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從16位到32位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5343420
- 條形碼:9787115343420 ; 978-7-115-3434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從16位到32位 本書特色
本書分為4篇,共14章,內容包括:計算機的硬件組成、8086匯編語言程序設計、8086 cpu特性及其總線操作、存儲器配置方法、接口和中斷技術、常用接口芯片及其應用、80386 cpu特性、32位匯編語言及其程序設計。
本書既有16位匯編語言與微機原理的內容,又有32位匯編語言的內容,可以作為非電類和電類相關專業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從事微機、單片機、dsp以及嵌入式系統的科研人員參考。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從16位到32位 內容簡介
1.理論適中,不講過多深奧的原理性的內容,也不講過多的原件內部結構 2.較系統地介紹了32位的基于windows控制臺的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方法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從16位到32位 目錄
第1篇 16位匯編語言部分
第1章 微機系統基礎知識
1.1 微機的發展、分類與應用
1.1.1 微機的發展過程
1.1.2 微機的分類和應用
1.2 微機系統的組成
1.2.1 微處理器
1.2.2 微型計算機
1.2.3 微型計算機系統
1.3 二進制數及運算
1.3.1 二進制數
1.3.2 二進制數的運算
1.3.3 數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1.3.4 帶符號數的溢出
1.4 編碼
1.4.1 bcd碼
1.4.2 字符的表示(ascii碼)
本章小結
第2章 計算機硬件組織的邏輯結構
2.1 8086 cpu的邏輯結構
2.1.1 cpu的基本功能
2.1.2 8086 cpu的邏輯結構
2.2 8086存儲器的邏輯結構
2.2.1 信息存儲
2.2.2 8086存儲器的分段結構
2.2.3 邏輯地址和物理地址
2.2.4 8086的存儲體
2.3 端口空間的邏輯結構
本章小結
第3章 8086指令系統
3.1 尋址方式
3.1.1 立即數尋址方式
3.1.2 寄存器尋址方式
3.1.3 直接尋址方式
3.1.4 寄存器間接尋址方式
3.1.5 寄存器相對尋址方式
3.1.6 基址變址尋址方式
3.1.7 基址變址相對尋址方式
3.1.8 隱含尋址方式
3.2 指令系統
3.2.1 數據傳送指令
3.2.2 標志位設置/處理器控制指令
3.2.3 算術運算指令
3.2.4 串操作指令
3.2.5 邏輯運算指令
3.2.6 移位指令
3.2.7 控制轉移指令
本章小結
第4章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4.1 程序設計語言與匯編語言
4.2 匯編語言源程序
4.2.1 匯編語言源程序結構
4.2.2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過程
4.2.3 匯編語言中的語句
4.2.4 返回dos
4.3 偽指令
4.4 dos系統功能調用和bios功能調用
4.4.1 概述
4.4.2 系統功能調用方法
4.4.3 常用dos功能調用
4.5 結構化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方法
4.5.1 程序設計的基本步驟
4.5.2 順序、分支與循環程序結構
4.6 子程序結構及參數傳遞方法
4.7 宏匯編
本章小結
第2篇 16位微機原理部分
第5章 8086 cpu
5.1 8086 cpu的外部特性
5.2 8086 cpu的工作模式及其配置
5.2.1 8086 cpu*小工作模式下的典型配置
5.2.2 8086 cpu*大工作模式下的典型配置
5.3 *小模式下的總線操作
5.3.1 時鐘周期、總線周期及指令周期
5.3.2 總線操作
本章小結
第6章 存儲器
6.1 存儲器概述
6.1.1 存儲器的分類
6.1.2 半導體存儲器主要性能指標
6.1.3 存儲器芯片的一般結構
6.2 隨機存儲器
6.2.1 靜態隨機存儲器(sram)
6.2.2 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
6.2.3 雙口ram
6.3 只讀存儲器
6.3.1 紫外線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prom)
6.3.2 電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2prom)
6.3.3 快速擦寫存儲器(flash memory)
6.4 存儲器地址選擇
6.4.1 線選法
6.4.2 全譯碼法
6.4.3 部分譯碼法
6.5 cpu與存儲器的連接
6.5.1 cpu與存儲體連接時需解決的問題
6.5.2 8位cpu與存儲器的連接
本章小結
第7章 接口及其編程策略
7.1 接口概述
7.1.1 接口電路的必要性
7.1.2 接口電路的功能
