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食品藥品微生物檢驗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120111
- 條形碼:9787308120111 ; 978-7-308-1201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食品藥品微生物檢驗技術 本書特色
《食品藥品微生物檢驗技術》的指導思想是突出高職特色,著力體現實用性和實踐性,著重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典型工作領域的職業能力為培養重點,淡化學科意識,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工作過程為依據重構教學內容,以典型工作任務及工作過程為載體進行能力本位的項目化教學設計。本教材由范建奇主編。
食品藥品微生物檢驗技術 內容簡介
《食品藥品微生物檢驗技術/高職高專工學結合教改規劃教材系列》從微生物檢驗的基礎技術、產品中指標菌及常見致病菌的檢驗技術、微生物檢驗綜合技能實訓三個教學情境十一個實用項目出發,介紹了常用儀器設備的準備與消毒滅菌、培養基的配制、微生物形態的觀察、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培養與保藏、微生物生長的測定、檢驗樣品的采集與處理、菌落總數測定、大腸菌群測定、常見致病菌檢測、藥品微生物學檢驗、微生物檢驗綜合技能實訓等方面的知識。內容詳略深淺適宜,圖文并茂,既重視理論性,又突出實踐性。每個項目中的任務,十分注重技能訓練、應用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培養。 《食品藥品微生物檢驗技術/高職高專工學結合教改規劃教材系列》可作為食品類、生物技術類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學用書,也可供相關專業和領域的師生及實踐操作人員參考。
食品藥品微生物檢驗技術 目錄
學習情境一 微生物檢驗基礎技術
項目一 常用儀器設備的準備與消毒滅菌
任務1 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與消毒
任務2 干燥箱與高壓蒸汽滅菌器的使用
任務3 環境的化學試劑消毒
任務4 液體樣品的過濾除菌
項目二 培養基的配制
任務 微生物營養及培養基的制備
項目三 微生物形態的觀察
任務1 微生物形態特征及普通顯微鏡的使用
任務2 細菌簡單染色和革蘭氏染色
任務3 酵母菌形態觀察
任務4 霉菌形態觀察
任務5 病毒的認知
項目四 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培養與保藏
任務1 微生物無菌接種
任務2 菌種分離、純化、培養
任務3 微生物菌種的常規保藏
項目五 微生物生長的測定
任務 微生物生長的數量測定
項目六 檢驗樣品的采集與處理
任務 取樣與檢樣制備
學習情境二 產品中指標菌及常見致病菌的檢驗技術
項目七 菌落總數測定
任務 菌落總數測定(GB4789.2—2010)
項目八 大腸菌群測定
任務 大腸菌群計數(GB4789.3—2010)
項目九 常見致病菌檢測
任務1 沙門氏菌檢驗(GB4789.4—2010)
任務2 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GB4789.10—2010)
項目十 藥品微生物學檢驗
任務 0.9%氯化鈉注射劑的無菌檢驗
學習情境三 微生物檢驗綜合技能實訓
項目十一 微生物檢驗綜合技能實訓
任務1 某企業微生物檢驗實驗室建設策劃書
任務2 食品生產環境(空氣、工作臺)的微生物檢測
任務3 食品生產用水的微生物學檢驗(GB/T5750.12—2006)
參考文獻
食品藥品微生物檢驗技術 節選
(2)分批培養、流加培養和連續培養 1)分批培養。 分批培養又稱間歇培養。在一個相對獨立密閉的系統中,一次性投入培養基對微生物進行接種培養的方式一般稱為分批培養(batchculture)。由于它的培養系統的相對密閉性,故分批培養也叫密閉培養(closedculture)。如在微生物研究中用燒瓶作為培養容器進行的微生物培養一般是分批培養。在培養過程中,隨著培養時間的延長,營養物不斷被消耗而減少,代謝產物不斷產生而得到累積,營養物質的減少和代謝產物的累積都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長,*終菌體生長停止。在分批培養過程中,微生物群體生長的表現為細胞對新的環境的適應到逐步進入快速生長,而后較快轉入穩定期,*后走向衰亡的階段分明的群體生長過程。分批培養由于它的相對簡單與操作方便,至今仍是發酵工業的主流。 2)補料一分批培養。 補料一分批培養又稱流加培養、半連續發酵,是指在微生物分批發酵過程中,以某種方式向發酵系統中補加一定物料,但并不連續地向外放出發酵液的發酵技術,是介于分批發酵和連續發酵之間的一種發酵技術。一方面,補料一分批培養中可以通過添加新鮮培養基的方式,使培養基中營養物質的濃度維持在適合菌體生長或利于菌體積累代謝產物的水平,提高產出;另一方面,新鮮培養基的進入,對代謝產物的濃度也起到了一定的稀釋的作用,減輕了代謝產物對微生物生長的抑制。在生產實踐中,中間補料的營養物可以是某種碳源、氮源、無機鹽、生長因素等,也可以是單獨一種或混合的多種營養物,補料的數量可以達基礎料的1~3倍;補充的方式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間歇多次的,還可以是連續流加的。 3)連續培養。 連續培養是指在培養過程中不斷補充新鮮營養物質,同時以同樣的速度不斷排除老菌液,使被消耗的營養物得到及時補充,培養容器內營養物質的濃度基本保持恒定,從而使菌體保持恒速生長。連續培養可以提高發酵率和自動化水平,減少動力消耗并提高產品質量。在連續培養過程中,可以根據研究者的目的與研究對象不同,分別采用不同的連續培養方法。常用的連續培養方法有恒濁法與恒化法兩類,近年來固定化細胞連續培養也悄然興起。 ·恒化連續培養:在培養過程中恒定的流人營養物,從而保持了營養物的濃度,使菌體生長速度恒定。在恒化培養過程中,主要通過控制生長限制因子的濃度,來調控微生物生長繁殖與代謝速度。用于恒化培養的裝置稱為恒化器(chemostat或bactogen)。恒化連續培養往往控制微生物在低于*高生長速率的條件下生長繁殖。恒化連續培養在研究微生物利用某種底物進行代謝的規律方面被廣泛采用。因此,它是微生物營養、生長、繁殖、代謝和基因表達與調控等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的重要技術手段。 ·恒濁連續培養:是以培養器中微生物細胞的密度為監控對象,用光電控制系統來控制流人培養器的新鮮培養液的流速,同時使培養器中的含有細胞與代謝產物的培養液也以基本恒定的流速流出,從而使培養器中的微生物在保持細胞密度基本恒定的條件下進行培養的一種連續培養方式。用于恒濁培養的培養裝置稱為恒濁器(turbidostat)。目前在發酵工業上有多種微生物茵體的生產就是根據這一原理,用大型恒濁發酵器進行恒濁法連續發酵生產的。與菌體相平衡的微生物代謝產物的生產也可采用恒濁法連續發酵生產。 ……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