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資源與增長-(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27563
- 條形碼:9787509627563 ; 978-7-5096-275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資源與增長-(第二版) 本書特色
金碚專著的《資源與增長(第2版)》: 研究工業化的資源路線與資源供求,特別是對傳統能源、重要礦物、水資源、土地資源等近代和現代工業化技術路線上的重要資源的供求走勢,以及工業化資源路線的轉變(傳統資源的節約與替代),具有越來越重大的意義,對于中國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更具有極大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特別是,工業化過程在本質上是通過市場過程實現的,市場經濟的巨大活力來源于有效的競爭,所以,工業化技術路線和資源路線的選擇和轉變,其決定性條件是工業競爭力源泉的現實狀況和演化趨勢。工業技術路線和工業化資源路線體現了獲取競爭源泉的需要,工業技術路線和工業化資源路線的轉變,實質上就是工業競爭力源泉的轉變。所以,從這一意義上可以說,尋求競爭力的新源泉,是在新的發展階段優化工業化資源路線的根本要求和核心內容。
資源與增長-(第二版) 內容簡介
《中國經濟與管理研究系列:資源與增長(第2版)》主要介紹了中國工業化的資源路線與資源供求關系。作者從土地資源與工業增長、水資源與工業增長、化石燃料能源與工業增長、礦產資源與工業增長、環境保護與工業增長、資源環境對工業增長總體貢獻的分析等方面系統論述了資源與工業增長的關系,對我國工業的進一步發展以及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資源與增長-(第二版) 目錄
一、工業化進程中資源開發利用的基本技術路線
二、世界工業化過程的資源路徑
三、中國工業化資源路線的主要特點
四、資源供求平衡與短缺的經濟學性質
五、資源產業的壟斷性及其對供求關系的影響
六、結論
**章 土地資源與工業增長
一、經濟增長理論中的土地資源約束分析
二、土地資源對我國工業增長的約束
三、工業增長中土地資源約束的實證分析
四、我國工業用地政策評析
五、結論
第二章 水資源與工業增長
一、水資源對我國工業增長的影響
二、西方工業發展中的水資源利用
三、水資源與產業結構
四、技術創新與工業節水
五、水價與工業用水
六、結論和建議
第三章 化石燃料能源與工業增長
一、石油和天然氣與工業增長
二、煤炭資源約束與開采利用
第四章 礦產資源與工業增長
一、中國礦產資源基本情況的分析
二、“礦產資源約束下經濟增長”的經濟學解釋
三、礦產資源對中國經濟增長約束的估計
四、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和礦產資源利用
第五章 環境保護與工業增長
一、環境保護的經濟學分析
二、中國的工業污染
三、環境保護與產業競爭力
四、中國的環境管制制度
第六章 資源環境對工業增長總體貢獻的分析
一、經濟增長與自然資源
二、資源環境對工業增長貢獻的總體計量分析
附錄 原始數據
附表1 時間序列數據
附表2 各地區工業總產值
附表3 各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固定資產凈值年平均余額
附表4 各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員
附表5 各地區工業用土地
附表6 各地區工業新鮮用水量
附表7 各地區能源消費總量
附表8 各地區鋼鐵生產量
附表9 各地區水泥產量
資源與增長-(第二版) 節選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特殊的土地制度和水權制度使得土地資源和水資源開發具有很大的特殊性。由于中國經濟發展所具有的區位特征,在中國優質的農業耕地往往同時也是良好的工業用地;由于工業相對于農業的更高效益,市場機制本身就有農業用地改作工業用地的傾向,再加上在中國現行土地制度下,土地價格很容易被政府和農村政權機構(鄉、村)作為地區間競爭的主要手段之一,即以比其他地區更低的土地出讓(使用權)價格,競爭工業資本向本地區的流入。而政府的土地收益則體現為非工業的城市建設用地(主要是商業用地和住宅建設用地)的使用權轉讓上,與低價的工業用地相比,后者的價格不僅顯著偏高,而且節節攀升,各地不斷有“天價”地塊的驚人新聞見諸報端。 (5)持續的高速工業增長對資源形成特殊的壓力。自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經歷了持續30年的高速增長,具有十分明顯的“壓縮性”和“急速性”特征,即工業增長具有持續高速增長的條件和內在動力,表現為世界范圍內罕見的經濟增長波動的“弱周期”性。同時,在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中表現為較長時間的不同階段及其特征,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很短時間內就接連地甚至是重疊地表現出來。例如,有的經濟學家將各國經濟發展描述為“資源驅動”、“投資驅動”、“創新驅動”和“財富驅動”四個階段,每一階段有其特殊的現象特征。而在中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中似乎這四個不同階段的現象特征都在普遍地發生。大規模的資源開發(資源性產業的高增長、高利潤)、資本投入(高儲蓄、高投資和充沛的資金供應)、商業創新(盡管技術創新不盡如人意,但各種商業模式和企業經營戰略的創新,則讓世界為中國的商業成就驚嘆)和財富增值(資本運作、資產價格上升、虛擬經濟的活躍)。經濟發展的這種“壓縮性”、“急速性”階段特征,使中國在較短的時期內就從低成本資源推動的工業化階段開始向資源成本普遍上升的發展階段過渡,但同時又保留著“資源驅動”的許多特征。正是這樣,中國的資源和環境約束問題才表現得極具特殊性和緊迫性。 ……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