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大學基礎電路實驗-(第3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090802
- 條形碼:9787118090802 ; 978-7-118-0908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學基礎電路實驗-(第3版) 本書特色
《大學基礎電路實驗(第3版)》本著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和能力培養的要求,每個實驗項目體現了由淺到深、由易到難、不同層次的訓練思想;著眼于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把仿真技術的應用貫穿于實驗中,實現了硬件和軟件的有機結合,為學生進行研究開發性實驗奠定了基礎;努力體現教育教學的時代性要求,既有基礎實踐能力培養的實驗內容,又有用相關技術解決電路系統問題的提高性實驗內容。本教材由楊風教授主編。
大學基礎電路實驗-(第3版) 內容簡介
《大學基礎電路實驗(第3版)》是以教育部高等 學校電子電氣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制訂的電路教 學基本要求為依據,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編寫的 ,以適應不同專業的教學需要。
全書共6章,包括電工測量與非電量電測、基礎 實驗、提高性實驗、仿真實驗、Multisim10仿真軟 件簡介、PSpice使用初步內容。
《大學基礎電路實驗(第3版)》可作為高等學校 工科電類本科生、大專生及成人教育的教材或參考書 ,也可作為相關學科工程技術人員的實用參考書。本 教材由楊風教授主編。
大學基礎電路實驗-(第3版) 目錄
第1章 電工測量與非電量電測
1.1 常用電工儀表
1.1.1 電工測量儀表、儀器的分類
1.1.2 磁電系測量儀表
1.1.3 電磁系測量儀表
1.1.4 電動系測量儀表
1.1.5 萬用表
1.1.6 兆歐表
1.2 電工儀表的誤差及準確度
1.2.1 誤差的表示方法
1.2.2 電工儀表準確度的表示方法
1.3 電橋法比較測量
1.3.1 用直流電橋測量電阻
1.3.2 用交流電橋測量電容、電感
緒論
第1章 電工測量與非電量電測
1.1 常用電工儀表
1.1.1 電工測量儀表、儀器的分類
1.1.2 磁電系測量儀表
1.1.3 電磁系測量儀表
1.1.4 電動系測量儀表
1.1.5 萬用表
1.1.6 兆歐表
1.2 電工儀表的誤差及準確度
1.2.1 誤差的表示方法
1.2.2 電工儀表準確度的表示方法
1.3 電橋法比較測量
1.3.1 用直流電橋測量電阻
1.3.2 用交流電橋測量電容、電感
1.4 工程測量及其誤差
1.4.1 測量方式
1.4.2 測量誤差
1.4.3 系統誤差的估計和處理
1.5 非電量電測
1.5.1 傳感器的基本概念
1.5.2 溫度的檢測
1.5.3 材料應變的測量
1.5.4 電橋測量電路
1.5.5 轉速的檢測
1.6 安全用電
1.6.1 觸電及安全保障措施
1.6.2 電氣接地和接零
第2章 基礎實驗
實驗一 電工測量儀表誤差的檢定及內阻的測量
實驗二 伏安特性的測定
實驗三 疊加定理
實驗四 戴維寧定理
實驗五 交流參數的測定
實驗六 功率測量及功率因數的提高
實驗七 RC選頻網絡特性測試
實驗八 R、L、C串聯諧振電路的研究
實驗九 三相電路連接和功率測量
實驗十 一階電路的時域響應
實驗十一 單相鐵芯變壓器特性的測試
實驗十二 雙口網絡的研究
第3章 提高性實驗
實驗一 運算放大器和受控源
實驗二 特勒根定理與互易定理
實驗三 簡單萬用表線路計算和校驗
實驗四 電阻溫度計的制作
實驗五 單相電度表的檢定
實驗六 二階電路的時域響應
實驗七 感性負載斷電保護電路的設計
實驗八 互感電路觀測
實驗九 耦合電感研究
實驗十 回轉器特性及并聯諧振電路研究
實驗十一 負阻抗變換器
實驗十二 音頻分頻網絡的設計與調試
第4章 仿真實驗
實驗一 用Multisim進行伏安特性的仿真
實驗二 用Multisim對疊加、戴維南定理的仿真驗證
實驗三 用Muhisim進行電路的時域分析
實驗四 用Multisim進行直流電路的仿真分析
實驗五 用Multisim對含有運算放大器的直流電路仿真分析
實驗六 用Multisim進行雙口網絡參數的測試
實驗七 用Multisim進行交流電路的仿真分析
實驗八 用Multisim進行頻率特性及諧振的仿真分析
實驗九 用PSpice對直流電路的計算機仿真分析
實驗十 用PSpice對含有運算放大器的直流電路的計算機仿真分析
實驗十一 用PSpice進行一階動態電路的計算機仿真分析
實驗十二 用PSpice進行二階動態電路的計算機仿真分析
實驗十三 用PSpice進行正弦穩態電流電路的計算機仿真
實驗十四 用PSpice進行頻率特性及諧振的仿真分析
第5章 Multisi10.0仿真軟件簡介
5.1 Multisi10.0的基本界面
5.1.1 菜單欄
5.1.2 標準工具欄
5.1.3 視圖工具欄
5.1.4 主工具欄
5.1.5 仿真開關
5.1.6 元件工具欄
5.1.7 儀器工具欄
5.1.8 設計工具箱
5.1.9 電路工作區
5.1.10 電子表格視窗
5.1.11 狀態欄
5.2 Multisi10.0的菜單欄
5.2.1 File菜單
5.2.2 Edit菜單
5.2.3 View菜單
5.2.4 Place菜單
5.2.5 MCU菜單
5.2.6 Simulate菜單
5.2.7 Transfer菜單
5.2.8 Tools菜單
5.2.9 Reports菜單
5.2.10 Options菜單
5.2.11 Window菜單
5.2.12 Help菜單
5.3 Multisi10.0的虛擬儀器使用方法
5.3.1 數字萬用表
5.3.2 函數信號發生器
5.3.3 瓦特表
5.3.4 雙通道示波器
5.3.5 頻率計
5.3.6 邏輯分析儀
5.3.7 頻譜分析儀
5.4 常用元件庫
5.4.1 電源庫
5.4.2 基本元件庫
5.5 Multisim的基本分析方法
5.5.1 直流工作點分析
5.5.2 直流掃描分析
5.5.3 交流分析
5.5.4 瞬態分析
第6章 PSpice使用初步
6.1 概述
6.2 文本文件描述
6.3 電路元件
6.3.1 有源電路元件
6.3.2 無源電路元件
6.4 電路特性分析語句
6.4.1 直流分析
6.4.2 交流分析
6.4.3 瞬態分析
6.5 視窗版PSpice的使用
6.5.1 原理圖編輯
6.5.2 Analysis菜單分析
6.5.3 輸出方式設置
附錄A 函數信號發生器
附錄B GDS_1000數字存儲示波器
參考文獻
大學基礎電路實驗-(第3版) 節選
《大學基礎電路實驗(第3版)》本著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和能力培養的要求,每個實驗項目體現了由淺到深、由易到難、不同層次的訓練思想;著眼于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把仿真技術的應用貫穿于實驗中,實現了硬件和軟件的有機結合,為學生進行研究開發性實驗奠定了基礎;努力體現教育教學的時代性要求,既有基礎實踐能力培養的實驗內容,又有用相關技術解決電路系統問題的提高性實驗內容。本教材由楊風教授主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