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傷寒金匱卷-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總病論-傷寒發微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5770295
- 條形碼:9787535770295 ; 978-7-5357-702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傷寒金匱卷-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總病論-傷寒發微論 本書特色
醫古籍珍本集成簡介: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評注古籍文獻300種,分為《醫經卷》、《傷寒金匱卷》、《溫病卷》、《診斷卷》等15個分卷,此次率先推出《傷寒金匱卷》。全套叢書采用珍本古籍原版影印,以保持古籍原貌,真實反映珍本古籍的版本特征,并由中醫文獻專家撰寫導讀并進行?、注釋、點評,不但適合讀者深入研讀,且具有收藏價值。 傷寒金匱卷簡介: 中 醫古籍是中醫理論與臨床經驗的載體,是中醫學術傳承和發展的基礎。傷寒金匱類古籍為中醫古籍的重要組成部分!秱s病論》把醫學理論和臨床經驗有機的結 合起來,融理法方藥為一體,從而確立了辨證論治的理論體系,為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其后歷代傷寒金匱類著作或注釋,或發揮,使仲景學說日臻完善。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卷》收錄了《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及其注釋、發揮類著作三十五種,各書在原版影印的基礎上進行?、注釋、研究和解讀。傷寒 金匱類古籍的整理出版,對張仲景學說乃至中醫學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冊簡介 《傷寒總病論》是宋代醫家龐安時唯一存世的著作。該書初刻于公元1100年,宋代原刻本已佚,現存*早的版本是清道光三年黃丕烈士禮居復刻宋本。本次整理以黃丕烈士禮居復刻宋本為底本,以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為主校本重新點校。 《傷寒總病論》共六卷。前三卷論傷寒,引用《傷寒論》及《金匱要略》部分條文,并參合作者個人見解及有關方劑進行補充;后三卷主要論溫病,闡述溫病的發病、病因、脈癥、治療及預防、預后,還包括小兒傷寒、妊娠雜方、針刺法等內容。《傷寒總病論》繼承和發展了《傷寒論》,對有關傷寒證治進行了補充和發揮,是研究《傷寒論》的重要參考著作;他突破了“溫病不越傷寒”的傳統觀念,對溫病的病因病機及治療進行了較多的闡釋,對后世溫病學說的創立和發展產生了較大地影響。 【傷寒金匱卷】書目: 17本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卷】 注解傷寒論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卷】 傷寒補亡論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卷】 傷寒來蘇集(傷寒論注 傷寒論翼 傷寒附翼)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卷】 傷寒論淺注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卷】 金匱玉函經二注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卷】 傷寒百證歌 傷寒九十論 傷寒要旨藥方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卷】 傷寒論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卷】 傷寒論綱目 (上、下)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卷】 傷寒明理論 傷寒活人指掌補注辯疑 傷寒兼證析義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卷】 傷寒總病論 傷寒發微論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卷】 傷寒溯源集 (上、下)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卷】 金匱要略淺注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卷】 金匱鉤玄 金匱要略心典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卷】 金匱翼 (上、下)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卷】 傷寒類證活人書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卷】 傷寒懸解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卷】 尚論后篇
傷寒金匱卷-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總病論-傷寒發微論 內容簡介
《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金匱卷傷寒總病論傷寒發微論)》由蔡永敏、徐江雁編,《傷寒金匱卷》收錄了《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方論》(簡稱《金匱要略》)及其注釋、發揮類著作三十五種。《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原著《傷寒雜病論》是我國現存*早的一部理論聯系實際,理法方藥皆備的臨床實用醫著,由東漢張仲景所撰。由于張氏生活在兵火戰亂的東漢末期,其著作可能在成書后隨即散佚,后經晉太醫令王叔和整理與編次,將其著作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方論》兩部分!饵S帝內經》奠定了中醫的基礎理論,《傷寒雜病論》則把醫學理論和臨床經驗有機地結合起來,融理法方藥為一體,從而確立了辨證論治的理論體系,為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為中國人民的醫療健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是學習中醫理論與臨床的必讀經典著作。
傷寒金匱卷-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總病論-傷寒發微論 目錄
傷寒金匱卷-中醫古籍珍本集成-傷寒總病論-傷寒發微論 作者簡介
總主編簡介: 周仲瑛 1928年生,江蘇省如東縣人。國醫大師,對中醫內科有深厚的理論造詣和精湛的臨床經驗,成績卓著,飲譽海內外。先后主持省級以上科研課題30項,獲科技進步獎16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編寫教材、專著27本,其中主編 、副主編18本,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教學參考叢書《中醫內科學》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特等獎。曾任七屆全國人大代表,南京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副院長,南京中醫學院院長,F為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省級中醫內科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中醫)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工作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教委科技委醫藥衛生學科組組員,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常務理事,衛生部藥品審評委員會委員,國家中藥品種保護審評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委員,首批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首批授予的全國著名中醫(500名)之一。1990年榮獲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1991年獲全國優秀研究生教師稱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