
建筑
雕塑
宋代佛教圖像志
禪宗藝術
第八章 元代至明代中期的官方、個人和城市藝術
8.1 藝術和官方意識形態
8.2 宗教藝術和建筑的官方資助
8.3 景德鎮的制瓷業
8.4 文化精英的個人藝術
8.5 城市藝術
第九章 藝術體系與流通:晚明至清代中期
9.1 木刻版畫插圖
9.2 文人書畫
正統與文人畫的命運
9.3 欲望和記憶的藝術
懷舊的遺民藝術
9.4 商業和家居藝術
民居建筑
硬木家具
蘇州手工藝品
國內市場的瓷器
城市職業畫家
9.5 宮廷藝術
宮殿建筑
宮廷佛教藝術
宮廷藝術品
9.6 國際藝術
外銷瓷
其他外銷工藝品
清朝宮廷的歐洲藝術和歐洲藝術家
歐洲對中國的印象
第十章 19—20世紀中國藝術的身份和群體
10.1 自我形象
10.2 群體場所和公共空間
10.3 后文人藝術和國畫
10.4 實用藝術
插圖和設計藝術
通俗藝術
10.5 政治藝術
反映戰爭、反抗的圖像和宣傳畫
政治空間和藝術機構
諷刺與抗議
10.6 跨國藝術和先鋒運動
10.7 歷史的藝術
延伸閱讀
譯后記
出版后記
中國藝術與文化-(插圖修訂版) 作者簡介
著譯者簡介◆——————————————————————
杜樸(Robert L. Thorp),早期中國藝術領域的權威學者,華盛頓大學圣路易斯分校藝術史和考古系教授,著述豐碩。杜樸博士除了在遠東廣泛的游歷和田野考古工作,還合作策劃了幾個重要的展覽,并受邀在每個以中國藝術收藏著稱的美國博物館做講座。
文以誠(Richard Ellis Vinograd),1995年起任斯坦福大學藝術和藝術史系主任,晚期中國(宋代至今)藝術領域備受尊崇的學者,獲得眾多獎項和榮譽。著有《自我的界限:1600—1900年的中國肖像畫》(Boundaries of the Self: Chinese Portraits 1600—1900),在許多重要刊物上發表過文章和書評。文以誠博士經常受邀以演講者、評審或研討者的身份出席有關中國藝術和文化的會議和論壇。
張欣,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筑藝術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