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天津書法三百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556528
- 條形碼:9787530556528 ; 978-7-5305-565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天津書法三百年 本書特色
書法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它輝煌博大,源遠流長,并以其不朽的藝術魅力吸引著眾多的文人學士,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展現出中華民族古老的人文精神。 “天津郡新而地古”(吳廷華《滓門雜事詩序》)。從有清一代至本世紀初的三百多年,天津書法傳承有序,代不乏人,并且廣泛汲取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書法文化的營養,不斷有所開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書壇奇葩,在天津乃至中國美術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 天津三百年書法藝術的發展可大體劃分為四個階段,即清代康乾時期、嘉道至清末時期、晚清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時期。
天津書法三百年 內容簡介
書法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它輝煌博大,源遠流長,并以其不朽的藝術魅力吸引著眾多的文人學士,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展現出中華民族古老的人文精神。 “天津郡新而地古”(吳廷華《滓門雜事詩序》)。從有清一代至本世紀初的三百多年,天津書法傳承有序,代不乏人,并且廣泛汲取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書法文化的營養,不斷有所開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書壇奇葩,在天津乃至中國美術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 天津三百年書法藝術的發展可大體劃分為四個階段,即清代康乾時期、嘉道至清末時期、晚清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時期。
天津書法三百年 目錄
總述
以書入選**名——勵杜訥
書法晉入學其骨——陳奕禧 陳玠
羨君顛死張顛手——張霪
點畫遒美見風骨——勵廷儀
詩書繼世遂閑堂——張坦 張虎拜
問津水西座上客——趙執信 錢陳群
直宗漢碑有己意——朱岷
寫字暈倒做西賓——方觀承 李符清
“南張北勵”追晉人——勵宗萬
一門風雅在水西——查禮 查淳
斷章尺幅人爭之——金野田
肆放之中含秀絕——喬耿甫 喬樹勛
放逸近于米海岳——張問陶
風致翩翩屬竹坡——金世熊
供職司業國子監——邵玉清 鄭金聲
紅藥濃香入彩毫——牛稔文 牛堯
片紙只字皆為寶——周人驥 張如鋱 胡捷
山谷平原兼習之——高邁倫 樊蔭慈
墨池渾灑如云煙——沈峻 沈兆沄
“寒門梅氏”多書家——梅寶璐 梅之楨
一生“敗筆”在津門——曾國藩 李鴻藻
發筆處要提得起——李鴻章
頤壽堂下育英才——唐育厘
遒勁透逸“鐵鉤王”——王維珍
學率更者列榜首——王維賢 武云章 張林蔚
“鬻福濟貧”賴唐隸——劉道原
江北書家公巨擘——張體信
妙墨出自“父母官”——李兆珍 王人文
秀逸平和宗趙董——陳寶琛
工書善畫得雋逸——高凌霄 高凌雯
東風無力落花輕——高凌岳 高凌爵
書名竟被畫名掩——張兆祥 馬家桐
“金石妙手”穆老髯——穆云谷
謹嚴端莊“南北王”——王恩瀚 王恩澎 王恩淮
風神飄蕭力入紙——嚴復
勁健多骨宗唐人——陳夔龍
臨池寄興喜鑒藏——孟繼壩 胡濬
南黃北戴“金刀錯”——戴彬元 戴章勛
叔度書作不尋常——顧越
先法蘇黃后《書譜》——徐世昌
蘭中有書書中蘭——尹溎 于克勤
橫額來自大學士——那桐 溥修
……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