7.1.3 接口的邏輯結構
7.1.4 接口電路的硬件設計方法
7.2 i/o程序設計方法
7.2.1 初始化端口
7.2.2 傳送數據
7.2.3 端口結束設置
7.2.4 后續數據處理
7.3 dma傳送
7.3.1 dmac功能
7.3.2 dmac結構
7.3.3 dma工作方式
7.3.4 dma工作過程
本章小結
第8章 中斷技術及中斷控制器
8.1 中斷概述
8.1.1 中斷的基本概念
8.1.2 中斷的功能
8.1.3 中斷處理的一般過程
8.2 8086中斷系統
8.2.1 8086中斷類型
8.2.2 8086中斷優先級
8.2.3 中斷向量與中斷向量表
8.2.4 中斷服務程序
8.3 中斷控制器8259a
8.3.1 8259a的內部結構及外部引腳
8.3.2 8259a對外部中斷的處理過程
8.3.3 8259a的擴充及應用
本章小結
第3篇 接口應用部分
第9章 8255a可編程接口芯片及其應用
9.1 8255的內部結構和外部特性
9.1.1 8255內部結構
9.1.2 8255a的外部特性
9.2 8255a的控制方法
9.2.1 8255a的控制字
9.2.2 8255a的工作方式
9.3 8255a在鍵盤設計中的應用
9.4 8255a在led設計中的應用
本章小結
第10章 定時器/計數器8253
10.1 8253的內部結構和外部特性
10.1.1 8253的內部結構
10.1.2 8253的外部特性
10.2 8253的工作方式
10.2.1 8253的編程
10.2.2 8253的工作方式
10.3 8253的應用
10.3.1 8253與系統總線的連接
10.3.2 ibm pc機中的8253
10.3.3 8253的編程
10.3.4 8253的應用
本章小結
第11章 模/數及數/模轉換
11.1 模擬設備測控概述
11.2 d/a轉換器
11.2.1 d/a轉換原理
11.2.2 d/a轉換器的性能指標
11.2.3 常用的d/a轉換器
11.2.4 d/a轉換器應用
11.3 a/d轉換器
11.3.1 a/d轉換原理
11.3.2 a/d轉換器的性能指標
11.3.3 常用的a/d轉換器
11.3.4 a/d轉換器應用
本章小結
第4篇 32位基于windows控制臺的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方法
第12章 80386 cpu
12.1 內部結構
12.2 外部特性
12.3 寄存器結構
12.4 工作模式
本章小結
第13章 32位cpu指令系統
13.1 尋址方式
13.2 指令系統
13.2.1 數據傳送類指令
13.2.2 算術運算類指令
13.2.3 邏輯運算類指令
13.2.4 串操作類指令
13.2.5 控制轉移指令
13.2.6 處理器控制指令
13.2.7 高級語言指令
本章小結
第14章 基于windows控制臺的32位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方法
14.1 上機環境及上機過程
14.2 簡化形式的源程序框架
14.2.1**部分——模式定義部分
14.2.2第二部分——包含文件定義部分
14.2.3第三部分——數據段
14.2.4第四部分——代碼段
14.2.5 其余說明
14.3 windows api函數調用方法
14.4 控制臺下鍵盤輸入和顯示器輸出的常用api介紹
14.5 win32控制臺程序舉例
本章小結
附錄1 dos系統功能調用
附錄2 bios功能調用
附錄3 ascii字符表
附錄4 常用debug命令
參考文獻
第1章 微機系統基礎知識
1.1 微機的發展、分類與應用
1.1.1 微機的發展過程
1.1.2 微機的分類和應用
1.2 微機系統的組成
1.2.1 微處理器
1.2.2 微型計算機
1.2.3 微型計算機系統
1.3 二進制數及運算
1.3.1 二進制數
1.3.2 二進制數的運算
1.3.3 數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1.3.4 帶符號數的溢出
1.4 編碼
1.4.1 bcd碼
1.4.2 字符的表示(ascii碼)
本章小結
第2章 計算機硬件組織的邏輯結構
2.1 8086 cpu的邏輯結構
2.1.1 cpu的基本功能
2.1.2 8086 cpu的邏輯結構
2.2 8086存儲器的邏輯結構
2.2.1 信息存儲
2.2.2 8086存儲器的分段結構
2.2.3 邏輯地址和物理地址
2.2.4 8086的存儲體
2.3 端口空間的邏輯結構
本章小結
第3章 8086指令系統
3.1 尋址方式
3.1.1 立即數尋址方式
3.1.2 寄存器尋址方式
3.1.3 直接尋址方式
3.1.4 寄存器間接尋址方式
3.1.5 寄存器相對尋址方式
3.1.6 基址變址尋址方式
3.1.7 基址變址相對尋址方式
3.1.8 隱含尋址方式
3.2 指令系統
3.2.1 數據傳送指令
3.2.2 標志位設置/處理器控制指令
3.2.3 算術運算指令
3.2.4 串操作指令
3.2.5 邏輯運算指令
3.2.6 移位指令
3.2.7 控制轉移指令
本章小結
第4章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4.1 程序設計語言與匯編語言
4.2 匯編語言源程序
4.2.1 匯編語言源程序結構
4.2.2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過程
4.2.3 匯編語言中的語句
4.2.4 返回dos
4.3 偽指令
4.4 dos系統功能調用和bios功能調用
