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油田難采儲量分類與評價方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532811
- 條形碼:9787562532811 ; 978-7-5625-328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油田難采儲量分類與評價方法研究 本書特色
《油田難采儲量分類與評價方法研究/博士文庫》編著者李志、翁克瑞、諸克軍、楊娟、黎金玲。 我國油田資源日益緊缺,許多油田的開發項目轉向低孔、低滲的難采儲量。難采儲量的開發同時面臨技術風險和經濟風險,需要認真評估油田的開采效果和經濟效益。然而,面對復雜、繁多的油田勘探、開發條件,油田項目工作者依據現有的一些評價標準,只能給出單個儲層、物性等指標的分類,無法給出儲量的綜合評價,在缺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情況下依賴于主觀經驗和判斷,未充分挖掘現有的勘探和開發信息,更不能準確反映未開發區塊的經濟評價。為此,本文按全面性、數據完整性、數據非均值、指標弱相關性、公平性、強解釋性原則構建了儲量分類評價指標體系,指標包含開發效果、區塊屬性、經濟評價三個板塊,建立組合賦權模型計算區塊屬性指標的權重,設計FCM算法確定已開發區塊的開發效果分類,并將FCM分類結果分別與組合賦權模型、BP神經網絡算法、判別分析方法相結合,構建了未開發區塊的分類方法,*后我們針對未開發區塊的開發項目評價,提出了體現產出衰減效應的經濟評價方法。
油田難采儲量分類與評價方法研究 內容簡介
《博士文庫:油田難采儲量分類與評價方法研究》按全面性、數據完整性、數據非均值、指標弱相關性、公平性、強解釋性原則構建了儲量分類評價指標體系,指標包含開發效果、區塊屬性、經濟評價3個板塊,建立組合賦權模型計算區塊屬性指標的權重,設計FCM算法確定已開發區塊的開發效果分類,并將FCM分類結果分別與組合賦權模型、BP神經網絡算法、判別分析方法相結合,構建了未開發區塊的分類方法,*后我們針對未開發區塊的開發項目評價,提出了體現產出衰減效應的經濟評價方法。《博士文庫:油田難采儲量分類與評價方法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始終以大慶油田的多個區塊為實例,說明難采儲量分類與經濟評價方法的應用過程,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
油田難采儲量分類與評價方法研究 目錄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2.1 研究目標
1.2.2 研究內容
1.2.3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3 擬采取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實驗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術路線
1.3.3 實驗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4 本書主要創新點
2 難采儲量開發與分類評價研究現狀
2.1 難采儲量的開發現狀與相關技術
2.2 難采儲量的分級
2.2.1 國際通行石油儲量分級方法
2.2.2 我國石油儲量現行分級與分類
2.2.3 難動用儲量的分類
2.3 難采儲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2.4 指標權重的確定方法
2.5 分類評價方法
2.6 難采儲量開采建設項日經濟評價
2.7 難采儲量靈敏度分析
2.8 小結
3 儲量分類評價指標體系
3.1 指標選擇原則
3.2 基于全面性和數據完整性的難采儲量評價指標體系
3.2.1 開發效果指標
3.2.2 屬性指標
3.2.3 經濟評價指標
3.3 指標篩選
3.4 小結
4 儲量開發效果的FCM分類
4.1 問題背景
4.2 FCM分類方法
4.3 大慶油田計算實例
4.4 本章小結
5 難采儲量分類評價指標權重計算
5.1 組合賦權模型
……
6 未開發區塊難采儲量分類
7 難采儲量經濟評價及靈敏度分析
8 總結與展望
油田難采儲量分類與評價方法研究 節選
眾所周知,石油系統是一個多因素、多層次、多目標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大系統,它的運行過程是由許多錯綜復雜的關系所組成的動態過程。它包括了自然資源、技術條件、地理環境、流通交換、政策觀念、人際行為等浩如煙海的信息網絡,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單一考慮經濟的因素難以完全反應難采儲量的全部特征信息,需要將經濟因素、地質因素、原油品質等因素結合起米考慮。通過劃分多種指標的上下限值來判斷難采儲量的類別。因此,需要綜合考慮難采儲量的各種指標,要么建立類別與各種指標的關系式,通過關系式判別難采儲量的類別;要么通過訓練學習難采儲量樣本的屬性特征,利用學習經驗自動地將難采儲量進行分類。 在運用相關理論評價儲量方面,同內外可借鑒的成果較少。北京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的張為民、薛培華等(1999)曾提出了石油邊際儲量的灰色系統評價方法,該方法針對稀油低滲透層、稀油高中滲透層和稠油高中滲透層3類邊際儲量,指出首先以儲量數量因素、儲量質量因素、儲量經濟因素為主的7項特征值作出比較評價,然后根據儲采度系統熵作出篩選,以便提供實施開發的目標區塊,但該成果側重理論研究方面,缺乏應用實踐檢驗。此外,中原油田劉艷和高友瑞(1993)應用模糊數學方法對中原和大慶的一些區塊的末開發儲量進行評價,但由于其考慮因素較少(5個),且在權重的賦予上采用人為確定,評價后沒有實踐檢驗,使該方法應用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學者趙煒(2007)結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已探明未動用儲量評價的行業標準和大港油區實際情況,在結合專家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對大港油田已開發區塊進行認真的分析,甄選了進行灰色決策評價的地質參數、油藏工程指標和經濟指標,其中應用到了儲量豐度、有效厚度、孔隙度、流度、油層埋深、采收率、投資回收期、內部收益率8個指標,但通過這些指標得到的評價結果的可信度沒有得到驗證。同時,遼河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的趙啟雙(2003)對遼河油區難采儲量進行了綜合評價,構建了包括地質儲量、儲量豐度、千米井深產量、儲層埋深、儲層滲透率、原油黏度、凈現值率、內部收益率、投資回收期9個因素的評價指標體系,相應地建立了一套適合遼河油區難采儲量特點的分類評價標準,研究得比較全面,但研究對象針對性太強,研究方法的可擴展性局限較大。 現有儲量分類標準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即要求所有評價指標同時符合既定的范圍,如果出現不同指標值不同時落在某一類的所有指標范圍內,這時就難以判斷難采儲量的類別。鑒于此,本書將引入神經網絡、判別分析、組合賦權等方法進行儲量分類。 2.4指標權重的確定方法 指標權重是指在評價的過程中該指標在整體評價中的相對重要程度。目前權重確定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可分為主觀賦權法、客觀賦權法和組合賦權法3大類。 ……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