4.4.1 概述
4.4.2 系統功能調用方法
4.4.3 常用dos功能調用
4.5 結構化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方法
4.5.1 程序設計的基本步驟
4.5.2 順序、分支與循環程序結構
4.6 子程序結構及參數傳遞方法
4.7 宏匯編
本章小結
第2篇 16位微機原理部分
第5章 8086 cpu
5.1 8086 cpu的外部特性
5.2 8086 cpu的工作模式及其配置
5.2.1 8086 cpu*小工作模式下的典型配置
5.2.2 8086 cpu*大工作模式下的典型配置
5.3 *小模式下的總線操作
5.3.1 時鐘周期、總線周期及指令周期
5.3.2 總線操作
本章小結
第6章 存儲器
6.1 存儲器概述
6.1.1 存儲器的分類
6.1.2 半導體存儲器主要性能指標
6.1.3 存儲器芯片的一般結構
6.2 隨機存儲器
6.2.1 靜態隨機存儲器(sram)
6.2.2 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
6.2.3 雙口ram
6.3 只讀存儲器
6.3.1 紫外線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prom)
6.3.2 電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2prom)
6.3.3 快速擦寫存儲器(flash memory)
6.4 存儲器地址選擇
6.4.1 線選法
6.4.2 全譯碼法
6.4.3 部分譯碼法
6.5 cpu與存儲器的連接
6.5.1 cpu與存儲體連接時需解決的問題
6.5.2 8位cpu與存儲器的連接
本章小結
第7章 接口及其編程策略
7.1 接口概述
7.1.1 接口電路的必要性
7.1.2 接口電路的功能
7.1.3 接口的邏輯結構
7.1.4 接口電路的硬件設計方法
7.2 i/o程序設計方法
7.2.1 初始化端口
7.2.2 傳送數據
7.2.3 端口結束設置
7.2.4 后續數據處理
7.3 dma傳送
7.3.1 dmac功能
7.3.2 dmac結構
7.3.3 dma工作方式
7.3.4 dma工作過程
本章小結
第8章 中斷技術及中斷控制器
8.1 中斷概述
8.1.1 中斷的基本概念
8.1.2 中斷的功能
8.1.3 中斷處理的一般過程
8.2 8086中斷系統
8.2.1 8086中斷類型
8.2.2 8086中斷優先級
8.2.3 中斷向量與中斷向量表
8.2.4 中斷服務程序
8.3 中斷控制器8259a
8.3.1 8259a的內部結構及外部引腳
8.3.2 8259a對外部中斷的處理過程
8.3.3 8259a的擴充及應用
本章小結
第3篇 接口應用部分
第9章 8255a可編程接口芯片及其應用
9.1 8255的內部結構和外部特性
9.1.1 8255內部結構
9.1.2 8255a的外部特性
9.2 8255a的控制方法
9.2.1 8255a的控制字
9.2.2 8255a的工作方式
9.3 8255a在鍵盤設計中的應用
9.4 8255a在led設計中的應用
本章小結
第10章 定時器/計數器8253
10.1 8253的內部結構和外部特性
10.1.1 8253的內部結構
10.1.2 8253的外部特性
10.2 8253的工作方式
10.2.1 8253的編程
10.2.2 8253的工作方式
10.3 8253的應用
10.3.1 8253與系統總線的連接
10.3.2 ibm pc機中的8253
10.3.3 8253的編程
10.3.4 8253的應用
本章小結
第11章 模/數及數/模轉換
11.1 模擬設備測控概述
11.2 d/a轉換器
11.2.1 d/a轉換原理
11.2.2 d/a轉換器的性能指標
11.2.3 常用的d/a轉換器
11.2.4 d/a轉換器應用
11.3 a/d轉換器
11.3.1 a/d轉換原理
11.3.2 a/d轉換器的性能指標
11.3.3 常用的a/d轉換器
11.3.4 a/d轉換器應用
本章小結
第4篇 32位基于windows控制臺的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方法
第12章 80386 cpu
12.1 內部結構
12.2 外部特性
12.3 寄存器結構
12.4 工作模式
本章小結
第13章 32位cpu指令系統
13.1 尋址方式
13.2 指令系統
13.2.1 數據傳送類指令
13.2.2 算術運算類指令
13.2.3 邏輯運算類指令
13.2.4 串操作類指令
13.2.5 控制轉移指令
13.2.6 處理器控制指令
13.2.7 高級語言指令
本章小結
第14章 基于windows控制臺的32位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方法
14.1 上機環境及上機過程
14.2 簡化形式的源程序框架
14.2.1**部分——模式定義部分
14.2.2第二部分——包含文件定義部分
14.2.3第三部分——數據段
14.2.4第四部分——代碼段
14.2.5 其余說明
14.3 windows api函數調用方法
14.4 控制臺下鍵盤輸入和顯示器輸出的常用api介紹
14.5 win32控制臺程序舉例
本章小結
附錄1 dos系統功能調用
附錄2 bios功能調用
附錄3 ascii字符表
附錄4 常用debug命令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